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导学式”教学模式源于“启发式”教学模式,但与“启发式”教学模式相比,其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一、导学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愿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获取终身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不迷信教师,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学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导学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主要是激――思――疑――辩――理―― 练。具体表现为:
  1.激――激情入境,引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发展能力的主要动力。它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能在课堂上做到聚精会神,思维活动与教师思维“同步共振”,高效高质地获取新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并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学习的自觉性,从而变“要我学”为“我乐学”。激趣的主要途径有:①巧设悬念,以奇激情。教师可设置若干个奇妙的疑问,使学生产生疑惑、惊奇,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大胆猜想,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②创设情景,以趣促思。用明朗的语调讲述生动、形象的故事,或者以幽默的情节把学生引入佳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③以旧导新,自然过渡。通过复习,逐步引入新知识,使学生感到学有源、思有路,在循序渐进中探求知识的内涵和联系。④借助电教手段、模型、实物,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进与教材相应的气氛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的思维“搭桥铺路”,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思――阅读思考,启发思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思维由问题引起,疑问是发现之母。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提出一系列的要求,有远距离要求和近距离要求。远距离要求就是通过读书自学活动,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能选择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知识渠道;近距离要求就是针对教学内容提出具体要求。教师对读书方法进行指导时,要求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口到、耳到、并且要边读、边思、边划、边批。要做到读中有想,想中有读,边读边想。同时要引导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读书方式,如朗读、默读、齐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范读等,通过精读――细读――精读――回读的过程,使学生尽量弄清教材中的新概念,掌握新课的基础内容,并在读书中找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3.疑――质疑问难,活跃思维。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善疑好问,特别是在读书自学中,要鼓励学生不但要把书读懂,而且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来几个“想一想,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对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同时,教师要善于巧妙设疑,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变“会答 ”为“会问”。
  4.辩――研讨争辩,分清事理。有疑就要释疑,那么释疑良好的方式就是研讨争辩。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学生在研讨争辩中能够解答疑惑,在质疑中能够分清事理、扩散思维、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此环节主要采取以下途径进行:①在小组内讨论,小组人员的组成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划分成为一个小组,座位为前后,宜于研讨争辩,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调动,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②对小组间有争议的问题,可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争辩、探讨,澄清模糊或错误的认识,形成正确观点。
  5.理――理清思路,掌握新知。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找出教材中的内在联系,把学到的零散知识归纳表达出来,把知识梳理得条理清晰,使知识结构整体化、系统化、条理化。期间,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可收到点石成金之效,从而变“学会”为“会学”。
  6.练――练习提高,运用新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教学生学会运用,这是本教学模式的宗旨。课堂上学生运用知识的主要方式是练习,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合理设计训练的梯度、坡度、密度,做到难易得当,分出层次。同时优化练习的形式、内容,使学生从“少而精”的练习中悟出一定的规律性的东西来。通过有序练习,使学生能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水平作出评价,从而将学习的成功转化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动力,从而变“会学”为“会用”。
  (责任编辑付淑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138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