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儿童利他行为发展实验研究的新进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伟娴

  摘要: 儿童利他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对瑞士研究人员与中国研究人员对儿童利他行为发展趋势作的同一项实验研究进行了介绍。研究结果发现:3―8岁中国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趋势与瑞士儿童一致,向着平均主义方向发展,并逐渐向慷慨主义发展。但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瑞士研究人员发现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愿意与他人分享所得,而中国研究人员则没有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利他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儿童利他行为实验研究
  
  一、近年来儿童利他行为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
  
  利他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一般认为,利他行为即亲社会行为(D.E.Papalis.S.W.Olds.1985.Bee.1992),也有学者认为两者不是同一概念。人类的利他行为是从哪个年龄段开始出现,随着年龄增长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非常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中外心理学家对儿童利他行为作了大量研究,儿童利他行为发展趋势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儿童利他行为出现的时间,有研究表明,儿童最早有可能表现出类似成人利他行为的举动大约是在1周岁。Tiedemann早在1787年就已观察到1周岁的婴儿会与别人“分享”他感兴趣的活动或玩具(Murchison&Langer,1927)。Hay(1979)观察到一周岁的婴儿会表现出合作倾向,至于助人行为的出现则要稍晚一些。上世纪80年代的一些研究表明,18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试图帮助成人做一点家务活。但被较为普遍接受的观点仍然是:儿童是在2到3岁时才表现出利他行为。因为一般说来,儿童在此时才显示出与其他儿童一起玩的兴趣。在共同活动中,他们会帮助其他受到伤害的儿童,把玩具提供给他们,或试图安慰他们(Z.Waxler&R.Yarrow,1982;Marcus,1986)。国内有关以幼儿园幼儿为被试的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就存在以利他行为为目的互助行为(满晶,马欣川,1994)。但也有研究认为,幼儿园中班儿童基本上不表现利他行为,大班开始才出现利他行为(郑键成等,1990)。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一般认为儿童的利他行为也呈增长趋势。早在上世纪80年代Eisenberg就发现儿童在小学期间享乐主义倾向逐渐消失,7―8岁儿童已经逐渐能以他人和社会准则来处理面临的问题,利他主义行为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李丹、李伯黍对4―11岁儿童利他行为研究结果发现,各年龄段儿童作出利他选择的人数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利他观念和实际的利他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增加。岑国桢等人的研究则表明,在一般物品的分享上,我国儿童自5岁起已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慷慨”,在荣誉物品的分享上,从9岁开始,多数儿童认为应该让这方面需要更迫切的人分享荣誉物品。但涉及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行为种类,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情况又有所不同。Stabu.E(1979)的研究发现,儿童的助人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5至8岁期间的助人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而9至12岁期间的助人行为呈下降趋势。而国内郑健成、潘洁等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级儿童的利他行为呈上升趋势,利己行为呈下降趋势。满晶等(1994)的研究表明,从小班到学前班幼儿互助行为在发生频率上有下降趋势。而对独生子女的利他行为的研究结果到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果。张会平等在2006年对大学生利他行为动机的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利他性利他动机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而刘晶波则认为,当代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不断上升,民主、平等的处事原则在他们心里萌芽,在适当的教养下,“他们非但不会唯我独尊,而且会成为我们所希望的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意愿,提倡民主、平等处事原则的现代人”。
  
  二、中瑞研究人员关于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新实验研究
  
  2008年8月28日,英国《Nature》杂志刊登了瑞士苏黎世大学Ernst Fehr等人在2008年对儿童利他行为发展进行的新实验研究。该研究邀请了229名3至8岁瑞士儿童参与3轮不同糖果实验。在每轮实验中,每名儿童都面临两种选择。研究人员向每名儿童分别展示1张其他儿童的照片,要求这名儿童在3轮实验中分别就如何与照片上的儿童分配所得糖果作出二选一的选择。3个小游戏的区别仅仅在于其对应的糖果分配情况不同。
  1.亲社会游戏――(1,1)vs(1,0)
  在此游戏中,被试可以选择(1,1),即被试得到1粒糖果,其伙伴亦得到1粒糖果;或可选择(1,0),即被试得到1粒糖果,而伙伴一无所得。这一游戏用于测量亲社会性的基本行为,因为选择(1,1),被试能在自身利益没有受损的情况下给予伙伴利益,避免有利的不平均现象。而选择(1,1)选项可能由平均主义动机引起,亦可能是由于期望伙伴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引起。另外,无论被试选择哪个选项,他们都会得到1粒糖果,利益恒定,因而不在乎伙伴利益的被试亦会选择(1,1),也就是说他们选择该选项的概率为50%。由此可见,若要证明参照他人偏好的社会性行为,需要被试选择(1,1)的概率显著高于50%。
  2.嫉妒游戏――(1,1)vs(1,2)
  在此游戏中,被试可以选择(1,1),亦可选择(1,2),即被试得到1粒糖果,而伙伴得到2粒。后者代表着不利的不平均现象。如果被试本着伙伴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则他会在亲社会游戏中选择(1,1)并在本游戏中选择(1,2)。相对而言,如果被试依据平均主义的动机作选择,那么他就会在亲社会游戏和本游戏中都选择(1,1),从而避免不平均现象(1,0)和(1,2)。然而,与亲社会游戏类似,在本游戏中,无论被试选择哪个选项,都会得到1粒糖果,利益恒定。故此,欲证明平均主义的存在,需要被试选择(1,1)的概率显著高于50%。
  3.共享游戏――(1,1)vs(2,0)
  在第三个游戏中,被试可以选择(1,1),亦可选择(2,0),即被试得到2粒糖果,而伙伴一无所得。此游戏最能测量不平均现象厌恶情绪,因为选择令伙伴得到利益,则需要自己付出代价。换句话而言,类似现在被试手上拥有两粒糖果,他要选择跟伙伴平均分配或者全部据为己有。对于自私的被试而言,他们不会选择平均分配的选项,而去选择(2,0),也就是说(1,1)能肯定说明参照他人偏好的社会性存在。共享游戏能让我们测量利他行为,即有代价地将资源转移到其他个人。
  Ernst Fehr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在第一轮实验中,近80%7至8岁儿童选择与另一名儿童平分一份糖果,而非吃“独食”。在第二轮实验中,多数7至8岁儿童不愿意让另一名儿童获两份糖果,而自己仅得一份。在第三轮实验中,尽管面对获得双份糖果的诱惑,但仍有多于40%的7至8岁儿童选择与另一名儿童平分两份糖果。相反,3至4岁儿童中不足9%选择平分。Ernst Fehr等人的研究结果还发现,3―8岁的儿童利他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呈现向平均主义,即“你一份,我一份”方向发展的趋势。绝大部分3―4岁的儿童表现得自私,而大部分7―8岁的儿童偏好去除有利或者不利的不平均现象。Ernst Fehr等人在研究结果中还发现了显著的独生子女效应和幼子效应,即在共享游戏当中,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更愿意与他人分享所得和更多的利他行为,而家中最小的孩子往往较为不愿意与他人分享所得。

  为考察中瑞儿童在利他性分享方面的发展差异,以及中瑞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利他行为方面的差异,2009年4月,中山大学刘萃文、罗伟娴等人重复了Ernst Fehr等人的实验。该实验挑选了149名来自广州2所幼儿园、3所小学和1所江门市幼儿园的中国籍儿童被试进行,年龄段由原实验的3―8岁延长到10岁,每个年龄段不少于16名被试,其中男女比例和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比例基本为1∶1。刘萃文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共享游戏中,3―4岁这一年龄段的被试有34%选择平均选项,没有显著低于50%(二项检验,p=.110>.05,n=32),即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自私行为。同时此年龄段被试在嫉妒游戏中选择平均选项的比率为50%(二项检验,p=1.000>.05,n=32);但在亲社会游戏中,他们显著表现出平均主义现象,有72%的被试按照平均主义原则选择(二项检验,p=.020<.05,n=32)。然而,在5―6岁年龄段,被试开始出现自私行为。在共享游戏中,只有26%的被试愿意与他人分享所得(二项检验,p=.005<.05,n=38)。而在亲社会游戏和嫉妒游戏中皆有63%的被试选择平均选项,没有显著高于50%的随机水平(二项检验,p=.143>.05,n=38)。随着年龄增长,到了7―8岁,被试的自私行为开始减少,有47%的被试愿意与他人分享,接近50%的水平(二项检验,p=.871>.05,n=38)。同时,在嫉妒游戏中,被试选择平均选择的比率为66%,没有显著高于50%的随机水平(二项检验,p=.073>.05,n=38)。而平均主义的形成在亲社会游戏中显著表现出来,有79%的被试以平均主义原则作为选择依据(二项检验,p=.000<.05,n=38)。发展到9―10岁,被试的自私行为进一步减少,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意识进一步形成。有67%的被试选择与他人分享所得,稍微高于50%的水平(二项检验,p=.053>.05,n=39)。而亲社会游戏中的平均主义现象与7―8岁年龄段水平一致,79%的被试依照平均主义做出选择(二项检验,p=.000<.05,n=39)。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被试在嫉妒游戏中的反应背离平均主义方向发展,转为向伙伴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方向发展,有59%的被试愿意在无损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让伙伴获得更多的资源。从研究结果看来,3―6岁小孩子在自身利益没有收到损害的情况下,比较愿意选择他人亦能得益的情境,然而如果对自己利益有所损害的情况下,他们会避免选择他人得益的情境。当发展7―8岁阶段,参照他人偏好开始形成,他们对不平均现象的厌恶取代了单纯考虑自己或他人所得的原则,进而更加乐于与他人分享所得。逐渐过渡到9―10岁,他们共享的倾向更趋明显,而无论自己利益是否受到损害,以他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原则亦开始萌发,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慷慨”开始形成。同时,刘萃文等人的研究还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本实验中并没发现两者之间的显著差异(Logistic Regression,p=.034>.05,n=147)。
  
  三、综述
  
  综合比较上述中、瑞研究人员对同一实验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3―8岁年龄段的中国孩子和瑞士孩子都是按照平均主义趋势发展,都表现出对不公平的厌恶反应,在没有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让他人获得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即使利益减少也乐意与他人分享的行为倾向。这可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发展倾向,从稚嫩、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中解脱,懂得利他主义的真谛。而刘萃文等人的研究还发现9―10岁儿童的利他行为发展,不是一直朝平均主义方向发展,而是逐渐萌发对他人慷慨的意识。他们更乐意在无论自己利益是否受到损害,以他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办事。至于中瑞儿童利他行为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方面存在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中外文化与中外独生子女教育方式的差异影响。在外国,生育多少个孩子,是父母两人自主选择的结果,而在中国,“计划生育”作为一种国策,在无形中制约着父母生育孩子的自由。在这种环境下,一对父母生育一个孩子,父母对仅有的孩子的保护、期待和态度是与其他国家不甚一致的,这可能是引起独生子女效应在中国不明显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黎,曾拓.儿童利他行为的研究综述[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10).
  [2]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1,VOL24,(02):202-204.
  [3]周志荣,刘丽.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VOL28:103-104.
  [4]Ernst Fehr.Helen Bernhard & Bettina Rockenbach.Egalitarianism in Young Children[J].Nature,Vol454:1079-1083.
  [5]刘萃文.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从平均主义到慷慨主义.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本科毕业论文,2009.
  [6]张会平,李虹.大学生利他动机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4):285-289.
  [7]刘晶波.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其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9,(5):64-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