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应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路丙辉

  摘 要: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使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而不断扩大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无疑使“导师负责制”的传统管理模式面临更大压力。导师们力不从心,研究生培养质量呈滑坡之势已在高校研究生培养中渐显端倪,这与研究生辅导员队伍长期不稳定甚至缺失有直接关联。为此,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重视选拔,加强培养,完善机制入手,尽快建设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以彻底改善当前的队伍“散”、职责“乱”、效率“低”、隐患“大”的不良局面。
  关键词:研究生辅导员; 导师负责制; 专业化; 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 G64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122-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一直以“导师负责制”为主,导师们的辛勤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的高水平人才。但是,近年来的持续扩招,全国在校研究生的人数已逾百万,加之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多元的思想观念真伪杂糅,使得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越来越多的高校研究生培养出现了导师力不从心、培养质量滑坡的堪忧局面。因此,我国高校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是大势所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因此,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对于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需要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
  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施,许多大学的研究生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长期以来,研究生培养一直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为研究生的培养和成才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每个导师所带的研究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一个导师带几个甚至十几个研究生已成普遍现象,导师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保证研究生在学术水平方面的质量,这无疑增加了导师们的工作强度,许多年长的导师更是感到力不从心。这必将对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形成重大隐患。因此,“导师负责制”应适应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进行适当的改革,对导师工作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解出来,由具备专业化和职业化素质的辅导员来承担,让导师们专心于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从而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此外,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等教育置身于社会发展之中,高校与整个社会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社会发展对研究生的影响也变得更加直接。这些变化一方面为研究生在思想方面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中西文化相互激荡,多元思想观念纷呈杂糅真伪难辨,研究生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明显增多,这必然使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因此,高校要切实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政治鉴别力,有效防范和抵御不良的思想渗透,就必须有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使他们能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实际,深入研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出更多的切实有效的工作。
  2.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现状迫切要求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
  目前,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不确定”症状十分明显。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是我国高校当前普遍存在的事实。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研究生阶段的辅导员主要是由研究生所在的院系指派的教师兼任,一般要求这些教师年龄稍长,因为研究生的年龄一般在三十岁上下,如果辅导员的年龄偏小,不利于开展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奏效。在职称上,一般要求至少是讲师职称,不少学校还要求是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这对于指导研究生学习十分有益。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自身也有很多工作要做,他们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一般都比较重,年龄稍长、职称较高又能够专心从事于辅导员工作的教师不容易找到。另外,辅导员工作还既然是“兼职”,一旦工作结束,很少有人还继续从事这项工作。这就使得这支队伍十分不稳定,有的学校甚至是三年内换几个辅导员,使研究生辅导员成了一顶谁都可以戴的“帽子”。
  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内容的不确定,也是这支队伍难以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认为,研究生已经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基本可以自理,不需要太多的指导和帮助。这使得很多研究生辅导员上岗时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工作,只好是“党叫干啥就干啥”。我们知道,在本科阶段,学生进校,唯一能找的是辅导员,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自己的优势地位很容易。而研究生阶段,学生进校,首先找的是导师,与导师相比,辅导员想在研究生心目中建立自己的地位要难得多,如果学生在本科生阶段就对辅导员有不好的认识,那就更难了。原因在于,一是研究生的年龄都比较大,心理依赖本来就弱些;二是导师在研究生的心目中有优势地位。作为一个“边缘人”他们所能做的也就只是些“杂事”了。这种工作内容的不确定,直接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导师工作与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无论导师怎么做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都带有“兼职”色彩,这决定了导师们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尽管导师们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都是佼佼者,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他们就难免存在精力不济、专业陌生甚至是能力有限等方面的缺憾。思想政治工作是科学,是科学就带有规律性,就需要有专人来研究,就需要有专人来做。从这一意义上说,建设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
  
  二、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关键是措施得力
  
  我国高校的研究生辅导员多是本学科内的专业教师兼任,并不具备思想教育专业的知识或技能。甚至有些人并不认为这项工作有什么需要研究的,绝大部分同志常常是一头扎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凭借工作经验来处理日常事务,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缺乏深入思考和理论建树。因此,研究生辅导员队伍要打破这种状况,就必须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2006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今后一个时期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当然,职业化并不等于专业化,两者存有异同。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的过程,更强调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职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的专业性质和发展所达到的状态及水平,侧重于职业本身的社会认同和制度确认。具体到辅导员而言,其职业化进程是以专业化为前提的,职业化是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制度化体现,是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也并不意味着每一个辅导员一定要走职业化的道路,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辅导员成为专家型的职业辅导员。明确了两者的区别,有利于把握不同工作的着力点,稳步推进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建设。具体地说,以下三个方面措施是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1.重视选拔
  目前,在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中较为普遍地存在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没有长远打算,不能潜心钻研业务,不能安心本职工作等情况。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辅导员的定位存在歧义,认为辅导员工作谁都可以做,只要本人愿意,就可以被“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在一些学校,为了激励辅导员做好工作,对辅导员岗位额外增加一些津贴,这也是一些教师明知自己没有辅导员的基本素质,也愿意在这个岗位上“站岗”的心理动因。二是由于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大量的高校辅导员缺少专业化背景和职业化心理准备,辅导员中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人员较少,辅导员的理论水平比研究生高不了多少,这就使得一些研究生的思想困惑不能从辅导员那里得到及时回答,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许多“盲点”,一些研究生甚至成为“独来独往”的“自由人”。因此,我们认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首先是重视成员的选拔,要像选拔业务教师那样选拔辅导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认为要着重落实在两个方面。
  一要重视参选人员的职业素养。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心态。当前,研究生辅导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应具有积极进取的心态与思维方式。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科学的考核方式对参选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比如将学生的反映和实际的素质相结合、将平时的工作业绩与个人的实际能力相结合,将本人意愿和同行评价相结合,以确保研究生辅导员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
  二要重视参选人员的职业技能。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大致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资质,二是职业能力。学历认证是最基础的职业资质,通常就是进入辅导员队伍最初的通行证;职业能力,是辅导员在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能力,它与职业资质互为补充形成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能力。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阶段辅导员已经可以通过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基地的培训和研修获得相关的资质,但研究生阶段的辅导员还没有相关的要求或措施。客观地说,在短时间内就配备好资质符合、能力相当的人员来做研究生辅导员是不切实际的,但是,通过从本科生辅导员中选拔优秀人员充实研究生辅导员队伍还是不难做到的。
  2.加强培养
  过去,研究生辅导员基本上都是从本专业的教师中选用,由于他们专业、对本专业的老师比较熟悉,便于开展工作,在做辅导员工作方面确实有一定优势。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多元发展,研究生人数的逐步扩大,使得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还是“兼职”教师挑大梁,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专门的培养,就很难胜任这项工作。要使研究生辅导员成为思想教育的专家、成才规划的专家、心理咨询的专家、就业指导的专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应对研究生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甚至选拔优秀的辅导员参加国内国际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在实际工作中,应努力将以下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切实贯彻《规定》精神。
  一是学校培训和基地培训相结合。培训内容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律基础知识、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等为主体,采用学习心得交流、队伍内部骨干谈体会、作报告、学校党政干部授课和聘请专家学者讲学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二是要为辅导员提供交流提高的平台。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根据工作要求,在本校推荐免试在职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单独组织考试,招收他们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不具备条件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推荐或保送优秀辅导员攻读相关专业学位。在教育主管机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成立辅导员工作研究会,并创办相关学术刊物,不定期组织各种形式和规模的研讨会,切实为辅导员的交流提高提供平台。
  3.完善机制
  由于长期实行导师负责制的管理模式,高校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机制十分欠缺。研究生辅导员的职责是什么,有什么待遇,怎么培养和提高,如何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目前在国内高校中还没有可以推广的现成机制,与本科生辅导员的机制建设状况相比还相差甚远。从本科生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果看,建立完善的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机制,是促进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使这支队伍尽快做出工作成效的有力保证。
  《规定》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又说:“各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对辅导员的考核应由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部门、院(系)和学生共同参与。考核结果要与辅导员的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这就要求高校在完善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机制的过程中,要切实考虑到给研究生辅导员现实工作“定位子”,未来岗位“留后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彻底改善当前的队伍“散”、职责“乱”、效率“低”、隐患“大”的不良局面。
  
  参考文献
  [1]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需要理顺几种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24-26.
  [2]王习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当代性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62-64.
  [3]杨雪.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3):15-16.
  [4]曹麒麟,李向成,张滟.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必要性分析与可行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113-115.
  [5]钱广荣.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09(19):87-90.
  [6]陶富源.实践主导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庞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4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