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束流向黑暗的火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戴本刚

  在德国东部的一个绿树环抱的小村子里,一个5岁的孩子因为父亲和弟弟的骤然死去,变得异常孤独和忧郁。他喜欢一个人躲进绿树葱茏的大自然,看那天空翻卷飞扬的云彩,听那长满青苔的尖顶教堂传来的悠扬的钟声……这萦回不去的钟声,穿透孩子敏感的心灵,带着他那如丝如缕的忧思飞往亲人的墓地。
  这个孩子,便是后来的哲学巨人尼采!
  亲人的逝去,引发了尼采心灵深处对生命的最初的哲思;大自然的美好和神秘诱发了尼采心底的诗情。这个世界,还没有哪个人如尼采一般将哲学和诗完美地融合。读尼采的哲学,就如同读他的诗;读他的诗,也如同读他的哲学。
  
  一个想“回家”的孩子
  
  尼采少年时期的诗歌即弥漫着忧伤的哲思。
  在他14岁时所作的诗《生活是一面镜子》中,他把生活喻为一面镜子,认为人生的第一件事便是认识自我。我马上就联想到博尔赫斯那张著名的“脸”以及“镜子”“迷宫”等意象,渴望看着自己并找到生命的归宿,或许是潜藏于每个人心底的秘密。这一永恒的哲思始终伴随着尼采,在他成年后的诗《独来独往者》中,他这样写道:“我喜欢像林中之鸟,海底之鱼,沉醉于一个美好的瞬时,在迷人的错觉中幽居沉思,终于从远方招回家园,把我引向―――我自己。”
  同样,在尼采15岁时所作的诗《归乡》里也深刻地表达了这一主题。当悠扬的晚祷的钟声于风中飘来的时候,尼采沉思着人与大地的关系:“我们全体都滚滚/奔向永恒的家乡。/谁人在每时每刻/挣脱大地的羁勒,/唱一支家乡牧歌/赞颂天国的极乐!”但他又忧伤地说:“我们从未摆脱大地,/终究回到它的怀抱。”在少年尼采的心里藏着一个美好又神秘的归地,这个地方也许《在南方》:“岩石,无花果树,尖塔和港湾,/一声羊咩,举目田园一一/无邪的南方呵,请收下我!”这发自心灵深处的诗意的呼唤,让人读之有一种锥心之痛。大地、田野、钟声、橡树林、玫瑰、云雀、墓园――组成了一个游子的归乡历程。
  于是,忧伤的尼采发出了“生命犹如一阵飘风”、无家可归”这样的悲情感叹。
  
  “无歌之思”与“如乐之词”
  
  19世纪,随着浪漫主义大诗人海涅的去世,德国诗坛逐渐消沉暗淡了。这时,惟有尼采的诗独树一帜,犹如一颗星星依然闪烁在夜幕里。尼采将自己的诗分为两类:格言与歌。他称格言为“无歌之思”,歌为“如乐之词”。
  尼采的格言精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如:
  你站在何处,你就深深地挖掘!/下面就是清泉!“(《勇往直前》)、”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生命的定律》)、“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谁终将声震人间》)……透过这些短章,我们看见的是尼采所谓的强者的形象:孤独而英勇,忧郁而智慧。
  
  一束流向黑暗的火焰
  
  尼采自称是悲观主义者,但他的诗以及哲学却提倡一种强有力的审美人生,一方面要发现人生的美丽,一方面要勇于抗争人生的悲剧。这种精神恰似火焰的特征:孤独而美丽,愈黑暗愈光芒四射。尼采说,他的灵魂就是火焰。在《看哪,这人》中,他坚定地写道:“是的!我知道我的渊源!/饥饿如同火焰/炽燃而耗尽了我自己。/我抓住的一切都化作光辉,/我放弃的一切都变成煤:/我必是火焰无疑!”
  尼采把最热烈最美好的情感献给了友谊女神。当朋友查拉图斯特拉来到身边时,尼采甚至这样动情地歌颂道:现在世界笑了,可怕的帷幕已扯去,/光明与黑暗举行了婚礼……“(《自高山上》)想想吧,我们这个世界所缺失的不正是伟大的友谊吗?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真诚的友谊,是消灭战争迎来安宁的一道曙光。这也正是尼采的诗让我久久感动的缘由。
  上个世纪读鲁迅时,我就不止一次地看见了尼采的影子,我也曾为那气势恢弘的“重估一切价值”的哲学呐喊长久地感动过。如今阅读尼采的诗,感动之后仿佛有一束流向黑暗的火焰,闪烁着,映彻我心灵的夜幕。从此,我将不再害怕孤独,也不用担心悲剧的发生。
  选自《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木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0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