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汤云

  一
  作为课程改革的一线实施者、参与者,语文教师该如何面对课程改革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首先,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积极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老师。
  (二)更新观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新认识教材。我们必须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各项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新课文做好预习工作;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天的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才是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显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应让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难点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以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以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二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经历了反复的思想斗争之后,我明白了许多。在解读文本的重要性方面,“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在根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只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的文本解读必须找到一个与活动设计相融合的结合点,从而让文本和学生的“活动”相得益彰,让学生收获快乐的学习体验。从这个角度说,“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的文本解读需要更精当、精妙些。于是,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努力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寻找这样的结合点。
  1.重视学生情感的体验,推动创造性阅读。
  语文课堂上,阅读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要让学生读好,却不简单。在教学中,我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情境,包括动画、音乐、语言的渲染。学生在全身心的阅读中,实现了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充分享受与文本间情感共鸣的乐趣,真正体会到了学习语文成功的喜悦。其实文本中有不少看似平常却可以生发的点,如果将这些点恰到好处地挖掘开来,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将会到达更高的层次。例如《九色鹿》,这原是敦煌壁窟上的佛教故事,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为人之道。故事的最后简单交代了背信弃义的调达的下场。对于这个“点”,我开始了挖掘:让学生就故事的结局展开想象,小组合作编写小剧本并表演。结果在我的适当引导下,学生编写的剧本精彩纷呈,表演起来更是活灵活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与展示。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像这样在创造中享受快乐,想必阅读在他们心中会像糖果一样甜蜜。
  2.拓展延伸,激发探究热情。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议、思,品味作者的心情,体验文中的情景,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感悟,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文本进行对话,实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自主探究”、“自我感悟”,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教学理念。一篇文本往往可带出更多的信息或文本,甚至是文化。我们可以据此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到历史、天文、地理中去“阅读”、学习。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有方法、态度,精神的引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这样“无外延”的“拓展延伸观”,有何不好呢?
  语文学科内容有别于数学学科的条理化,因为语言文字常常是情感跌宕或意蕴无穷的,所以语文课上的活动单务必要避免变成“阅读理解单”,而是要引导孩子们在读中体会、感悟文本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在自主阅读、小组合作中实现高效学习。
  让我们潜心文本解读,让孩子们学在活动中,乐在活动中,让“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1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