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英语教学中“学会学习”的课堂模式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滕永青 史李梅

  摘要: 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面对浩如烟海又不断涌现的知识,传统的以知识累积为主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已无法应付,教育的重心必须从掌握知识转移到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上来。“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创新品质,使其更好地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成为当前许多教师所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学会学习 课堂模式
  
  一、学会学习的重要性
  
  “学会学习”是人类特有的学习,是学习主体冲破教育框架的束缚,在开放的环境中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能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自主支配学习时间,自我评价学习效果;能自觉调控学习情绪,掌握和调控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技巧。学会学习是通向认识、生存和发展的途径,学会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习与创造的并存和融通。
  教学生学会英语的学习是现代教育观的体现。它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指导思想问题。英语教学过程是一种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性的特殊认识过程。“教”和“学”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教”就没有“学”,没有“学”也就无所谓“教”。“学”的规律是“教”的规律的基础,“学法”是“教法”的依据。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还应该研究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国外也有人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古今中外有识之士十分重视教学生学会学习。事实也证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会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增进学习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自立精神和责任心,促进学生成才。
  然而,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成绩不佳,家长、教师责怪,内心的成功欲受挫,自信心降低,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英语会失去兴趣,“愿学”便开始离他们而去,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不想学、厌恶学、逃避学,这就更加剧了学业不良,学习困难增多。另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开始就学得较好,学业屡获成功,自信心倍增,这样他们就会从“愿学”发展为“爱学”、“好学”,若再与他们兴趣相符,他们就更加会“以学为乐”,体验到学习的愉快,这样便更加促进了学业成功。
  
  二、设计学会学习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语言、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因素。仅仅重视语言因素,局限于语言能力、学习者的年龄以及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差异是不够的,还要重视社会、教育和个人心理的发展,研究外语学习的情感范畴,如学习者的个性、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结合我们目前外语教学的现状和学生外语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就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主体性发展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破除“应试教育”的思想,树立“主体教育”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个体,需要充分尊重和关怀;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习,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差生”,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其次,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体现学生主体性发展原则的内容。既要符合学生认知和技能发展目标,还要体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目标,把学生主体性发展明确提到课堂教学目标上来。
  2. 自主活动原则
  活动是主体身心参与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可能方式,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得切身体验的过程,是主体和客体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主体性的生成要素和源泉。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观察、思考、动手的机会,把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3. 师生互动原则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缺少了任何一方的活动就构不成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教师和学生都“动起来”,并且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以谋求“教”与“学”最大程度地共同参与,想方设法使学生全员、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其次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让学生之间加强合作,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4. 情感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学生情感的激发、调控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激发学生情感的氛围,如创设师生民主和谐的气氛、多给学生以关爱和赞美、为学生提供表现和成功的机会、不断创设激发学生情感的情景等。
  5. 实践性原则
  掌握外语并将其作为交际工具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因此,必须遵循实践性原则。不是单纯地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培养学习者有效地观察语言、分析语言现象和灵活使用语言的能力。
  
  三、学会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英语课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学会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以下环节:
  1. 预习中发现问题。
  实际上预习是自己动手动脑,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自学的过程。学生通过预习,对教材有一定的了解,对教师布置的讨论题形成自己的见解,这就为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打下了基础,学生们在活动中就有话可说,而且言之有物,使他们有“成就感”,体会到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予以适当引导和督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起到非常大的帮助,进而掌握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
  2. 启发设疑,导入新课。
  “疑”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疑、思、问三者统一,才能使学生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启发设疑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问题切入的角度恰当与否至关重要,若切入得当,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模仿与独创。
  让学生课下充分准备,模仿一种教法或运用自己独创的教法来讲解一些内容(“教中学”比“学中学”或“听中学”会记得更牢更活)。其中,教师需作深入的分析研究并精心地安排。学生在自己备课的过程中会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来参考,这样就扩大了视野,提高了自学能力;讲课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所学外语知识就活起来了,而且锻炼和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勇气。在开始时,教师应该多鼓励和指导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利于他们今后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表达和讲解能力。
  4. 创造语言环境。
  校园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于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促进和熏陶作用。教师应按照预定的教学内容和方案在学生周围设置一定的语境和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让其接受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例如,开展英语辩论会、座谈会、外语角等。时间证明,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培养方式。学生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的口语表达出来,不仅锻炼了口语水平,而且增强了交往能力。在这些虚拟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用外语直接思考,而不再需要怕一个“翻译”的过程。
  5. 及时检测和反馈。
  练习和考试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和应用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渠道。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不让学生做机械、重复、低效率的劳动,要根据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需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练习。考试和练习能够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人学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3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