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中职学校音乐审美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智鸿

  摘 要: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启迪智慧,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素质有着特殊的作用。作为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地位尤其重要。本文仅就在音乐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达到审美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素质,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美育;审美教育;审美意义
  
  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可能如同小学至普通高中的音乐教育一样的规范、有序。因而在中职音乐教育中,主要是加强引导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审美感受、审美鉴别、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等方面的审美教育。
  
  一、中职音乐实施审美教育,关键在于实施审美情感教育
  
  音乐是感情艺术,审美教育学认为,美育的实质是感情教育。音乐是情感艺术,它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以情育人。情感贯穿于音乐、审美教育的全过程。柏拉图说:“音乐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并使性格变得高尚优美。”音乐以它的情感陶冶性格,塑造心灵,这就要求音乐教育发挥它特有的美育功能。运用情感渗透、潜移默化的特殊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操练、情感灌输,让正确的思想感情慢慢地渗透到学生灵魂深处,从根本上育人。
  
  二、训练感受音乐的耳朵,培养学生审美活动的基础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审美活动的中心是“听”,有兴趣才能去“听”,“听”了才能知其美,才会更有兴趣,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听”得多了,“听”的内容丰富了,审美的过程就更完备了。我们一定要在音乐教育中引导学生听音乐,丰富他们的听觉,培养他们的分解、消化音乐信号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一旦让他们有了相适应的生活环境(包括音乐环境),他们爱好音乐的天性就会复苏,音乐的感受力就会被激活。当前,港台流行歌曲在学生中的广泛传唱,从侧面证明了这一事实。因此,通过激活多数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培养他们发现和感受音乐美的能力,并让他们在音乐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从而加强音乐的审美能力。如,介绍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时,通过同学们的“听”引导他们“听”出音乐的主题、音乐的感受,并让他们“听”出乐曲围绕同一音乐材料
  
  
  进行了五次变奏,表达了作者跌宕起伏的情绪。音乐从一个委婉动人、柔美恬静的主题开始逐渐转而进入激动昂扬,表达了一种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最后,乐曲表达了一种火山一样爆发的愤慨,发出了对生活的呐喊。由此可见,通过音乐耳朵的感受,加深了情感,增进了感悟,同时让自己的审美感受能力得到了加强,达到了审美教育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鉴别能力,是音乐审美教育的重点
  
  培养学生音乐审美鉴别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对音乐美丑的分辨能力和对音乐美的性质、类型、程度的识别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由于这些学生,15岁初中毕业进入中职学校后,从教育的主渠道方面就远离了音乐,远离了艺术。而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心理发育逐渐成熟,情感丰富,精力旺盛,表现欲强烈,模仿性和可塑性很强。为了表达和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需要音乐,他们渴求音乐。在学校课程里没有音乐,他们就从其他方面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其结果是,他们眼里的音乐就是流行音乐,他们的艺术偶像就是走红歌星。面对音乐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有的沉湎于消极厌世的歌曲之中,有的则坠入挑逗异性情窦的歌海之中。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教育必须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发掘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学生审美鉴别能力的培养,强化提高学生对音乐美丑的分辨能力。在一次音乐活动课上,我给同学们听了陈红演唱的那首《常回家看看》之后,很多同学感触颇多。有的说:“父母养育我们很不容易,应在平常生活中多关心父母才对”;有的说:“父母对子女付出爱的同时,子女也应及时向父母回报这种爱”;还有的认为,能否多问候父母、常关心老人,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准之一。像这样的流行音乐内容好,曲调优美,又能在学生们中广泛流传,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教师应当加以正确引导,让他们分辨美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使他们在满足自己的喜好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鉴别能力,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2002-08.
   [2]中国音乐教育.2002-11.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职业中专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5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