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向红

  摘 要: 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在其戏剧中所塑造的一系列丰富生动的女性形象,成为各国人民百谈不厌的话题,受到了不同国度、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赞赏。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丰富了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她们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人类所有的世纪。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戏剧创作 女性形象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戏剧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理想和人性论观点。一般来说,他的戏剧创作可分以下三个时期[1]。
  第一时期(1590―1600)。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莎翁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
  《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年轻、貌美、智慧超人,芳名远播,面对纷至沓来的求婚者,她把人的品行作为考虑的第一条件。她遵从父亲遗训,设置了金、银、铅三个匣子供求婚者挑选,结果攫取金匣的阿拉贡亲王得了一张骷髅画,拿了银匣的法国阿尔贡亲王看到的是傻瓜画像,只有聪明、坦诚的巴萨尼奥选中了朴实无华的铅匣,得到了藏在里面的鲍西娅的倩影。她毫不犹豫地投入这个贫穷的青年人的怀抱,体现了她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在法庭上,当凶恶的夏洛克挥舞着借据逼迫法庭迫害安东尼奥的性命时,所有的男人都束手无策,只有她看出了契约的漏洞,重新对契约进行法律的解释,阻止了夏洛克的凶残行为,这为她的聪慧形象增添了明丽的一笔。
  《仲夏夜之梦》中的女主角赫米娅为了与心爱之人拉山德结合,违抗父命,她宁可孤独终老或受法律“制裁”也不愿在别人的掌控下与不相爱的人结婚,无奈之下她选择与心爱人私奔。“请殿下宽恕我!我不知道是什么一种力量使我如此大胆,也不知道在这里披拆我的心里将会怎样影响到我的美名,但是我要敬问殿下,要是我拒绝嫁给狄米特律斯,就会有什么最恶的命运临到我的头上?”[2](第一幕第一场)在殿下忒修跟她解释将会受到的惩罚后,她做出这样的回答:“就让我这样自开自谢吧,殿下,我不愿意把我的贞操奉献给我心里并不敬服的人。”[2](第一幕第一场)而且,她向拉山德发誓“明天一定会到你所指定的那地方和你相会。”即使知道拒绝安排好的婚姻将受死刑或终身不嫁的惩罚,也宁愿做“自开自谢的朽腐的花”,而不愿做“被采下炼制过的玫瑰”。赫米娅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执著追求的形象极具个性化色彩。
  第二时期(1601―1607)。以悲剧为主,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称“问题剧”。)四大悲剧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
  奥菲利娅是《哈姆雷特》中的女主角,她出身名门,天真、纯洁、温顺。她与哈姆雷特的爱情闪烁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辉。她本身的性格弱点是造成她悲剧的重要因素。她性格温顺懦弱,而且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她不自觉地成了恶势力的帮凶,听从父兄的指教,拒绝了哈姆雷特的爱情,后来又充当国王窥探哈姆雷特内心秘密的工具,她是宫廷阴谋活动中的一个牺牲品。
  《麦克白》中的女主角麦克白夫人,被歌德称作为“超级女巫”,在她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她带有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个人在自我价值的体现中走向极端,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人性的畸变,同时也能发现传统基督教的仁爱、良知、平等。在莎翁笔下我们看到的麦克白夫人是多么的真实、感性、多元,体会到其内心是多么的焦虑、痛苦与孤独。
  这一时期莎翁的剧作一反前期对女性的极度关爱,转而把她们描绘成为各种懦弱、丑陋、卑贱的恶妇、淫妇、小女人等反面形象,深刻反映了他内心对女性的极端厌恶,感叹过去美好的人已“无可奈何花落去”,掩饰不住心灵上的悲怆与绝望,令人读来为之扼腕。
  第三时期(1608―1613)。主要作品是4部悲喜剧或传奇剧《泰尔亲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他的这几部喜剧往往设置一些虚幻的场景、曲折离奇的情节和传奇色彩的人物。采用非现实的手法,戏剧创作风格重回清新、乐观之路,渗透着他高妙远逸、飘然出世的思想倾向。
  莎翁最后的作品――《暴风雨》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巨作。剧作中的女主角米兰达美丽纯洁,对人世充满了最质朴纯真的爱。她第一次见到许多人时惊叹道:“神奇啊,这里有多少好看的人,人类是多么美丽!”具有极其强烈的爱情、爱心的她一见钟情地爱上菲利浦,两个年轻人在一系列的磨难之中,产生了真挚纯洁无瑕的爱情。最后在那不勒斯举行婚礼,有情人终成眷属,一切皆大欢喜,是令人称羡的圆满的大结局。因而,著名评论家别林斯基称赞剧中塑造的米兰达“像影子一样,闪现在深夜透明的薄蔼中、朝霞绯红的帷幕内和花卉的芳香所构成的五彩云霞上”,美学价值极高。
  米兰达的形象与朱丽叶、鲍西娅等充满青春活力、美丽动人的迷人形象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却有着更多的不同。米兰达的美丽与纯洁完美得似乎是“只应天上有”而人间难一见那般,她作为传奇里的理想人物,米兰达仅仅给我们留下一个遐想的概念而已[3]。
  综上所述,莎翁不愧为文学巨匠,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后世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Ⅱ).
  [3]刘涵之评.从莎士比亚到赫胥黎“新奇的世界”已成悲剧.中国新闻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