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物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中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课改的成败。问题往往是教师教学设计的线索,并非真的疑问,目的是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接受前人已经确定了的知识,并记忆这些现成的知识,老师安排的问题解决了,教学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很显然,这类问题并非学生主动参与的产物,而是表面的问题,只是为了引诱学生接受、记忆现成的结论。问题只不过是一种陪衬,只是获取知识的跳板而已,已最终消灭学生的问题为归宿。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求异、创新的精神。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能力的培养应始终贯穿在教学中。
  一、“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就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让学习者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1“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示意图
  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是关键,它应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分析问题”阶段,教师应尽量从方法和观念的高度启发学生的思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降低问题的台阶,做好铺垫。在“解决问题”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落实解答过程,把能力培养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结合起来,做好“实”的工作。在“反思归纳”阶段,教师应结合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进行检验、评价、反馈、论证,进而上升为规律性的结论.并引导学生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思维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如,自己学到了什么东西,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做了些什么?如果自我评价是否定的,那么就要考虑以后如何改进,等等。
  二、“问题导学”教学实践探究
  1.由疑生问,以问促教,提升能力
  学生初步掌握了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知识,了解了断路和短路对电路的影响。但面对一个实际“问题电路”(这里把出现故障情况的电路称为问题电路),初中学生却时时为电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所困扰。为此设计了一堂排除电路故障的问题导学课,让学生在练习和讨论的氛围中,通过探究感受电路故障的形成和排除要领,使其分析和排除实际电路故障的能力得以自然生成。
  阶段1:通过观察或由于某种需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或想研究某一问题:教师出示电路演示板,电路中,两个小灯泡都不亮,什么原因呢?有没有办法解决?
  阶段2:系统地陈述问题:你能否用物理语言来描述你想研究的问题?串并联电路中的故障一般会有哪些呢?会造成什么现象呢?如何解除故障呢?
  阶段3: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分析电路故障的一般有什么方法呢?学生讨论后总结分析电路故障的一般方法。
  阶段4:实施解决思路、并系统地“产生”各种新知识。至此,核心问题已圆满解决。
  阶段5:回顾问题解决过程、评价效果、整理新知识、牛刀小试。
  2.发现问题,层层追问,完善思维
  如八年级有一题: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请解释这个现象。大部分学生不知如何解答,如何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此题,形成正确的解答思路?笔者在教学设计中涉及了一系列子问题:
  问题1:什么原因使冰块粘在一起了?(冰块为什么会粘在一起?)
  问题2:杯中的冰全部结冰了吗?如果不是,哪部分水结了冰?
  问题3:冰块附近的水为什么会结冰?
  问题4:水放热就一定结冰吗?(追问)
  问题5:好!达到凝固点!那么,现在归纳一下水结冰的条件。
  问题6:水的凝固点是多少?
  问题7:当水的温度降到0℃时,还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继续放热,从而凝固?
  问题8:冰块要能继续吸热,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解决引导,学生逐步得出一个复杂问题的答案,不仅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望, 而且从中体会到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清晰地认识到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从而锻炼了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
  从上两个案例可知,基于问题导学的学习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更能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深刻的、结构化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可以迁移的问题解决策略,而且对物理学科形成更为积极的兴趣、态度和信念。
  “问题导学”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的活动,打破了教师的课堂权威,变灌输学习为发现学习,能促进知识积极的和有意义的建构,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初中物理实施“问题导学式”教学模式,经过实践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表现出一定的成效,但需要不断地实践与研究,不断积累教学资源,为真正把问题导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贯彻并推广。
  (作者单位系常州市丽华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15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