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太原之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 悦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题记
  由于买票的时间拖得太晚,所以从济南到太原只买到了无座票,本以为车到中途可以有个座位歇歇脚,没想到23点55分拎着大包小包踏上列车时,却发现我们成功地小看了中国的人口――别说坐,几乎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看来这漫漫长夜是不能用睡眠来打发了。
  7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后,我们终于见到了前来接站的笑笑。
  也许在杂志上见多了照片,也许是“编事”里诙谐的文字拉近了距离,总之,无论是在宾馆目睹众位编编的真容,还是下午冲进庄严的新作文编辑部,总觉得编编们没有想象中的严肃和淡漠,反而多了~种可爱和亲和,而我也没有了太多的拘谨,既然到了传说中编编们工作的地方,当然要好好参观一下了。
  在会议室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会和颇为隆重的颁奖后,领导们纷纷退席,剩下的时间就留给我们来交流了。
  听着即将步入大学的他们规划着四年的大学生涯,如一定要出多少本书,发表多少篇文章之类的,轻轻地笑着摇头,他们对文字的执著真是到了一种令人吃惊的境界。诚然,我不属于没有恒心的人,也喜欢用一个个方块字记录自己的心情,但我的梦想却很简单:找一份安定的工作,有足够生活的薪水,摆一盆仙人掌,养一只猫咪,闲暇的时候抱着猫咪写一些属于自己的文章,不一定要发表,自己快乐便是最大的追求。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许,恬淡安静才是我的生活,我不会以文字为生,但会坚持,与文字为伴。
  站在乔家大院的入口处,才发现太原的太阳是如此不讲情面。
  才不过8点的太阳吧,眯着的眼睛被透过指缝的阳光所刺痛,尽管撑着伞,但依然能感觉到太阳在皮肤上灼过的痕迹,晤……痛。
  真是乔家“大”院啊,林林总总共分了6个院子,不似北京故宫的严峻辉煌,也不像苏州园林的淡雅简朴。规规矩矩的飞檐走壁,以及梁柱上精心的雕刻,再配上高高悬挂的匾额和苍劲有力的题字,使整个乔家大院弥漫在了一片古朴庄重的气息之中。但推开一扇半掩的窗,或是在回廊里不经意地回哞,总能看见一两株花茎,也许是矮小的常青树,或不知名的花,就那么恰到好处地点缀在那里。虽然若有若无,但若撇开它,只去看一堵单调的墙,便不免有些乏味。加上一些小巧而惹人喜爱的花,反而使原本庄重的乔家大院平添了一抹诗意。
  诗情画意的前提,是没有这些挤满小巷的商贩。星罗棋布的摊位上,摆着五花八门的纪念品,从梳子到梳妆盒,到简单的玻璃挂饰再到满大街抡着大锤现“砸”现卖的某种甜饼,倒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呢。
  扛不住空气中充斥的香甜,我买了一包一元钱的甜点。香烟盒般的纸包,剥开来是纸,再剥还是纸,四五层下来,只留下大约两个拇指甲盖大的甜点,可怜巴巴地包在硕大的塑料膜中。气愤之极顿觉上当受骗,阿莹幽幽地来了一句:开心点吧,按平时来说,里面应该啥都没有的
  闷闷地把包装撕成碎片,随便找了个坑填了进去。据说是为了避开高峰,我们早早地吃完了饭,坐一种很奇怪的电动小车来到了平遥古城。
  下车面对高高的城墙,倒有一种说不出的压迫感,由于不喜欢这种感觉,宁愿走远些再看。正午的阳光浇在身上,竞莫名地打了个寒战,导游招呼我们进城坐小车游览。
  我拖着同样不情愿的阿莹,跟着队伍在一个个土特产店走进走出,我对牛肉和漆器都不感兴趣,晚上还约了一同逛街,现在只希望有个地方来歇歇脚。
  绵山的清凉与乔家大院和平遥古城的酷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有些许的阴天,使得在晨雾环绕下的绵山显得神秘而清爽。
  绵山是一个佛教和道教兼容的圣地,大大小小的神像挤在一起各司其职,竟也相安无事,不会吵闹地域狭小,这也是所谓的佛心如海吧。
  我们只属于一群过客,一群参观者,一群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这些神灵的无神论者。可是旁边却真的有一批批虔诚的香客。面向神像,双膝跪地。
  香,梵香,香炉,香客如云。
  佛,佛像,佛祖,佛法无边。
  我们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了,因为我们没有这份虔诚。我们此行的目的只是为了绵山的秀丽风光和清丽的山山水水,而那些期待佛祖能够帮忙实现的愿望,像一夜暴富飞黄腾达这些不合实际的不如早些放弃,剩下的学习进步考上某某名校等有时间在此许愿不如回家再温习一遍语数英政史地生。目标的实现靠的是努力拼搏而不是佛祖保佑,退一步说,若这些愿望真能实现,一天中上万的香客,就算是佛也该累趴下了。
  下午去了有小九寨之称的水涛沟。同在绵山,浓郁的香火气息却被青山绿水阻隔在外,小小的水涛沟坐落在绵山的怀抱中,轻盈得不染纤尘,宛若新生的婴儿第一次打量世界的眼睛,清澈见底,湿漉漉的眸光让你看一眼就再也舍不得离开。没有梵香营造的气息,也没有威严的佛像和象征脱离尘世苦海的悠悠钟吟,仅仅是一串从山间挂下的瀑布,一汪卧在瀑布下晒太阳的潭水,几座由三四根青竹架在潭上的浮桥,就足以让这里凌驾于红尘之上,只给嬉戏的游人一份清纯和自然。
  而第二天,就是分别了。
  终于要分开了吗?无论多么不舍,千里搭长篷,却换不来不散的筵席。
  再次来到编辑部,却没有了第一天的热闹,不约而同的,我们都开始互留联系方式。一句句留言,一声声珍重,怎么搞得像再也见不到似的,不会的,明年我们还会再来的,对不对7短暂的分离并不代表永久,相识的手中牵着离别,离别的尾巴上却站着重逢,我们还会见面的,对不对?
  17时55分,我牵着阿莹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景物开始飞速后退。
  83个小时,4980分,298800秒。无法予以数计感触。
  2010年8月6日11时55分,我伸个懒腰,缓缓放下手中的笔。拉开窗帘,临近正午的阳光,微微有些刺眼,光线被窗棂分割为一块块的油料,斑驳地抹在地上宣告这一天的美好。
  轻轻松一口气,为太原之约,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2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