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课堂氛围和谐语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文课的对话教学,就是让教育教学语言生活化,是针对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语言缺乏沟通点而提出的。而语文教学其主要目的便是发展祖国的母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让语文课堂流淌高效。
【关键词】和谐氛围 新课程 改革 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对语文课堂的反思,面对课堂上40多双清纯的眼眸,我经常扪心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们!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理想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些什么?那就是:语文,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常常,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停留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观念认识上,未认识到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很少探索其培养方法,因此,往往不善于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课堂上常常好学生独领风骚,其他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沉闷已久,然后形成一种自然沉闷的状态,多数学生甚至沉闷一生。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教育家弗莱雷在《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提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从狭义上说,“对话教学”是指为发展儿童的创造潜质,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以口头语言形式展开的对话,也不仅指课堂中的对话,还应包括课前、课后、人与周围环境之间及人自身的思维之间发生的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等。因而“对话教学”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改变了原有的角色,从知识的给予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探究者、合作者,一种以民主、平等为导向的价值观激励教师和学生去了解世界、改造世界,师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可见, 以互动为方式的对话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了活的知识,并在启发式的、探索式的对话中获得了主体性的发展,而且使教师也从对话中获得升华。为此,我努力营造对话氛围,努力构建一种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使语文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的和谐课堂。
1.情感共鸣,和谐中促发展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学生作为一种生长着的生命的存在,它需要教师从人文的高度对其的生命发展加以观照,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翅膀的机会。也只有洋溢着人性之美的课堂,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情感”是文章的灵魂。语文课堂远离了“情感”只能是“一潭死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上,一个好的教师应善于创设对话情境,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当喜则喜,该怒则怒,师生一道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让整个课堂“情意”浓浓,充满着和谐、愉悦的氛围。
1.1缕缕人文美弥漫课堂。“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师生通过对话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学习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不仅如此,课堂上有效的对话还可以活跃师生思维。古人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缺少交往和对话很难产生思维的碰撞和创造的火花。有些观点是想出来的,有些观点则是“讲出来”的。引用一句哲人的话:“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对话教学有助于激发灵感,产生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从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1.2汩汩情感泉流淌课堂。教育是什么,它可以是唤醒,是等待,是激励,是鼓舞,但教育首先是保护。童年对孩子来说,是纯洁的,充满着天真与好奇,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所持有的好奇、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能得到珍惜、呵护,这些孩子的一生都可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但童年又十分的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小学生是未成熟的人,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极其脆弱的,他们渴望教师真情的滋润,需要教者关爱有加,呵护倍至。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表扬、鼓励促使了平等、和谐的对话情境的产生,让师生间的浓浓深情如清泉般汩汩流溢,充斥课堂。
2.用语言畅述想象的思维
教学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学生在阅读和和感悟中表达、充实和提升自己灵性的过程,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独特的观察视角、绮丽的想像能力为语文课堂带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同时,也为语文课留下了许多无法预约的精彩。课堂上,学生通过互动享受到的是彼此思维火花的碰撞和灵感的相互启迪。涓涓的思维小溪轻轻地流淌,灵性浸润下的语文课堂创意无限、诗意无限。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涌动着生命的灵性,生成一种动态的美。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是构成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想要孩子越长越聪明,就应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3.融趣味活动,互动中求灵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的任务不是告知学生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停留在理解课文的层面,而是激发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去交往,使语文教学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彰显个性,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如教学《自己去吧》一课时,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鸭妈妈不是好妈妈,她让小鸭自己去游泳,遇到危险怎么办?”提升为一个富有争辩性的问题:“鸭妈妈到底是不是好妈妈?”于是,一场课堂探究式的辩论便热闹地展开了,学生们激情荡漾,潜在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挖掘,他们在文本的世界里自由驰骋,在与文本、与同学的对话交流中主动探究,学有灵性,学有个性,课堂充满了鲜活和灵动。
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学生在这里焕发着生命赋予他们的迷人光彩;这才是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在预设的的目标下有了学生“放肆”的畅想,有了学生们的诗意栖息;这才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经常会听到学生灵性被擦燃的声音,那是一种美妙的声音。
4.美好生活与课堂交相辉映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和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学生要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他能感悟到的语文内涵也就越丰富。我们应当推开窗户,让语文课堂荡漾着生活的气息。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工具,它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必然涉入学校教育领域,作为学校教育主要途径的教学必然会与“对话”联姻,可以说,对话教学是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声,它将使我们构建起更加和谐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5-9期
[2]《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2-8期
[3]《小学教学设计》,2004年6-8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23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