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紫玲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试图找到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再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目的就是通过发现问题来解决问题,最终达到促进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高等学校;高校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近年来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成为国际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教师专业发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实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质量下降问题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这就更加迫切重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这是决定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的说明。提出应该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认识和专门的技术[1]。
  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2]。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高校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方法来不断学习、反思、探索、实践,增强其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这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总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应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是循环渐进的成长过程。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大学教师专业化自主意识淡薄,积极性欠缺
  高校方面不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不积极组织教师培训,部分学校培训知识走形式,培训内容零散,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教师需求;另外教师培训效果不显著,一部分教师抱着消极完成任务的心态,疲于应付,缺乏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一部分年轻教师缺乏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了解不深,存在盲目性,不懂得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一部分有经验的老教师墨守成规,认为自身长期的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已经能够胜任高校的教学工作,看轻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专业学科知识不够丰富,另外也因年龄问题接受新的专业知识吃力,专业知识更新速度非常缓慢。
  (二)培训机构不健全,培训形式过于形式化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特定的培训机构对其进行一系列的专业指导培训,即为其提供良好的“土壤”才能培育出优秀的教师队伍。
  首先,大部分高校都为教师提供了校内专业人士讲座、校外交流、出国访学等培训项目,虽达到一定的培训目的,但这些项目不具有整体规划性,也难以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服务。目前我国教师品训机构零散,没有建立系统的、整体、完善的、有效的组织机构。
  其次,很多高校的教师培训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容易导致教师培训形式的形式化。
  (三)教师总体水平参差不齐,学历教育过重,终身学习观念落后
  从 20 世纪 90 年代的高校扩招开始,由于高校师资紧缺,降低了教师的入职门槛,这直接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趋势。后期在教师选拔门槛把关上日益严格,现今的高校教师首要条件便是高学历、高素质,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逐年增加,教师高学历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是高校仅在教师门槛上把关,往往忽略了教师的后期培训,往往出现重学历轻能力,过分强调学历背景的现象。有些教师虽然学历高,拥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缺乏教育教学基础知识,另外部分教师自恃高学历,片面客观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学历的发展,将学科专业水平片面等同于教师专业水平,忽略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或者高学历教师由于自身的优越感容易产生懈怠心理,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四)从政府的角度来讲,缺乏宏观的政策法规来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目前国家和政府还没有制订出专门的针对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规[3]。在该领域的相关政策缺乏,归结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由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因此国家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第二,高校的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使得国家和各地区高校都普遍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将会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4]。
  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一)校本培训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校本培训是欧洲教师教育协会1989年界定的一个专业名词,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5]。校本培训首先要求学校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的必要手段。学校要始终以正确的政治思想引领教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其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再次,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牢固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二)反思性教学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6]一般来说,对高校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基本步骤包括:
  (1)分析教学现状,发现问题。高校教师要自觉地全面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如通过撰写反思日记、自传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理念等作出评价,界定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存在的教学问题。
  (2)从各种角度审视问题。问题明确后,高校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分析和把握问题,向问题的本质靠拢。
  (3)进行目的――手段分析。教师以问题为中心,收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明确通过问题的解决要达到的目的。这一过程有助于教师充分调动自己各方面的潜能,提高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施行动。选取行动方案后,反思性教学进入实施阶段,即要把各项措施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观察和反思实施效果,并随时对行动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
  (5)总结评估。教师要对反思性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体会进行重点总结,并作出相应的评估。这次的总结和评估,是前一段行动的终结,也是新一轮反思性教学的开始。
  (三)开展对话是实现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育中的对话,超越语言学的范畴,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人与各种文本之间。教育对话的内涵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还包括人与特定文本间的对话。从外延讲,教育对话包括学习者与学习主题之间的对话、教师理解与教学呈现之间的对话、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从内涵讲,教育对话具有游戏性并且充满教育实践智慧。对话教学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它既是教学认识上的革命,也是教学实践上的革命,它从教学目的观、过程观、师生观、评价观等几个方面挑战了传统教学。高校教师积极开展对话教学,对于知识的传授、师生间的和谐沟通以及对于专业的理解、研究方式的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7]。
  总之,21 世纪是经济、文化、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这赋予了高等教育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教育改革都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心话题,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教师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质量提高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孟中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比较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7(3):121.
  [2]赵志疆.大学教师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1).
  [3]叶谰.教育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陈永明,钟启发.现代教师论[M].中国教育出版社,2000.
  [5]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12.
  [6]阮平章.试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J].教育探索,2004,(10):120.
  [7]李崇爱,万成.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教育实习:理念、目标、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871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