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化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 林

  摘要:《新课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焦点,提出教学中应留给学生更多空间,以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能力;情景;质疑;实验;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069-01
  
  《新课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焦点,提出教学中应留给学生更多空间,以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中学化学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用加入指示剂之后的酸碱中和反应、镁条燃烧、爆炸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教师还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火药、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和鼓励学生,幽默大方的言谈举止等因素都会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善于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几乎完全依赖教师,很少有学生对教师或课本产生质疑。这样学生既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和压力,也缺少相应的训练,逐渐养成了依赖性的学习习惯。所以,要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其次,启发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寻找疑点,培养质疑习惯。教会学生如何质疑,教师可以给学生提示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各章节知识的交汇处,甚至于各学科间的关联处等等地方入手,或对教材与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论述不太严谨的地方提出质疑。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一旦学生提出问题,就应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从给定的情境或已解决的问题中提出新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同时,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比课本上的问题更能激发其进行创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去思索、去探讨,要帮助学生如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简单地将答案告诉学生,要给学生更多的思索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习惯。营造学生积极提问、充分展示自己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表扬,让学生经常有享受成功的心理体验。 教学中注意发现学生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的思想,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即使是错误的想法,不能因为不合常规而任意抹煞。要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课提出异议,允许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对学生的异议要表扬,这样会使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追求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于教师、不盲从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的思维品质。
  
  三、设计探究性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学习能力也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设计探究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设计探究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也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想方设法地开展课外兴趣活动,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开展课外活动中,可以先安排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并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和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实际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发挥想象发散思维,形成创新能力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是实现这一途径的主要方法。发散性思维,是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为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习惯,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施:
  1、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良好的想象力依赖于学生的好奇心和知识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构思新颖、思维巧妙、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例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科学、能动的安排学习时间,获取高效的学习方法,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提供学生想象的源泉,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2、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限制条件编题或设计实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五、积极探索不断反思,提升创新能力
  
  反思是学生学习知识加深理解,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在创造性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还要消化这些知识,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敢于除旧布新、自我发现。传统教学中接受和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几乎是学生学习的全部,但在创造性学习中,更需要让学生积极探索、不断反思,自我发现、自我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模式,注意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为积极的探索者,在探索中不断反思。通过探索发现新知,在反思中总结、升华,扩充、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最终实现自我创新,形成“探索――反思――创新”的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创新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4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