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材料作文“不考语文”导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学华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0年1月23日、24日两天,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上外和东华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在六所高校中,有四所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
  对此,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考试并非高考,功能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之所以考英语,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搞学术离不开查阅国外资料,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不考语文不是因为语文不重要,而是考太多科目会给考生带来负担。
  而徐汇区一所重点中学校长认为,不考语文和现在高校普遍重理轻文密切相关。
  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必须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5.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上海六所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取消语文考试,是新体制下的一种尝试。对于这种尝试,不同的人尽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你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当然还可以辩证地看问题,赞同其合理的地方,指出其不足之处。赞成者可重点阐明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几所自主招生高校的自由。既然是自主招生考试,学校就有自定考试科目的自由。反对者可以从历史和现状出发,重点阐述不考语文而偏重英语以及重理轻文的危害性,因为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强调的是一所高校对人才选拔的主动性,对培养国家新一代人才具有针对性强塑造性明的特点,但从另一种角度,也是对高中新课改教学形成影响的,甚至会成为新形势下高中教学的风向标。因此,目前这样的一种考试机制,无形地暗示着把母语科目语文踢出门外,这等于把语文等民族学科踢出门外,绝不是一种理性的与时俱进。当然,对材料的解读还有第三种,既肯定其合理性,也指出其不足。比如,可重点强调,自主招生只是高校招录工作的一项措施,而不是参加自主招生就不用高考了。既然考生仍要参加高考,且一定会考语文,自主招生测试不考语文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同时,也指明问题,现在的自主招生不仅没能实现真正的政策效果,反倒成了一种加分手段。这样来看,为何偏偏不考语文就让人深思。倘若再拿英语所受“超国语待遇”对比,更不难发现,母语教育(主要指汉语教育)被边缘化实乃不争的事实。写作时,对这三种立意,可以选择一种来进行阐述,关键是讲深讲透。要注意从具体的材料中提炼出观点来,紧密联系社会、时代、现状等,广泛联想,拓展思路,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写出富有内涵的佳作来。
  
  例文
  请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
  □王凌豪
  自主招生作为各重点高校招生的重要测试备受瞩目。1月23日、24日两天,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上外和东华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在六所高校中,有四所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对此,许多网友质疑高校此举是“重理轻文”、“重外语轻母语”,导向不好,令人堪忧。
  然而,我对此事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不考语文并不是不重视语文,也不是崇洋媚外,大可不必过分苛责,更不必上纲上线,以“卖国”或者“背弃中华文化”之罪加以挞伐。我们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毕竟,这几所高校的做法,未必就完全没有合理性,而公众所不满的一些现状,与几所高校的自主招生,也不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工具。中国要对外开放,了解国际形势,学习先进科技,进行国际贸易,都需要有相当的英语水平。事实上,现在中国人的英语水平,不是太高了而是还太低,懂英语的人才还远远不够多。当然不可否认,我们高校的英语教学和考试制度,需要进行改革。可显而易见,应当改进高校的英语教学,不意味着应当贬低英语的重要性。
  其次,我们应当清楚,考英语不考语文的,是几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而非全国统一高考。既然是自主招生考试,学校就有自定考试科目的自由。事实上,对考试有了解者就能知道,数学、英语考试能体现出的选拔性,要比语文考试强得多。同时,不举行语文考试,也并非不能判断考生的语文水平。比如自主招生的面试,就能考查考生的理解、思维和汉语表达能力。
  此外,高校应当加强母语教育,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并不意味着就得加强语文考试。高校的英语等级考级实行了许多年,学生的英语水平至今也普遍不怎样。全国统一高考一直有语文考试,学生进了大学之后,不照样没能提高语文水平吗?一些对“重英轻汉”不满的人,曾提出高校应当实行汉语等级考试,笔者以为他们是发现了毛病,却开错了药方。
  自主招生考试作为高校自我衡量学生的标准有着符合高校个性的特点,不同的高校所需要的学生不同,才会有不同的衡量方法。若是为了公平便都要考,那对考生来说就成了一种负担,而且如韩寒之类的怪才、偏才岂不就被其他的所谓“通才”淹没掉了?
  所以,我想,个性化的自主考试应该有存在的必要,既然是“自主招生”,考什么,怎么考,都应该由高校“自主”决定,我们没有必要去指手划脚,更不必去妄加指责。多一份宽容,就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份理解,就会多一些和谐。
  
  评点
  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便是观点新颖,富有启发性。当多数人大张旗鼓进行口诛笔伐的时候,作者却选择了冷静的观察和理性的思考,那就是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自主招生中的科目考试。作者密切联系教育和社会生活实际,条分缕析,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论证高校自主招生科目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强调要多一份宽容与理解之心。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过渡自然,环环紧扣,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点明主旨,照应文题,给人以一种深刻的思想启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71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