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课堂与民族文化传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我们的教育中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现代的语文课堂要求充满“文化味儿”。一堂高水平的语文课,应该充盈着明确的民族文化因子,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文化积淀有所折射或促使这种“积淀”不断深厚。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
  关键词:民族文化 传统美德爱国精神 道德精神
  
  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遗产中,几乎无不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因子。自古以来,就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有"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的仁爱之道;有"礼之用,和为贵"的宽容之心;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善心德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等,都已成为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支柱。传统美德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现代思想发展的根基。今天,在民族传统美德这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河流又汇入了时代的文化小溪,古老的民族文化又注入了现代化的新鲜血液,有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公德意识;有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有高尚的审美情趣;有强烈的审美追求;有把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放在第一位的社会人性化关怀等。让这些美德继续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肩负的使命。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所有入选篇章无不蕴涵着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丰富材料。语文教育的过程必定是透视民族祖先生命活动和心理发展历程,是领略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和深层魅力的过程。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善于将传统美德渗透在语文课本中,课堂之上,将传统美德教育实施于潜移默化之中。
  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现代的语文课堂要求充满"文化味儿",一堂语文课,应该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应该将我们的民族传统美德,民族文化积淀。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做好这个积淀者呢?
  首先:我们要站在时代的角度去解读每一篇文章,特别是古诗文。以古诗为例。我国是诗的国度,语文课堂应该充满诗意。让课堂充满诗意,说的是一种教学观念,一种艺术境界。这种教学观念就是提高语文课堂的文化思维,扫除一切程式和窒闷,开发创造的潜能。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融入现今时代的思维和理念,一方面可以使枯燥变生动,使遥远变亲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时代的思想精髓经由经典的媒介沉淀到做为人类新生代的学生的心灵中去,并进而作用于丰富民族文化构成、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性命题。
  以《离骚》为例。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节选的是《离骚》的起始部分,主要抒写诗人的身世,政治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在节选部分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都表现了屈原坚持真理,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文章的中心主题。那么站在今天的角度应该如何去看待屈原的爱国呢?我在课堂上以此主题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最终概括出了两个观点。其一,否认了屈原的爱国思想。理由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看待他的爱国是一种"宗国"思想,是一种"爱君"思想。通过收集资料,同学们对此观点做了详尽的阐述: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之争,是中国内部的矛盾斗争,因为它们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随着诸侯势力的强大,他都想取代周天子而王天下。屈原力主联齐抗秦的"合纵"策略,一是为保卫楚的独立,二是为实现楚"王"天下的企图,这只能说是为争夺全中国领导权而进行的内部斗争,并非是抵御外国的侵略。作品中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兮"就带有很明显的血统夸耀。"来吾导夫先也""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则是一种出于"家天下"感情和宗国观念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明代吴珂的《读〈离骚〉》诗云:"眷言念宗国,东身良非难"就指出了屈原是出于宗国观念的尽忠报国,存君兴国。屈原的种种努力,客观的说,为的是楚王的统治,我们不必人为的拔高理解他。其二:不能否认屈原的爱国意识。理由是,我们不能苛求与我们相距上千年的屈原象我们今天这样考虑问题,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思维,观点。那个时代的屈原,为了国家的前途,为了人民的生活,忧心如焚,奔走呼号,这种表现就是爱国。在他的心中,楚国就是他的祖国,楚国的人民就是他的同胞,所以我们不能否认他的爱国精神。
  通过对此主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们敢于对旧有的知识大胆怀疑。学生们既对历史有了充分的认识,又对现实有了更深的理解;既理解了屈原的爱国又升华了今天的爱国,现代的思想精髓以"新解经典"的形式沉淀到了学生的心中。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感情和信息进行了无障碍的交流,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在交流中得以启蒙、强化乃至自觉传承。
  第二:要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在语文赏鉴中提高道德修养。
  语文课程目标突出强调感受鉴赏,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有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道德具有可继承性,那种蕴涵其中的乐观进取的人生追求,务实求真的理性态度,舍我其谁的献身精神,以及宽容仁厚,刚正不阿的美德嘉行,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内在精神力量。先哲们超越常人的见解,解颐醒世的良言,闪烁着智慧的光韵,朗照着历史的苍穹。合理的采撷这些火种,使之烛照学生的心灵,便可不断地激活学生的思德和才情,智德和良知。
  在语文教学中体会孔夫子当年"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儒雅与恬适;体会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个性与尊严;体会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同情与伤感。
  让我们的学生在远离了战争硝烟,远离了艰苦岁月的今天,不远离传统文化的精神,通过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使他们在语言、文化和思想等各方面同步健康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8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