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对高职院校德育建设的重要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元元 李世阳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数量的增多,职业规划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职业规划所具有的个性化、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有利于德育主体的自我觉醒,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具体落实,有利于德育方法的与时俱进。因此,职业规划在高职院校德育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把职业规划与学校德育建设整合起来,构建一套能与德育建设相结合的职业规划教育可以成为德育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规划;德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010-01
伴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职业规划是指大学生在大学生活阶段通过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特别是大学阶段的学习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具有个性化、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可见职业规划既蕴含着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同时又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职业规划的特点,构建一套能与德育建设相结合的职业规划,使职业规划成为高职院校德育建设的有效载体。
一、职业规划的个性化特征有利于德育主体的自我觉醒
长期以来,在“教师中心说”、“教师主体论”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德育建设通常以教育者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方法,以期末考试成绩为考核标准,完全忽视了大学生在德育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没有正确处理好德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以课本为中心的德育教育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到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必要性,围绕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德育主体的自我觉醒,探索或创造适合高职学生思想状况和生活需求的德育组织形式。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相当多的大学生受“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沉浸在象牙塔中,缺乏职业意识,认为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意识到职业规划的必要性,但往往脱离自身实际,没有制定科学的清晰的职业目标和方向。这两种表现的实质就是大学生没有做好职业规划,自我规划意识单薄,缺乏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的薄弱性,必然导致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狭隘性,不能从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来确定人生理想和职业发展的方向,影响到自身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高职院校德育建设的顺利开展。
职业规划的最大特点是个性化。职业规划不是别人强加在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而是个人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结合社会和企业的发展状况,依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所制定的个性化的发展方案,是大学生个体通过自我意识来认识和调控自己的历程。职业规划的科学制定,需要大学生准确的分析自身的兴趣、性格与爱好,认识和估计自己的性格特点、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评价和判断自己的智慧和情绪,找出优势和不足,正确的认识国家、社会的发展状况,认识到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是人生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通过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可以克服克服懒散、焦虑、目标迷茫等现象,促使大学生把个人的成长需求转化为教育的内在动力,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强化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实际上大学生正处于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准备阶段,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获得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在高职院校德育建设中开展职业规划,围绕着个人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因素设定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既能够焕发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增强其内驱力,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职业规划的实践性特征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层层落实
德育目标就是高职院校通过德育教育,使大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素质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及其标准,具体要求是指: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艰苦奋斗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观念;磨炼自己的意志,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
由于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中存在着“重能力培养,轻育人根本,重专业教学,轻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相当多学生缺乏勤奋学习的精神,缺乏敬业爱岗、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优良道德品质,因此导致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出现滑坡。可见职业道德教育的薄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高职学校必须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按照行业、企业、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充分认识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成才、成长的作用,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职业规划的实践性特征是指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目标和过程等方面都体现出强烈的实践性特征,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地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在“行动”、“考察”、“调查”、“探究”、“设计”、“服务”、“劳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坚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职业规划可以学生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以便在在日常学习期间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早日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可以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脚踏实地精(下转102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