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众文化“冲击下”的学生文化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 巍

  摘要: 大众文化以迅猛的态势占领学生文化的领地,成为学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积极、健康的学生文化建设受到严重冲击。大众文化的特点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契合,大众文化传播载体的多样性、先进性,以及青少年同辈群体交往的需要是其重要原因。建设学生文化,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及大众文化的研究,必须革新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手段,恰当采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注重同辈群体对学生文化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学生文化 流行文化
  
  一、大众文化对学生文化的“冲击”
  
  理想的学生文化,营造的是一种健康快乐、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洋溢的是一种自信自强、善于求知、勇于探索的自觉追求;崇尚的是个性张扬、富有理想、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理想的学生文化应体现规范价值、导向价值、理想价值。大众文化本身的特点对学生文化的应有价值产生了重大冲击。
  (一)大众文化对学生文化的规范价值、理想价值的消解。
  大众文化以最快的方式进入学校,并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文化占最大比例的内容,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大众文化本身充满种种生存悖论,它既有解放人性的意味,也有放任欲望的导向;既有关照生活的旨趣,也有消解生活的企图;既有追求民主的的倾向,也有向往无政府主义的欲求……这一切使得热衷于大众文化的青少年,由于其自身在心理成熟、社会阅历、知识积累等方面的不足,很容易陷入其中的消极一面而不可自拔,导致人生理想的虚无、审美趣味的低俗。如大众文化的在文化追求上呈现低层次的趋向,据有关调查显示:有76.2%的学生喜欢唱歌、听音乐(主要是港台流行音乐),53.9%的学生喜欢看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学生们普遍喜欢看休闲、娱乐、影视、体育等文化报刊,而对文学等深层文化内容的书刊关注度较低。大众文化本身深受道德相对主义的影响,一方面,它突出了个体的主体性价值,另一方面,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的价值观选择呈现迷惘、困惑,道德相对主义乘虚而入,容易滋生个人中心主义。据调查显示,目前有一些青少年把自己作为崇拜对象,此外,从“我选择,我喜欢”、“我的地盘,我做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这些流行话语体系中,我们不难发现,“我”成了交往的中心,这将会导致道德对群体的普遍规范价值受到遗忘而逐渐边缘化,容易滋生道德虚无主义。据调查显示:有41.4%的学生承认在公交车或地铁上很少或从来没有给别人让过座,30.3%的学生经常或有时在公共场合扔垃圾,有43.4%的学生经常或有时闯红灯。这说明,学校的规范还不能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校道德教育面临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双重挑战。
  (二)利用导向价值在学生群体中制造流行冲击波。
  理想学生文化的导向价值反映了学生文化对学生行为目标的内在驱动,它提醒学生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学生文化的导向作用,是学生群体之间的互相影响,它摒弃群体内部的不良因素,将学生的进取心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的群体氛围。然而,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具有很强的消费性和感官刺激性,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使得一些商业集团为了获得巨大商业利益,不断制造一些商业噱头,迎合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求,利用同辈群体巨大的传播功能,在青少年中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流行风暴,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如《流星花园》的流行,带动了VCD、卡带、画册、图书、“文化衫”、海报招贴画等一系列流行品。1957年,英国画家查理德・汉密尔顿对当时流行文化的特点总结道:“普及的,短暂的,低廉的,大批量生产的,年轻人的,浮夸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的,大企业式的。”不难感觉到,我们正处于这样的时代。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调查小组调查显示,当问及“在日常生活中花钱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时”,被调查的青少年中,有33.1%的人回答“人是最重要的,钱该花就花”,有12.7%的人回答“几乎什么都不想”,有4.1%的人回答“钱是身外之物,不花白不花”,3项合计占49.9%。
  随着价值观的泛化,大众文化本身的娱乐性、商业性、消费性等使学生文化建设深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犬儒主义”、“虚无主义”的严重冲击。
  
  二、大众文化“冲击”学生文化的原因分析
  
  (一)大众文化的诸多特点切合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
  从实质而言,大众文化就是一种消费文化,其重要特征之一即在于它的短暂性、流变性和无休止性。它为了实现对文化市场的占有,往往通过种种机制不断制造各种虚假的欲望,炮制出种种令人目不暇接的时尚、品味。而这与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攀比心重的心理特征相契合。另外,就青少年的接受心理而言,比起正统的教化文化,娱乐性颇强的大众文化则更容易让人接受,它能让青少年学生在枯燥、沉闷的学习之余获得短暂的放松,使人产生愉悦和快感。大众文化具有某种反常性,这与许多青少年追求个性、与众不同、新颖、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的心理不谋而合,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学生更是乐此不疲。不难看出,大众文化之所以能在教化文化、精英文化、正统文化占主流的校园文化中大行其道,其本身特点契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是重要原因。
  (二)传播的载体呈现了多样化和技术性特点。
  当代中国青少年感触最深的恐怕就是高科技产品带来的新鲜与新奇。其中,声像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大大丰富了流行文化的物质载体。多媒体和印刷技术的发达、电脑和VCD/DVD及超大屏显示器的出现、动画制作工艺的日益精良等等,都极大地增强了各种传媒的声像效果。这些新出现的声像技术强化了人们的视听感受,对诉诸感官刺激的大众文化贡献颇多。发达的网络通讯技术不仅带来了电子交流方式,同时还为流行资讯提供了新的强大传播工具,甚至网络本身就能完成一次“流行”的全部过程,比如一些网络文学、网络话语的流行。大众文化多种多样的物质载体,使它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工具使大众文化更加吸引青少年的眼球。手机短信文化、Flash“闪客”文化和以QQ聊天为主的网络文化无一不是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大大丰富了大众文化的存在方式。
  (三)同辈群体的交往需要。
  大众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短期内大规模传播,就会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流行文化。从流行文化现象的三个层面来讲,无论是在产品、产业和话语哪个层面上讲,流行已成了“圈中人”的标志,否则,就极有可能在群体中被边缘化。据对城市小学生流行话语、游戏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小学生当中,问及“为什么要说这些话”,有26.3%的学生认为“大家都说”是首选流行的理由,另有22.8%的学生选择“不知道”。从现象上看,这反映了流行文化的不理性,其实,它恰恰证实了学生群体中共喻文化的力量。流行话语是群体中表明身份的标签。在一个群体中获得认同和接纳,能够使个体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访谈中,不少学生提到,要是同学中有人对一些流行话语没反应,就会受到同伴的嘲笑,因为“他连这都不知道”。在对流行游戏的调查中,47.5%的学生觉得不参加玩游戏很没意思、孤单和很没面子。可以看出,为了在群体中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青少年学生必须得“跟上潮流”,一句“跟不上潮流”,就可以将自己“合法化”,而将别人“边缘化”。大众文化成为青少年同辈群体交往中的重要内容。

  
  三、大众文化“冲击”下学生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对大众文化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
  大众文化由于其自身的诸多特点对学生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由于学生文化本身的隐蔽性,而且学生往往至少都有两套话语系统,流行文化作为一种与学校文化主流价值相悖的文化,青少年学生在教师面前往往会使用主流文化的话语体系。这使得教师对学生文化真实状态的了解颇为困难。在访谈中,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流行话语特别惊讶:“学生说这些话是我第一次通过问卷看到的,真没想到,在我面前,除了一些‘哇塞’、‘真棒’等中性或积极的词语,其他很不好的话他们从来没有这么说过。”鉴于大众文化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的流行文化在学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首先,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深入了解学生文化的真实状况,而不是被学生在教师面前的“乖宝宝”形象所欺骗而浑然不觉。中小学校可独立或委托其他机构或个人定期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法、访谈法、人种志法等社会学方法对学校中学生文化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大量现实材料,也可以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往提供契机。此外,可以从青少年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揭示青少年心理在流行文化形成中的作用和方式,从而有目的地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进行引导。
  (二)合理采用先进教育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进入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存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诸多弊端。教育教学手段必须革新,积极合理地吸收和采用科技发展的先进成果。比如,多媒体教学让高科技走进课堂,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远程教学使学习变得更加灵活有趣;小组教学、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组织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交往中、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大众文化所赖以存在的各种载体,必然也该为学校传承主流文化价值时所用,只有这样,从手段上讲,主流文化才能和大众文化分庭抗礼。否则,在大众文化迅猛发展的转型时期,学校主流文化的建设必然要承受更大的冲击,也将会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三)注重同辈群体文化在学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大众文化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青少年群体归属和安全感的需要及合共喻文化的影响。因此,建设学生文化,就不得不正视同辈群体在学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对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群体文化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学生文化中群体文化的不同类型,对于归属于“坏孩子型”的群体文化进行重点引导。对“坏孩子”型的群体文化的群体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沟通,这时首先要做到“认识你自己”,即发现和了解你自己的价值观念,识别出引导你自己行为的价值,你所拥有的假设以及你在处理学生关系时的使用的框架;对你如何形成你的信仰、价值和假设进行反省,询问他人是如何看待你的价值和假设的。运用文化的观点对这些群体文化进行考察和诊断,要去了解同辈群体,例如什么把他们维系在了一起?是什么动力和什么因素把他们集结为一个群体的?从文化的角度上讲,他们集结在一起会发生些什么?对这一群体的成员来说,他们共同的价值和假设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影响等手段来达到影响整个群体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群.夹缝中的自我张扬[J].上海教育科研,2007,(4).
  [2]班建武,李凡卓.试论学校教育中大众文化的意义及边界[J].教育学报,2006,(8).
  [3]田方萌,杨长征.近五年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特点[J].中国青年研究,2003,(2).
  [4]李红云.学校文化发展中的学生文化[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006级硕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3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