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落实语文社会化教学观的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爱国
聋校语文社会化教学是指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社会活动场景为背景,把语文教学与社会活动紧密联系,建立具有教育性、实践性、创造性的聋生主体活动,引导聋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创新,从而获得语文知识和社会知识,提高其全面素质的一种教学形式。传统的聋校语文教学,多数以教材为重点,只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完成课本的训练任务。把语文教学活动局限于学校圈内,很少在真实的社会活动情境中通过语言来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言。语文教学社会化将学习目的、要求和聋生社会化需要相结合,让教学活动更贴近社会生活,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全面和实用。促进聋生社会化,要求聋校语文教学与社会活动紧密联系。我在多年的聋校语文教学中,对社会化教学观有了一定的认识,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优化教学内容,让教材贴近学生的社会活动
生理的特殊性,使聋生的信息来源依赖于视觉感知和书面阅读。他们的联想、搜索能力较差,语文学习往往与社会生活脱节,不能完全理解文章描写的内容。针对聋生的特殊性,我在实际教学中整合优化教材,使内容贴近社会生活,让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有效衔接,从而促进聋生获得语文知识,培养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语文能力和语言水平,加深对社会生活的了解。
1.把本地的名胜古迹和特色景点融进语文教学中。学生对居住的环境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将这些元素融进《迷人的天山牧场》、《记金华的双龙洞》等一类写景课文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和认识生活环境。
2.让发生在周围的事件融进语文教学中。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是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学生对这些事件印象深刻,同时有着独到的看法。教师要善于储存这些事件,与语文教学内容合理联系,使语文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自然走进教学内容,这也有助于他们正确看待周围发生的事件。
3.把熟悉的人物融进语文教学中。熟悉的人对聋生的影响较大,聋生对他们有热爱、喜欢、崇拜、憎恶等情感。老师要尽可能地多了解聋生周围的人,并把这些人物巧妙地和《挑山工》、《海伦・凯勒》等一类课文相结合,使学生进一步深刻感理解课文中的人物。
二、教学过程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聋生由于听觉感受器官受损,在信息获得过程中,信息的声能形式的接受出现困难。信息接受的特殊性,使聋生的语言、知识意义的认知理解、知识体系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在语文学习中表现为难以准确理解词语、句子和课文的内容,自主阅读困难,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把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认识与语文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1.指导学生观察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变化:城乡面貌、交通工具、社会人文等,并把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融进语文教学中。这样在教学描写自然光和社会发展等一类课文时,可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把课文与真实的情况相对照,使其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激发学生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兴趣。
2.在教学中创设社会活动场景,让学生都参与其中感受活动过程,并表述活动经过、叙述活动体会、表达对活动的认识。这样在教学人物活动一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很快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并初步获得社会交往知识。
3.讲授有关环保、低碳生活、生存环境等说明文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准备课件,让这些抽象的概念感性化,让学生在生动的人类活动场景中,真切感受到环保、低碳的重要性,产生人类生存的危机感。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用生动的课件画面展现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资源的有限和人类开发的泛滥、人类化境的恶化,等等。唤起学生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识,指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
4.重视家校间联系,构建校内外沟通、课内外结合的语文教学体系。家长可指导子女参加社会活动、家庭劳动,记录家庭的发展和变化。这些活动对说明文和记叙文的教学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是对所学语文知识和语言的复习、运用过程。这种形式的活动有利于聋生认识社会和融入社会。
三、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是聋校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学生能运用语言参与社会交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才能融入到社会中,实现学生社会化的最终教育目标。我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1.创设语言氛围。在学校中要求学生坚持用口语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发展学生的口语和看口的能力。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课文中的佳句和学生书写较好的作文,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语言的存在,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发展语言。
2.作文教学密切联系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如学习了《落花生》后,让学生根据“议花生”写一次有意义的谈话;学习了《小站》后,写“我的学校”,等等,用熟悉的课文来提供语言材料和写作方法。
3.创设情境发展学生语言。采用适当的情境进行语言实践,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社会生活中可常常利用一些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描述。如在学校进行竞赛活动、外出参观和游览时,要求学生观察活动的过程。及时地把一些语句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组织语言,把观察到的情境用口语和表达出来。活动结束后写出活动过程和活动中的个人情感。
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人类社会是用语言作为首要交流工具的群体。聋生在社会中必须同正常人进行沟通,实现社会生存的目的,因此聋生在运用语言表达心理的同时,还需要运用语言与常人沟通和交际。语文教学要创设情境、创造机会对聋生语言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在活动中帮助聋生克服和常人交流的心理障碍,体验社会交际的乐趣,在实践中学习交际的礼仪,学会根据地点、说话人的身份及关系来确定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在现实场景中获得乘车问路、寻医求药、紧急求助、讲价购物、咨询求职等社会生存的基本知识。如:组织聋生走进商场购物,参观周围的大型企业,与健听人进行交谈,去敬老院做义工,尝试拨打紧急救助电话,等等。这些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社会做好准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8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