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维度与建设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钟 卫
摘要: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应重视对模式的认识和理解,把握模式特征,坚持“四位一体”的服务理念,狠抓教育教学的适时转变与创新,这样才能搞好模式建设。
关键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合作―结合模式”
一、对模式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而对模式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关系到模式的正确建设,基于目前我市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问题,我们认为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模式的效能是宏观的,如对职业教育的整体推动和促进。模式的内容是微观的,如教学方法的采用等。因此,模式建设应从微观入手,宏观考虑,不能急功近利。2.模式是系统的,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模式建设中,一定要有全局观念,不能把关注点只集中在某个要素模式上而忽略其它要素模式,如只重视技能培养要素模式而忽略素质教育要素模式,这样会影响系统模式的整体效能。3.模式是统一性和多样性、标准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人才培养模式受教育者的教育哲学和价值观支配。高职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职业教育宗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模式建设必须依据一定准则,要有一定标准和统一要求,坚决摒弃和纠正“什么都可以做成模式”的错误认识和行为动向。但是基于市场的复杂性、主体的多样性、环境条件的不同性等具体情况,模式建设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坚持多样性,做到灵活性。只有在统一性中坚持多样性,在标准性中坚持灵活性,模式才有活力和生命力。
二、“合作―结合”模式特征及其建设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我市高职人才培养普遍推行的模式。目前在模式建设中,对模式特征的把握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学校所构建的模式存在残缺现象,效力不理想。我们认为应从对模式特征的把握入手进行模式建设。
(一)“合作―结合”模式特征
不可分割性。“合作―结合”模式,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两个概念和指向融合后,形成合二为一的整体性概念和指向,集合了两个方面的长处和特征,形成特有的育人效力,体现了职业教育本质要求。模式的要害和关键是怎样的“合作”与“结合”。合作,必须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共同培养的合作上,表现为企业对学生教育教学的参与、学校对学生实习实践的参与。结合,是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结合,是学校教育与工厂实践的结合,是人才的学校输出与企业需求的结构性结合。合作与结合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两者互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基础,否则,模式瓦解,没有实质意义。这里要特别指出:产学合作的基本特征是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核心是经济,与这里讲的“校企合作”最大区别在于是否与工学结合高度融合;生产实习与这里讲的“工学结合”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企业对教育教学过程没有实际参与,只是提供场地和必要技能指导。目前,我市有的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注重的是“产学合作”“生产实习”式的“合作”,没有把工学结合融合进来;有的院校在工学结合中,或者企业参与不够,或者学校参与不够,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实际上是分离的。这样分离的结果是两者作用都没有很好发挥,学生要么技能不够,要么知识不够,素质很差,影响学生健康成长,起不了对教育的推动作用。
统一性和标准性。统一性,指“合作―结合”系统模式的构成及其要素模式的构成,都必须有学校、企业、学生、合作、结合、工作、学习这七个要素,缺一不可。否则,就是模式缺损,就是不健全的模式。标准性,指任何形式的模式,都必须把“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突出职业教育宗旨、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几个方面作为模式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不能偏离。统一性和标准性是模式建设的基础,是共同遵守、不能改变、不能缺损的刚性要求,否则实践中就会出现错误做法产生错误结果。
灵活性和多样性。灵活性,指模式的建设应当考虑社会、市场、企业的需求,坚持市场导向,遵循那只“无形的手”的调节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不断改进和创新,形成特色模式。多样性,指模式构建,应根据学校、企业、学生和专业、教学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若模式单一,便很难解决好具体问题。灵活性和多样性,是模式活力和生命力的表现。
(二)模式七要素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是模式构建的关键问题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在模式构建中,把“富士康”集团企业生产线建进学校,即把企业办进了学校,企业高度参与教育教学,学生边工作边学习,针对工作岗位解析职业能力,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组织一体化教学,面向职场需求实施能力鉴定,同时加强素质教育。学生在真实的场境中亦工亦学,教育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模式构建做得好的院校,多途径、多方式地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坚持模式七要素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形成自己的模式特色,是其重要的宝贵经验。重庆高职院校在模式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一是有的院校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融合一起进行模式建设认识不足,如用生产实习性的合作代替这里讲的“工学结合”,或采取“放羊式”的生产实习,做表面文章,企业没有真正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学校疏于管理,存在严重分离现象。二是模式构建中,偏重多样性和灵活性,对统一性和标准性注视不够,甚至忽略,表现为:重技能培养轻素质培养,重结合形式轻培养内容,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育劳动力而非育人才,片面追求就业率而忽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等等。这样的做法是不能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
三、“合作―结合”模式建设探索
(一)在服务中推动模式建设
模式建设必须在“以服务为宗旨”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只盯着自己的“自留地”,服务理念很差,就会捆住自己发展的手脚,搞不好模式建设。
1.为社会服务。就是为社会各行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服务,为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应强化服务社会功能,模式效能应能解决社会人才需求现实问题。在教育理念、办学定位、育人方式上,紧扣市场导向,反映社会要求,要能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社会覆盖面,实现人才社会需求的有效供给。
2.为企业服务。就是为企业技术、人才、发展需求服务。企业需求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重庆工业职业学院把如何服务企业、改变教育模式,作为办学的重要大事来抓,要求所有院级领导和系部主任都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而且尽量创造条件推动教师到企业锻炼,力求做到既要把教育与企业需求全方位全过程联系起来,还要进一步整合起来。这种服务与办学理念推动了校企之间“亲如一家人”的联系,赢得了企业的信任和支持。为企业服务,就应达到这样的程度,如此才能推动模式建设。
3.为学校服务。为学校服务,就是要把“模式”作为高职做强的保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动力。在模式建设中,应力求做到: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模式建设的切入点、关键点,把如何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作为当前办学攻坚方向,把教育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作为模式基本做法,把特色和品牌作为模式招牌,在服务理念指导下,形成自己的模式特色。
4.为学生服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亦是模式实践的主体。模式建设成功与否,最终要通过学生四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就业率,二是就业能力,三是就业质量,四是社会评价。就业率要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就业被动局面,改变结构性失业问题。就业能力要强,必须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就业能力培养,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就业教育特征。就业质量要好,必须在突出“能力本位”基础上实施素质教育。社会评价要高,学生必须要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在工作中有所建树。职业教育归根到底是人的教育,满足学生个体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根本。模式建设,应当在为学生服务理念指导下,使模式成为学生进步成长的摇篮。
这里,必须强调:服务,是“四位一体”服务,只有坚持“四位一体”服务,才有整体的发展规划和健全的模式建设。有的学校由于在这方面认识不到位,缺乏“四位一体”服务理念,导致模式缺损,影响到模式整体效力。
(二)在适时转变中创新,在创新中推动模式建设
1.理念的适时转变与创新。“合作―结合”模式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因此,模式构建,首先是理念的适时转变,在办学理念、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计划等方面都必须适时转向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来。要把重庆高职院校打造成“西部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是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应树立“以人为本、质量至上”的教育观、“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观,这样才能实现“从学历教育到能力教育”,从“塑造型教育到成长型教育”的根本转变。重庆高职院校应依托重庆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战略任务,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全方位多层次人才需求服务,在服务中谋自身发展;同时,紧紧依靠“政府主导、行业引导”,打破以往封闭的办学体制,实现开放办学(包括体系的开放、机制的开放、模式的开放)。应当与行业协会密切联系,通过行业引导,行业、企业、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办学,形成全新的办学模式,才能形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2.教学管理机制的适时转变与创新。随着企业全程介入,学生学习地点的移动性和学习方式“工学式”变化,传统的应试教育做法、闭卷笔试为主的考试手段、标准化为主的命题和制卷、期末密集式的考试组织等等做法,已变得与新的模式要求不适应。对教师采用结业考试的“三率”(优秀率、及格率、差生率),作为教育质量优劣的评估也有失偏颇。“合作―结合”模式应加大柔性程度的教学管理制度的适时转变,变学年制为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因材施教;学生修业年限与学制应建立柔性关系,学生可以在互认学分平台上跨专业跨学校选择学习课程,“学”的考核重结果,“工”的考核重过程,必须有企业参与,等等。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建立“过程评估”、“学生评价”、“企业意见”结合的“三位一体”评估模式。通过教学管理制度适时转变,为“合作―结合”模式建设创造条件。教育管理部门对学院的教学管理评估也应作出相应的柔性变化,否则就会束缚学院创建“模式”的手脚。
3.教师素质结构的适时转变与创新。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学科型专家型教师不能适应“合作―结合”模式的教学要求,需要有专兼职结合的“双师结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学院应广泛聘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为专兼职教师,加强校内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考取各种中高级技术资格证书。对高职教育,在教师队伍结构评估指标中,“双师”结构重于“职称”结构,才符合职业教育特征。
4.专业结构调整和课程模式的适时转变与创新。在模式建设中,应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置并适时优化专业结构;适时调整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保证人才适销对路。重庆工程职业学院成立了12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企业管理和技术专家担任委员来指导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确保了专业建设与市场和学生就业更加贴切一致,掌握了办学主动权。在课程模式上,传统的“三段式”学科课程结构、以学科为中心的本科压缩式的课程模式应得到改变,推行灵活的模块化课程建设,形成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中心的灵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提高。
5.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适时转变与创新。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育方针指引下,课程体系由学科本位向就业导向适时转变;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强化实践环节和实践教学,不断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要素,把企业的要求和标准引入教学,把职业能力、职业知识作为课程主要内容和教学内容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把社会评价和用人单位评价作为考核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教学上,突出工学结合教育实践特点,实施个性化、多样化的开放式教学,广泛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大力推行“工作过程(企业需求)导向”的课程新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法,采用“三明治”式的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教材如何完全摆脱本科压缩式,如何使教材内容与工作要求更加贴切一致,摆脱“实践难用上”的评价,或许由行业、企业、学校共同编写教材,并适当听取工作后的学生意见,是一条较好出路。
“合作―结合”模式目前还处于不完善状况,还有许多深层次问题需解决,如企业参与积极性的调动、法律保障问题、政府如何介入问题、学校体制问题,等等。所以,模式建设尚需加大研究力度,只有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高效能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夏连学,张慧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内涵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8).
[2]刘松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1).
课题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庆市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调查研究》(课题编号:2008―ZJ―056)阶段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