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和谐校园文化与教师职业认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内涵可分为“精神层面”和“环境层面”,它可以理解为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和行为准则,也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
  校园文化在体现教育的育人功能上是不能忽视的,优良的校园文化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感受。校园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育导向、激发创新、激励凝聚。教育的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才会完成社会化的转变,个体学生都生活在校园文化环境中,他们在学校除了接受正规的课堂教育外,校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优良而独特的校园文化所形成的团结友好、气氛温馨的校园,会使师生心情舒畅,在这样的氛围中,传播知识和接受知识都会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师生 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也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一、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丰富的,内涵是多元的,个性是鲜明的,本质是原创的,它具有原创性、综合性、独特性等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应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和谐。和谐性是优良的校园文化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它是校园文化成熟的标志,是衡量校园文化是否发挥其功能的检测标准。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1.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育人环境,只有在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1]这种和谐的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师生员工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主要表现为学校领导的教育教学思想与师生员工的工作热情协调一致,学校的行政法规合情合理,能得到学校师生员工的认同,并发自内心地遵循。这样的和谐就是一种真正的和谐,并非师生员工屈服于一种行政压力。
  (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和谐。教师之间的和谐对校园文化的建构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建设校园文化的生力军,是校园文化形成鲜明个性特色的重要保证。“教师真正地形成一种研究团体,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精神追求、良好的素养,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学校在这种团体里就会形成一种氛围,精神氛围与研究氛围,这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2]教育的创新和激烈的竞争,都使得学校的教师容易职业倦怠,心理容易疲惫,如果再加上行政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考评欠科学,那么,教师之间就容易形成一种恶性竞争,比如班主任为了追求升学率而排挤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科教师;就会在教师之间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而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这种因素对教师的影响。
  (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教师以教书育人为自己的天职,师生之间的和谐直接关系着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的教育思想应该以师为本、以生为本,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体,学生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之间的和谐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
  (4)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助,也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主要表现,一所真正具有优良校园文化的学校除了师生之间是和谐的,生生之间也是和谐的,在这样的学校中学生的收获不仅是知识上的,更多的还有做人的道理,懂得为人之道,明白与人为善。
  
  2.人与校园的和谐
  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包括良好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也包括人与校园的和谐所体现出来的校园的建筑设计、自然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和谐的教育环境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才能,使人最充分地表现自己。
  
  3.人与制度的和谐
  和谐校园文化外化为人与人之间、人与校园之间的和谐,内含于人与制度的和谐,这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保证,是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应该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何建设适合本校和谐持续发展的制度,使校园文化的发展不仅仅依靠一种传统维持,而是一种自觉自为的文化建设,使之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这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二、和谐校园文化与教师的职业认同
  
  和谐的、健康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可以促进和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而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确立和强化是教师专业化的体现。所谓“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即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认可教育教学的价值,并从中体验到教书育人的意义。这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说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指教师当前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和谐校园文化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确立和强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和谐校园文化会使对教师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归属感
  和谐的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氛围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处在一种团结互助、同心同德的良好环境中,从而使教师心情舒畅地教书育人,使学生积极乐观地发奋学习,也使学校领导科学合理地决策行政。在这样的环境和心态中,教师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归属感,使教师对学校有一种家的感觉,并在这种感觉中获得一种心理安全感。这样的心态,可以让教师获得职业认同,并能正确地看待工作中的压力。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教师职业普遍压力大,一项对32位优秀教师主题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工作状态”的调查表明,一天的工作后,感觉特别累的教师人数占总人数的80%;对于自己的职业压力,觉得很大的占总人数的60%。和谐校园文化产生的教师心理归属感对教师的工作压力会起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作用。
  
  2.和谐校园文化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内在的专业满足感
  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教师更容易产生一种对自己专业的满足感,因为这样的环境对教师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工作场。校园文化是由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投入,教师在与学校的其他人员共同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会得到一种内在的专业满足感,这种专业满足感使教师在内心认可教师职业的专业意义。
  
  3.和谐校园文化使教师产生一种理想动力感
  这种理想动力感是教师产生持续动力的源泉,是教师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消除职业倦怠的保证。教师在和谐校园文化的氛围中创新精神得以发展,主体意识逐渐加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这样,教师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理想的动力,从根本上把教师职业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在和学生一起体验生命成长过程的甘苦?熏从而实现教育的理想,使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和谐校园文化对教师产生持久理想动力感的影响是潜在的,有时,这种和谐校园文化所产生的氛围会像一种无形而强大的磁场,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教师,使教师在有一种专业满足感的同时,更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源自生命意识的理想动力。这种理想动力感的产生对教师的成长是最根本的,它不仅能使教师在专业满足的基础上体现了职业的价值,也让教师在平凡单调的教师生涯中寻觅到生命的意义。有这种心态的教师,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教师的专业地位和职业意义,获得一种最理想的教师职业认同。就像第六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张思明老师所说:“我慢慢感悟到教育这一平凡工作蕴藏着无限的希望与挑战,展现着人性之中最真诚的情感和人生的最高智慧。用心和用力是不一样的,用心是要努力认识、感悟教育的规律,努力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成自己的教育实践,不仅把教师职业看作事业,而且使它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断想着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3]和谐校园文化确立和强化了教师的职业认同,使教师更深切地明白自己职业的价值和意义,激发更多的工作热情。当教师以生命的激情和坦诚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并与学生生命成长过程合拍时,教育才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状态,真正的和谐才会产生。这是教育的应然,值得我们终身追求。
  
  参考文献
  [1] 张韬主编.名校教学管理的提升力.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78.
  [2] 张文质等.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0.
  [3] 王王君,张贵勇,王友文等.老师,该怎样读懂你的笑容――与“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对话.中国教育报,2005-09-10(5).
  
  (责任编辑 付一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38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