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风云际会到回归根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景平

  摘要: 中学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定位狭窄,总在沉闷乏味和飘忽玄虚之间摇摆不定。过于忽视隐含在其他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的精髓,缺乏从整体上对贯穿语文教学的传统意识的分析、掌握、思考,这些都将不利于学生的感知。传统文化从流失到重新获得世人的重视,这条路可谓崎岖坎坷。新一代的语文教师在传统与国际接轨的今天如何做到回归根本呢?本文对此进行探析。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缺失 重建
  
  1.前言
  现代文学大师王蒙先生在《学好中国语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中提出:“一方面大张旗鼓地宣传弘扬传统文化,一方面语言文字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这很奇特,也很讽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发出痛心的疾呼:“语文程度,已经成为影响一代中国人文化素质的大事了!再也不能熟视无睹了!”蜚声文坛的女作家毕淑敏在《先有“语”后有“文”》中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殷切期望:“语文老师们啊,你们不单肩负着传授知识的责任,而且是在训练让你的学生们一生幸福的必备要务,千万要上心!”我们作为一个中学教师,时时感到肩头有整个社会的期望,有传承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重任。
  反思中学语文教学,总在沉闷乏味和飘忽玄虚之间摇摆不定,且传统文化的定位狭窄:过于珍视课本中有限的诗词歌赋,对隐含在其他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过于忽视,缺乏从整体上对贯穿语文教学的传统意识的分析、掌握、思考,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感知,进而削弱了文化的感染力。反观历史,传统文化从缺失到重新获得世人的重视,这条路可谓崎岖坎坷。
  2.语文中传统文化的命运
  五四运动以来,文学界人士大力提倡向西方学习,各种观念的引入可谓是“风云际会”,学者们擎着各种信仰的大旗冲锋在中国文化的前沿阵地,致使传统文化被抛诸脑后。在物质化和商品化的当今社会中,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介入冲淡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古与今的隔膜越来越厚,蓦然回首,中国人发现自己的文化出现严重的断层,生活失去了根本,终于认识到,只有认识昨天,才能真正读懂今天、开创明天,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回归传统的“寻根”文学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掀起高潮,九十年代由于全球化语境在中国的接受和发展,学术界展开了关于“人文精神”和“文化保守主义”的争论,使传统文化的争论日益引起了世人的注意,特别是九十年代诗歌中的历史意识的彰显及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为代表的一系列反思文化传统的作品的出现更是加深了人们心目中的文化缺失的危机意识,在学术界沸沸扬扬的传统文化争论在二十一世纪终于回归根本: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普遍化,视角也从风云际会的学术研讨转向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此时,学生们的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文言文教学、诗歌教学便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语文课本中,从来不缺乏古文和古诗。我们从小到大的考试中都会有古诗文的默写,为什么说以前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就是薄弱的,甚至是缺失的呢?我们作为新一代的语文教师,在传统与国际接轨的今天,如何做到回归根本呢?
  3.古文古诗朗读“摇头晃脑”又何妨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寿镜吾老先生给学生上课时读书的情景: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嘻,千杯未醉呵……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来,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我在教这一课的时设置一个疑问:古人在读古文古诗时为什么“摇头晃脑”呢?当时问学生:“为什么学生们敢在上课的时间跑到园子里去玩呢?”一个学生很大声地回答说:“先生陶醉在他读的文章中了!他眼里没有学生,他忘记学生啦!”我紧接着问:“从哪里看出他的陶醉?”学生立即抢答:“从他读书的神态和动作。”我趁热打铁地提出设计的引入诗歌古文阅读的问题:“为什么他感到陶醉了呢?首先,老师先介绍这几句话的意思。”这篇文段极为难懂,但本课的重点不在理解文意,而在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我做了一个示范,“摇头晃脑”地读了课文《伤仲永》。开始时讲台下有学生在笑,但由于我表情依旧严肃,渐渐地教室里鸦雀无声。于是我要求大家自由朗读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或古文,要求是任选一篇,摇头晃脑地反复地读,读出文章蕴含的感情。开始时,学生放不开,但由于我也在读,几个优生也读得有模有样,新鲜的阅读方法引起了全班的兴趣,教室里读书的声音此起彼伏。课刚开始不到五分钟,我已成功地将学生引入诗歌和古文的意境当中。
  虽在世界范围来说,中国是个内敛的民族,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是或如“小桥流水人家”般的婉约,或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般的豪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无论哪种风格都是由内而外地抒发,这样的情感是浓郁的,不是平淡的。语文教学应严禁“小和尚念经”,语文朗读要么不读,要读就要把埋在作者心目中的岩浆喷发出来。
  由读书引发学生的情感,之后的语文教学中的分析环节就会水到渠成。
  4.“咬文嚼字”,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语文课本是整体地彰显传统文化的,而不是断裂的,或者有明显界限的划分:古诗、文言文就是传统文化教学的篇目,而其他的文章则略去这部分的内容。显然,对课本中的现代文的教学也应该注重其传统的一面,因为语文课本中即使是对国外文化的介绍也是以中国的传统为基准来选材的,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学会分析、思考,用心领悟,以使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品质能够内化为他们性格中的一部分。仔细观察语文课本所选的篇目:《羚羊木雕》是家长制与现代的学生自主意识相结合而引起的思考:在友情和利益面前,我们应该怎样教孩子抉择呢?《散步》则更凸显尊老爱幼的美德,但在尊老和爱幼之间,我们又应该教孩子怎样抉择呢?这些问题若直接提问学生,他们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乱答一通,而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应脱离文本进行凭空的臆度。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咬文嚼字”地逐字逐句地体味,字斟句酌地分析就切合古人作文时“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精神了。
  在复习第五单元的时候,我决定从整体着手,先引导学生看课文标题:《黄河颂》、《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木兰诗》。设置了一个问题:“你从这个单元学到了什么?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学生很容易概括:“爱国的精神。”之后由总体到部分进行深入分析,这个环节我在每一课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分析:《黄河颂》抓住“伟大而坚强”一词,《最后一课》抓住“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地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抓住“课文如何凸现‘艰难’和‘雄健’两个词的?”《土地的誓言》抓住“炽痛的热爱”和“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语文复习由点及面,引发学生自主的思考,让他们自己写出复习提纲。这样的复习效果有了大大的提高。
  古人写诗会在“春风又绿江南岸”和“春风又过江南岸”之间反复徘徊,在“僧敲月下门”和“僧推月下门”之间犹豫不决,而文章的意味就在“绿”和“过”、“敲”和“推”之间油然而生。现在的语文教学把精力放在划分文章段落,而在概括文章大意方面却是漫不经心,语文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
  5.“实战演练”,将传统文化内熟于心
  当代作家周国平在《如果我是语文老师》中写道:“所谓语文水平,无非是这两样东西,一是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是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并非只有课外书才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并非只有作文课才是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能力的。我主张语文课要把“写”贯穿始终。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东西背了很多次都记不住,但是写下来,几次就烂熟于心了。所以,我主张在课堂上少讲多写。复习了第二单元以后,我让学生写一篇日记谈谈学完第六单元的感受,一个平时沉默的女孩写道:“爱祖国,就是爱她的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大家爱国的方式不同,但同样的感情就同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相较而下,我为中国传统‘爱国’文化中蕴含的‘伟大而坚强的气魄’而自豪,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而骄傲, 为‘巾帼不让须眉’而热血沸腾!”看到这里,谁能说我的教学目标没有达到呢?
  6.结语
  中国文化有几千年来吃人无数的封建礼教,但也有“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有大量的古诗古文留给我们细细咀嚼,也有内秀在当代作家文笔中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曾经有五四时期的“风云际会”,但最终还是“回归根本”。从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传统中追寻中国雄立于东方、傲视世界的根本,中小学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重建,尚需每一个语文教师继续反思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蒙.学好中国语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J].中学语文教学,2008.4:1.
  [2]毕淑敏.先有“语”后有“文”[J].中学语文教学,2008.6:1.
  [3]余秋雨.文化苦旅[M].东方出版中心,2001.
  [4]周国平.如果我是语文老师[J].中学语文教学,2008.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35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