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教司2006第16号文件所倡导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法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网页设计与制作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就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以项目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与技能竞赛等方式相结合的全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工作过程 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 一体化教学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融“教、学、做、思”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全面完成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的教育使命而不懈努力。
  教学目标与职业岗位分析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课,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操作技能,最关键是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就业岗位群主要是网站项目的策划设计、系统开发和推广维护三个主要方面,每个岗位所必需的核心职业技能有着较大差别,因此我们将教学内容以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就业标准为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和重新组合,以职业素质为核心,划分出若干单元模块,重点突出技能训练,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培养项目策划、系统分析、架构设计、网页美工、程序编码、系统测试、项目管理、产品宣传、网站推广、网站维护等岗位能力需求。以期让每位学生都能从中至少精通一技,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一、教学设计
  (一)课程结构“模块化”
  构建以网站开发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结构,模块的划分以“行为导向教学法”来展开;将网页制作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两大类:必备内容和提高内容,将知识和技能分为 9个大模块和32个教学单元,每一个教学单元又包含若干个具体操作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便于实现动态组合课程模块,实施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有趣的实验、 掌握有用的知识、训练有形的技能、提高有效的能力。整个课程体系除了涉及网页制作的基础知识,也涉及了网页设计的综合知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同样的学时内接受或完成更多的任务,更有利于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完成基本任务。
  (二)课程内容“项目案例化”
  项目教学法把一个项目化分成若干典型案例,然后把相关知识点融入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全过程,层层推进项目,通过对问题深化或功能扩充,来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根据岗位需求变化,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模块组织对应项目。同时分阶段实施项目教学:首先选择既紧密联系市场需求又贴近学生的项目,由于就业的需求和压力,学生必将产生解决问题、参与项目活动的欲望;其次在项目开发前让学生充分了解项目意义、所需技术、学习方法等,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最后对学生来说,项目教学中的工作任务都有一定难度,需要认真学习、主动探究、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地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目的在于通过教学项目的有效实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三)教学进程“递推化”
  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的网页制作和设计技能,是以做为主的一门特色鲜明的课程,书本知识必须通过学生动手练习才能变成学生具备的技能。基于这些现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操作示范、同步模仿实践、课外拓展实践、单元独立实践、工学结合实训、自主探索设计的阶梯式螺旋推进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取得了理想效果。
  同时,针对每节课本课程构建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标准化课堂操作环节,包括:明确知识技能目标、展示网页浏览效果、分析操作任务、知识讲解与操作示范、课堂模仿实践、疑难解析、归纳总结、布置作业等八个环节。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采用基于实际项目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和基于网络资源的开放式自主学习方式。课程教学围绕四个完整的真实网站展开,各个教学单元采用应用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了项目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结合案例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问题驱动型教学法,将网页设计与制作的知识点和技术要点穿插到各个项目中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实际应用。
  让学生带着真实任务学习,以任务的探索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任务的推进来维持学生的知识建构;以任务的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主动探索,学生的学习不单是学习内容的由书本到自我的传递,更是主动建构知识、丰富经验、充实能力的过程。递进式的任务组合将不断激励学生勇攀知识高峰的强烈求知欲望,由此逐步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五)技能训练“层次化”
  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内化知识起不可估量的作用,构建基于项目的“层次化”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以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为背景,以企业项目作为实训实习任务,让学生参与到生产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职业素养和工程意识。探索出符合专业技能的形成规律的层次化技能训练过程,该训练过程包括2个阶段(专业技能形成阶段、核心技能形成阶段),6个层次(优秀网页赏析、课堂模仿实践、课外拓展实践、单元独立实践、综合项目实训、自主探索开发),如下表所示
  
  
  
  
  
  
  
  
  
  
  
  
  
  
  
  
  
  
  
  
  
  
  
  (六)考核方式“开放化”
  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应更多关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兴,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为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和了解学生,本课程采用综合考核模式。即三方面相结合考量学生的知识掌握、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结合:课程考核主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态度等方面,而职业技能鉴定则针对课程内容的知识技能灵活应用、职业素养等方面;教师、学生、专家评价相结合:主要是对实训课程中的作品针对学生的网站开发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组织纪律、课堂表现、课外实践、单元考核、自主探索开发,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
  二、课程教改总结
  (一)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尊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更好的调节师生关系,确立新的学习观、课程观和管理观。
  (二)要不断提高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师资能力是高职教育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有高素质的老师,才会有高素质的课堂,学生才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探索和建构知识,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点燃学生心中智慧的火把,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作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通过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顿祖义.项目化课程改革: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抓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6):61-63.
  [3]张建国. 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7(4):4-10.
  [4]李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网页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7)
  [5]施莹.《网页设计与制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衢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85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