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签份独特合同书将女儿送进英国皇家音乐学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又到了家长为儿女升学担忧的季节,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进好的学校。像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这样的学校,更是很多家长和孩子的梦想。2007年的5月,18岁的大连女孩陈思收到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正式入学通知书,她荣幸地成为该校唯一一名全额奖学金获得者。这所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世界名校,每年只将一份全额奖学金颁发给最优秀的学生。笔者特意采访了陈思的妈妈,知道了陈思成才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原来,这位天才女孩一开始对钢琴没有一点兴趣,她是母亲用一份独特的合同书,一步步将她送进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份合同书呢?
  
  羊肉串的诱惑
  
  思思是1989年2月10日出生的。早在她一岁半的时候,我就给她买来了一架钢琴,想培养她的音乐素养。但思思直到5岁仍对钢琴不感兴趣,那架名牌钢琴只好放在客厅的角落里,几乎被全家人遗忘了。一开始,我也没觉得有什么。
  思思5岁那年,有一天,我去参加一个同学聚会,看到同学家的孩子钢琴弹得那么好,想到自己的女儿却连钢琴都懒得碰一下,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实,女儿平时对音乐的感觉很好,电视里一播出音乐,她就跟着节奏扭屁股。
  回家后,我就决定送思思去学钢琴。给她找了很好的钢琴老师,每天送她去那里学习弹琴。可是,思思只学了3天,就说什么也不去了。
  我非常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思思爸爸提醒我,我们家有个亲戚是大学里的心理教授,要不打电话问问他,说不定能有办法。教授听我说明了情况,考虑一下告诉我,其实,人类个体所有的兴趣都是培养出来的。他还讲了一个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21天习惯养成法”,大意是说要养成一个新的习惯,至少要坚持21天。
  可是,怎么样才能让思思连续学习钢琴21天呢?第二天,我又勉强送思思去钢琴老师家,走到半路,思思蹲在路上,说什么也不去了。这时,街头一位卖烤羊肉串的师傅在那里吆喝。思思从地上跳起来,摇着我的手说:“妈妈,我要吃羊肉串。”
  平时,我是不准思思吃烤羊肉串的,因为我觉得街头的烧烤羊肉串不卫生。此刻,我却灵机一动:何不与女儿讲个条件?于是,我对思思说:“如果你去学钢琴,就给你买烤羊肉串,你天天学,就天天买;你不去了,就永远不给你买。”思思高兴地说:“好,一言为定。妈妈不准骗人。”母女俩当场击掌为誓,一个口头协议达成了。
  我给思思买了两串香喷喷的烤羊肉串,思思吃得意犹未尽,然后跟着我去了钢琴老师家。
  从那以后,我天天陪着思思去钢琴老师家。每天路过那家烤羊肉串小摊,我都要给女儿买上两串。我留了一个心眼,每次只买两串,任女儿再磨,也是两串,绝不多买。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能使女儿学钢琴的好办法,如果女儿一次吃够了,明天不想吃了,这个办法就不灵了。 就这样,一连二十多天过去了。我惊喜地发现,女儿去学习钢琴,已经从被动变为自觉,再从自觉变成了主动。又过了十几天,女儿已经形成了习惯。
  就这样,用烤羊肉串做诱饵,我“艰难”地将女儿拉到了钢琴之路上。
  
  女儿为什么将奖品偷偷扔掉
  
  烤羊肉串的初战告捷,使我信心倍增。从那以后,只要思思在学校里或钢琴班里学习出现什么问题,我总是用各种奖品来引诱女儿。
  有一次,钢琴老师向我反映,思思在练习章节乐段时,常常趁老师不在意,缺斤少两,少弹那么一两段。这件事让我深感伤心,想来想去,我还是决定采取奖励的办法。
  我从钢琴老师那里回来后,并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领着女儿到商场里去逛。逛到儿童玩具柜台时,我问女儿:“宝贝,这里的玩具你喜欢哪个啊?”思思以为我要给她买,便指着一个芭比娃娃说:“我要这个。”说着,就过去抱在怀里。我从女儿手里把芭比娃娃拿过来,重新放到货架上,对女儿说:“这个芭比娃娃现在还不是你的,如果你在这个月里弹琴时不漏掉段子,就给你买这个娃娃。”
  思思有些不高兴,走开了。一个月后,我去问老师思思弹琴的情况,老师说,思思漏掉段子的次数更多了。我听了十分震惊,难道女儿不想要那个漂亮的芭比娃娃?
  想来想去,我最后还是到商场把那个芭比娃娃买回家了,送给女儿,说:“我去钢琴老师那里问过了,虽然你还是有漏掉段子的情况,但是,你已经努力了,所以,这个芭比娃娃,我还是给你买了。”思思接过芭比娃娃,看了一眼,顺手扔在床上,就去看电视了。我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为什么羊肉串起到的激励作用那么大,而芭比娃娃的激励作用却如此软弱无力?我十分疑惑,和思思的爸爸商量了半夜,最后,我们俩得出结论,是不是这个奖励来得太晚了?女儿等得不耐烦了,从而对它失去了兴趣呢?看来,也只有这一个解释是比较合理的。
  总结出了“经验教训”,下次,我就像买羊肉串那样来个立竿见影。我把女儿的进步过程,细细地分成了一个个小部分。比如,学滑奏指法前,我告诉她:“如果3天之内学会,就领你去商场买100元之内的玩具。”钢琴考级前的冲刺阶段,我会告诉女儿:“这次你考过了级,就给你买两套你最喜欢的裙子。”
  这种方法还真管用,女儿为了得到奖品,往往能够用心地去完成我安排的学习任务。时间长了,女儿攒了半屋子玩具和好几大包衣服,与其他孩子比起来,思思可真是一个幸运的小富翁了。
  那次,思思考过了钢琴二级。刚从考场回来,我就到商店给她买了一个三尺多高的大玩具熊。这个玩具熊是考级前三天,女儿自己选定的奖品。可是,当我把玩具熊扛回家后,女儿很欢喜地接过去,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却随手把它塞进床底下,再也没看它一眼。
  女儿的举动使我非常伤心,也非常困惑。同时,我还发现,思思对学习钢琴的兴趣越来越低,甚至产生了厌烦情绪。她在一次作文中写道:“人生最大的痛苦,肯定是学琴”。看到这句话时,我心头一惊,难道我的教育方法真的错了?
  带着这个疑问,我再次向那位教授亲戚请教。教授听了我的讲述和担忧后,说:“你的烤羊肉串奖励方法为什么成功了?你的玩具和宠物奖励方法为什么效果不好?表面上看,这两者都是物质奖励,但其实是有区别的。吃羊肉串,基本上属于精神需要,而玩具和衣服,虽然也能满足精神需要,却更应该归结到物质享受一类。教育学家一致认为,精神上的奖励比物质上的奖励更有效果。一个未成年人,如果他拥有的物质过剩,必定在潜意识里产生满足感和安全感。这种感觉会导致人精神上的懒惰,这种懒惰当然是刻苦奋斗的大敌。所以,我建议你采用非物质奖励法。奖励什

么?这就需要你这当妈的认真研究自己的孩子,看看她最喜欢的是什么。”
  原来,奖励还有这么多讲究呀!回家后,我把专家说的话讲给思思爸爸听,思思爸爸一听,就笑了:“这还用研究?女儿最喜欢的是旅游呀。”
  是啊!女儿房间里墙上画的,不是火车就是飞机,再就是轮船。周游世界,是女儿最大的愿望。为了证实这一点,我决定先主动找女儿谈谈心。
  吃过晚饭后,我带她在小区花园散步,问:“宝贝,为什么你选择了那个玩具熊,买回来后,却又不喜欢呢?”思思说:“以前,我是喜欢你给我奖品,可是现在,奖品太多了,我就不喜欢奖品了,我只喜欢买。”她看我似乎并没有理解她的话,又补充道:“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嘛!很多书上都说过,一个亿万富翁,他挣的钱一生都花不完,可是,他为什么还要去努力挣钱?因为,此时的亿万富翁,喜欢的不是钱本身,而是挣钱的过程。”女儿的话很“深刻”,确实让我这做妈的有些汗颜。我连忙趁着机会问:“那么,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女儿酸溜溜地说:“我最喜欢的是旅游,可是,你不带我去呀,你怕我耽误了练琴。”
  于是,一个全新的奖励计划,在我心中形成了。
  
  签份独特的合同书将女儿送进英国皇家音乐学院
  
  旅游毕竟是大动作,为了打消女儿的疑虑,我决定与女儿签订一份合同。经过和思思爸爸仔细协商,并征求女儿的意见,还请来我妈――思思姥姥做公证人。我和女儿郑重地签了一份合同书:
  学琴奖励合同书
  甲方:妈妈
  乙方:女儿
  为了促进乙方学习钢琴,加快前进步伐,早日成为钢琴大师,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如下条款:
  
  一、乙方每学会一首曲子,并得到老师认可,打分在6分以上(含6分),甲方带乙方去星海公园、海底世界、金石滩等大连景点游玩一次(注:游玩过程中,甲方必须买三只以上冰淇淋给乙方吃);
  
  二、乙方每获得一次区级音乐比赛奖(包括安慰奖),甲方带乙方去沈阳、青岛、烟台等地游玩一次(具体游玩天数、船舱等级,由甲方决定,乙方不得进行干涉,也不许逾期不归);
  
  三、乙方每获得一次市级比赛奖,甲方带乙方去北京、上海、哈尔滨(注:冰灯展时候去)等地一次,时间不超过4天;
  
  四、如果乙方获得更大的成绩,具体奖励事宜另行商定,并由姥姥主持公正;
  
  五、该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妈妈
  乙方:女儿
  公证人:姥姥
  1997年6月1日于家中
  我把双方按了手印的合同书用胶水郑重地贴在客厅的墙上。
  此后的事实证明,这份合同在思思的学琴道路上,起到了重大作用。从那以后,思思学琴十分刻苦用功,进步飞快,成绩很快超过了比她学琴早的孩子,并且连续在区、市、省级的各种少儿钢琴比赛中获奖。
  2000年12月,思思以大连考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属音乐舞蹈学校;2003年,在全国第九届“星海杯”钢琴大赛中,思思独领风骚,夺得全国唯一的一等奖;2004年,思思奔赴俄罗斯,在莫斯科,思思战胜来自14个国家的众多选手,捧得少年组桂冠……面对“乙方”这一系列好成绩,我这“甲方”信守合同条款,从不食言,即使在工作再忙的时候,也要请假带孩子去旅游,兑现合同条款。大概是看到我信守合同,思思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接连不断地获奖,又刺激了思思弹钢琴的热情,她渐渐把学习弹钢琴从一种任务变成了一种乐趣,用她自己的话说:“怎么能没有乐趣呢?得了奖,妈妈有奖励,还有学校老师的表扬,傻子才会没有乐趣呢!”
  从开始学弹钢琴的1994年到获得巨大成功的2007年,整整13年,在思思走过的钢琴之路上,我除了教她如何坚定意志、刻苦奋斗外,主要是通过奖励,促使思思刻苦弹钢琴。
  
  后记:
  由于这种奖励“引诱”的方法在教育界尚有一些争议,在理论上还有探讨的余地,笔者也查找了相关资料,并请教了一些家庭教育的专家,专家认为:思思母亲的做法属于儿童教育中精神奖励的一类,并不属于物质奖励。这种“精神奖励”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普遍采用。美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动辄使用“绝对的天才”“不平凡的少年”“出类拔萃”等字眼,虽然这些评价明显过分,但是,这种过分的评价对学生的精神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使得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对成功更加向往。中国教师极少采用这种方法,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使然。但是,无论是哪种方法,我们都不应该贸然给其定义为正确或错误。因为,一个孩子就是一片树叶,而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教育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只有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找到适合孩子的不同方法,教育孩子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7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