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效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银华

  摘要: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还应让学生的童年时代丰富多彩,让这一时期成为人生中最难忘的宝贵时光。“做作业”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改革,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多一点空间去探索,多一点时间去思考,多一点机会去体验,多一点困难去解决,多一点自由去呼吸……力图让作业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和学习需要。作业能巩固知识、增长才干、发挥潜能;作业富有色彩、充满情趣、联系生活;作业能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情景中,体验寻觅真知的成功乐趣。简而言之,讲求“精”、控制“量”、保证“质”,这样的作业才能称之为高效作业。
  关键词:作业设计;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160-01
  
  减负的基础是认真解读文本,减负的来源是科学的设计,包括教学过程的设计和作业设计,下面着重谈谈作业设计。
  一、 关于作业设计的现状
  目前,作业设计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多统一、少选择;多静态、少活动;多书面、少实际;多室内、少室外。课内外作业大多是课本内的习题和相关练习册中的习题,形式单一,内容统一,学生做作业则是简单的机械模仿。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作业设计要力避重复性,讲究趣味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基于此,我们将“开放----活动型”作业作为一种有益探索。“开放”指作业内容源于课本但不拘泥于教材,作业形式具有多样性,可以是观察、制作、讨论,也可以是观赏型、体验式、课题型;作业布置的时间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后,作业完成的时间可长可短;作业完成的过程可以是个人行为,也可以是集体行为。布置作业时,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自身结构来确定;完成作业时,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内在需要,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完成。
  这种练习设计有以下几个特征:
   (1)鼓励学生参加实践,让学生动手、动脑,回到生活中去;
   (2)提倡功能转换,即从书本回到生活,从课堂回到现实;
   (3)强调促进个性发展,作业内容的开放使学生能够各取所需;
   (4)重视学生兴趣需要;
   (5)重视挖掘学生潜能。
  二、高效作业设计的实践
  (一)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1.积累型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拓展者
  它主要针对的是“语言学科”(语文、英语)。可以是摘抄好词佳句名段,写读书心得,课文的续写,精彩片段的仿写等;也可以是一些“收集信息”类的作业,如坚持让学生每天阅读十分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让学生看电视、听新闻、写评论,定期反馈、交流,开阔学生视野;请学生进行口头作文,提高表达能力,培养交流能力,增强自信心;积累成语和诵读美文。这些活动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他们的阅读已不仅仅局限于童话和故事,而是开始阅读诗歌、散文,甚至中外名著。
  英语学科每日一句“日常用语”、每周一句“英语谚语”,利用长假学唱英语歌谣、背英语小诗等。这样的作业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阅读范围越来越广,欣赏水平越来越高,为日后的英文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2.趣味型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低年级无书面作业,教师就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耳手多种器官,努力培养学生们在学习起始阶段的浓厚兴趣和学习习惯,学得轻松扎实,例如新颖有趣的亲子作业:把课本上的小故事或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请家长评价打分;和家长分角色朗读课文,共同感受体验;阅读课外书,积累书中的好词佳句,与家长共赏;书空难写的字给家长看,在家里当小老师。这些作业既亲密了母子(父子)关系,又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3.开放型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具有开放性的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
  (二)分层设计,体现个性
  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往往无法顾及每个层次学生的认知要求,桎梏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业难度太大,就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难度适中,学生就会表现较强的主动性,信心百倍的完成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完成、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新教材为作业设计提供良好的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潜在资源,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精心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将练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作业的改革上,教师也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只有正确地理解作业的价值,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作业的改革,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尽情飞扬,实现真正的“人本回归”。
  三、几点思考
  1、注意作业和学习的内容不能有脱节,层次性和容量也要注意,注意对于学科整体性的思考。
  2、很好利用作业的结果,为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改善服务。
  3、控制训练及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
  4、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得随意拔高要求,同时要适当考虑学生的差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4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