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需要自由发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和平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由人才素质决定强弱的竞争时代。这个时代要求人们具有更强的知识综合能力,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越来越难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因此,应在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各种素质都获得培养与提高。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怎样才能以课堂为阵地,培育好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学习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倾向。表现为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在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加以联系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就是情感动力,没有情感动力,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结合、沟通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发生。如何放飞情感,利用情感动力激发思维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素质。下面谈谈几种做法。
一、放飞情感、引发共鸣,培养以兴趣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做好素质教育的前提工作。非智力因素一般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属于人们的意向活动范畴。它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起着定向、调节、保持、强化的作用,促使其智力因素得到发展,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原动力。有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差,并非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不良的影响所致。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首先要开发、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课堂上,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教师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学生则“亲其师,信其道。”如在接新班时,抓住学生升上新年级具有新鲜感的机会,创造和谐气氛,交流情感。在初次见面用亲切和蔼的语言自我介绍:“从今天起,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将和你们一起讲故事,一起学习数学知识,一起漫游数学王国……。”然后进入上课,这样为师生交往创设了良好的开端,促进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这样,由情感自然转移到兴趣,由兴趣而引发自觉思维,从而为素质教育打下基础。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他们身上往往会产生一种明显的情感迁移现象。学生对老师的情感会迁移到学习上。由此可见良好的师生感情对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使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最佳效果。
二、激发参与,在参与中生情,以情激趣以趣引思。新课标其中一条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其主渠道就是课堂教育,而作为教学的主要渠道,首先应体现在所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均能正常的,健康的,和谐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一种欢乐的喜爱,没有付出紧张的精神努力去发现真理,并在真理面前感到激动和惊奇,那么就谈不上热爱科学,热爱知识。”要使学生爱学数学,必须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观察,讨论探究悟出道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在美的魅力,感到自己是知识的主人。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感,产生积极的思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将数学学习回归于儿童的生活是新课标的一理念,其基本标志是:儿童是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开始认识数学的。
所以,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使学生对学数学有兴趣,有须求,提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学。小学数学的一些概念符号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模型”。比如教三角形这一节时,我先出示生活中三角形的模型。学生用的三角形学具教师用的三角形教具,三角形的小彩旗,红领巾,自行车的三角架等,让学生去观察、比较,使他们认识到,尽管模型的大小、质量、颜色不同,但它们的形状都是三角形。
这样以生活中事物引出概念,再研究其特征,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产生的来源,使学生对“身边的数学”有亲切、自然、真实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增强参与意识。学生通过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获得生动深刻的感性认识,诱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有效地发展了数学思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8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