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构主义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 涛

  摘要: 在西方教育心理学中,建构主义是相对最新的理论,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者,学生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知识。本文从建构主义产生的背景、主要特征与核心概念等入手,探讨其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建构主义大学英语教学影响
  
  一、引言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通常的教学观是在客观主义理论下的体现,受传统客观主义教学观的影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常会忽视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缺乏语言交流的环境、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相脱节,以致“哑巴英语”成为长期困扰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难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风行西方教育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思潮传入我国,受到教育改革者的青睐,不少学者发表文章传播建构主义并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武器向传统教学发起挑战。建构主义理论对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我们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和说这两方面的能力,以便使他们在今后的社会交往和工作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并同时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方面为大学英语开启了新的领域大门和相应的理论依据,应该说,该理论是符合现今的教学改革思想,一定会为大学英语教学起到积极而有效的推动启发作用。
  
  二、建构主义的理论内涵
  
  建构主义,亦称作“结构主义”。建构主义观点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皮亚杰派”,在认知发展领域中被认为是最有影响的学派。其创立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被看作是当代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对外部环境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和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到两个过程:“同化”和“顺应”。同化就是指在儿童发展中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就是当儿童在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与自身原有图式相吻合的经验时,就会加以同化。顺应是指外在条件要素发生变化,但内部认知体系无法同化此要素所引发的信息,从而造成的儿童认知体系发生变化与重组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受外部条件要素变化的影响引发改变的过程。可以说,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大,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性质改变。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方式来达到与周围条件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形成的信息时,他的认知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改变或创造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构建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其后,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等人把建构主义理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创造了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运用的一定条件。
  建构主义的内容很丰富,核心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老师和学习伙伴的交流、协作,最终以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建构主义改变传统的只重视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教学,把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让他们在适当的环境中通过探索和交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最终获得知识。
  
  三、建构主义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影响
  
  (一)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主张学习者应采取在教师指导下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既注重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进行信息整合的主体,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并非单纯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信息整合的帮助者,引导学生知识建构,并非单纯的传输者。建构主义把教学理念当做是教师人格的一部分,是教师教学决策和教学行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每位大学英语教师都应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大部分的课堂决策和行为是以教师的教学理念为依据,所有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由教师的教学理念所决定的,同时教学理念也能够支配课堂的教学活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可以产生新的教学实践,并把教学实践由自发的、经验的高度提升到自觉的、理性的高度。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一个基本事实是,作为教学对象的大学生,都是受过相当的教育,有一定的思维辨别能力,求知欲强,具备英语基础的成年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认知过程的主体。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使他们自觉地学习,主动搜集各种资料和信息,能够相对独立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促成学生自己完成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方面的建构,而不是仅由教师“灌输”有关的目的语知识。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并非直接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各种现象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应该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经验,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识。大学英语课堂不应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应是师生的“群言堂”;教学不应再是教师的“单向传输”,而应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多边互动”。
  (二)创设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强调创设真实情境,以创设情境为“意义建构”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教学设计既要符合教学目标,又要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学习。如果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英语教学中能创设好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就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学习情境的设计应该创设学生学习情境的逼真环境,在此环境下要能模仿真实情境,这样可以激发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去完成对问题与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意义的建构。比如,根据课文的内容,学生可以进行各个角色扮演,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的讨论和辩论等。还可以利用网络和计算机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技术、动作、实物、图片、录像或幻灯投影,将大量真实语言情境的形声兼具、图文并茂的电子教材提供给学生,向他们介绍各种学习语言软件的使用和相关网址。这样,既使学生学到了语言知识,提高了听说的能力,又使学生提高了参加交际活动的胆量和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情境的表述及模拟要具有吸引力的表征,它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富有挑战性的上下文背景,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互动式学习的主动性,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去完成知识的理解、应用和意义的建构。教师要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供咨询与帮助,尽一切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尽量多而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把其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贯穿融合,这样英语学习就能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三)加强协作与互动。
  意义建构的核心过程在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建构主义强调,要关注从外部的输入到内部的生成,从个人式学习到社会化学习。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对于收集、理解与分析学习资料、提出与验证假设、自我审视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成果和最终的意义建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互动是作为协作过程的最根本方式,反过来,协作过程也是互动过程。例如,组员之间要通过互动来决定怎样才能把规定的学习任务完成以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地得到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那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将会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课堂中的动态因素,搭建协作平台,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共同负责,以完成对知识的建构。通过小组活动,学习者的合作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教学环境。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思维得以激活,见解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共享,个性得以张扬,从而新的知识意义得以主动建构。英语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课,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来获取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同时还可以培养团结协作、勇于进取、善于交际的良好品质。
  
  三、结语
  
  以上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它的主要特点,并探讨了其对大学外语教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作为学习理论中的“显学”,建构主义理论展示了学习本质并确认了学习主体。每一种语言学习理论都有各自的理论依据和特点,我们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习和研究语言学习理论,吸取精华,充分发挥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不断地运用语言,使自身的内在建构得到不断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刚教育传播与技术,1996,(3).
  [2]郑利霞.课程观的新视野[J].江西教育科研,2007,(1).
  [3]宋红波,耿殿磊.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8,(4):87-90.
  [4]候民吉.从建构主义教学观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吉首大学学报,2006,27,(5):172-176.
  [5]张玲.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国际教育工程,2004,(5).
  [6]赵文学.建构主义观照下的英语教学改革.吉昌学院院报,(2006)02-0074-04.
  [7]刘德军.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史志,2008.11.
  [8]张涛.建构主义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湖南科技学院院报,200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3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