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晓丽

  摘 要:《中国旅游地理》是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文章从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等实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特色的需求出发,提出了《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从而使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改革
  
  《中国旅游地理》是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旅游欣赏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旅游地理》只有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对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手段落后
  职业意识的培养与职业习惯的养成是旅游职业教育的灵魂,因此要求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情景性。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或条件的限制,现实中不少地理课堂基本上仍是以教师讲授方法为主,学生的参与很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
  2.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
  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中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中职培养人才的质量。然而部分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虽然结合自身的实际,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数上都予以了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人为分割。其次是有的学校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3.考核方式不科学
  主要表现在:首先,考核方法单一。以单一的笔试为主要考试方法,不能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来进行,不利于调动和发挥教师进行考核研究探索的积极性;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其次,考试内容偏重理论知识,与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
  二、教学改革的建议
  1.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所学知识的立体感
  中职学校的旅游地理课程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对中国旅游景区景点的相关知识介绍。用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乏味,同时在头脑中也难以构建立体形象,记忆起这些地点与景区就会显得有些困难。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能够看大屏幕演示的景区图片,收看重要景点的录像资料,在头脑中容易形成相关知识的立体画面,学习起来更有兴趣,学习效果好。
  2.应用实践――案例教学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案例探讨是很实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旅游活动中的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为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原因追溯来展开教学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众多的案例探讨中所需的旅游知识、地理知识,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准备,促使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去探讨。
  3.实地考察教学
  实地考察是旅游地理教学有课堂向课外的延伸,将书本知识进行实地考察,有助于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作为一门涉及全国的旅游景点的学科,不可能逐一实地考察。具体可对家乡的旅游资源进行考察。如到瘦西湖、何园等地考察。
  4.课程考试模式改革
  考试制度不改革,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为一句空话。因为考试制度是决定学生就业的根本因素,是评判学生优劣的最终依据,而传统的试卷考试法,显然不能满足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中职学生不仅应该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更应该习得过硬的实际本领,这才是中职教育的最养目标。关于能力测试,教师既可以在平时教学的时候进行,也可以在考试时加上这一环节,从而完善本专业的考试制度。
  三、结语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内容大都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一些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性,而且它还是一个有多种学科介入、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每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设计授课内容,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对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管理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梅,于丽丽.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王珂琦,刘丹丹.关于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文化教育.2009.4.
  作者单位:扬州生活科技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