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玉胜
素质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造性核心。现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谈几点认识。
一、创造意识的激活
1.使学生破除创造的神秘观念。说起创造,学生都认为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其实不然,在社会发展中,人们时时都在创造。开辟一个新领域,解决一个生活难题,发现一个新问题,制作一个生活学习用具,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撰写小论文等等都是创造。创造并不神秘,而是存在于同学们的生活中、学习中。人人都具有创造的天赋。
2.为学生营造宽松氛围,建立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创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讨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中,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渴求解决问题。
3.教学活动要有探究性,为学生创设探究情景。教师要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探究新知,开发潜能。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时,先结合知识的发展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设计三组问题:(1)哪些物质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2)实验室中为什么选择碳酸盐和酸反应?(3)在众多的碳酸盐和众多的酸中最好选择哪几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1)和(2)问题,并引发进一步思考问题(3),设想用实验探究寻求答案。教师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药品和仪器,学生分组讨论出实验方案并进行试验,最后师生归纳出结论。由于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实验,所以他们都非常认真仔细地进行思考。最后教师再进行校正总结评比。学生得到赞赏和鼓励,人人都有快乐感和成功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
二、创造性思维的启迪
1.巧妙设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创设问题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讲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设计以下几组问题:(1)你以前学过哪些制气体的装置?制氯气能不能用这些装置?如不能,可采用什么样的装置?(2)制氯气时如何连接装置,如何查气密性?(3)怎样才能收集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多余的氯气怎样处理?能否用石灰水来吸收?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观察、思考和回忆以及老师的启发和引导,总结出制备气体的四个环节: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创造能力。
2.激励求异。化学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点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发掘新思路、新见解。对习题进行变化条件、拓宽求解,进行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在完成“测定空气组成”试验之后,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可燃物红磷能否改用硫磺、木炭或铁丝?(2)本装置可否改进,怎样改进?这样层层深入和多向发散,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一性向多向灵活性发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教会联想。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沟通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和探索问题,拓宽学生思路,教会学生联想。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让学生联想实验室制氢气的装置;在讲授一氧化碳性质时可以联想氢气和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三、创造技能的培养
1.利用实验培养创造技能。实验教学是培养实验技能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把原来以学生为主体的演示实验改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边学边实验,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发挥其创造性。教师也可以启发并鼓励学生对所做的实验提出更合理的、更科学的见解或改进。例如做利用氢气吹肥皂泡这个实验时,改用小孩们吹彩泡玩具的多孔塑料管代替玻璃管来吹,结果气泡又大又不易破裂,效果很好。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立即表扬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创造技能。
2.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创造技能。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活动能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可以举行科学讲座来引导学生创造。用科学家、发明家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创造精神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用化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科学探索中应用的实例引导学生创造。还可以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评比,奖励创造。中学化学课本中有许多实验,做好这些小实验是创造的起点。鼓励学生用生活中废旧物品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创造技能得到提高。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化学教学中注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令人兴奋而又艰巨的课题。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如何重视这方面潜能开发,在整个领域中尚属起始阶段,而创造力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梅花香自苦寒来,这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劳动,共同参与,积极研究。
作者单位: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2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