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高校旅游教育与旅游业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高等教育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滞后于社会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种人才供需脱节的现象已在业界引起了普遍的关注,高技旅游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是制约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教育核心部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改革是探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校 旅游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改革
  
  近年来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普遍出现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导致人才流失和教育资源浪费,已引起教育界、旅游行业人士的普遍关注,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其中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关注比较多。
  
  一、高校现有课程体系与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符合
  
  目前,我国高等旅游教育还没有完全从传统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当中走出来,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高等旅游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社会实践活动所占的比率很小,这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的旅游管理人才高职教育始于90年代初,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许多高校纷纷设立了旅游学院或旅游系,课程主要根据既有的师资力量开设。即所谓的因人设课。如工商管理学院的旅游系经济、管理、法律的课程明显占相当大的比重,历史、中文、师范类院校的旅游课程,突出文化课程的比重,而外语学院的旅游课程,外语课占有相当多的比重。嫁接和拼凑的色彩比较重,甚至于有的院校则完全根据市场的需要,开设近期市场需要的热门课程,存在严重的短视行为,出现的这些问题和现象,跟我国旅游业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是有关联的。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入境旅游到国内旅游再到出入镜旅游、国内旅游并驾齐驱,百花齐放的局面,旅游业的“井喷”催生了旅游教育的飞速发展,从中专、职高、高职高专到本科、研究生,人才培养全方位、多层次展开,“井喷”式的发展必然导致了旅游专业教育的无序和混乱,反映在课程体系上,各校课程五花八门,即使设置了相同课程名录。其实际的授课内容和效果也大相径庭。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各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选修课的五段式构成,随着学科的逻辑而展开。在课程设置上已注意到了高等教育的特色,加入了较多的技能训练课和相应的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在我们的构想中都与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相呼应,从而确保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但在实际实施中,我们发现这样的课程设置并不理想。突出的问题有:
  1、职业化特征不突出,教育与实践相脱离
  旅游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强调知识的有用性应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一特色。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技能性要求较高的专业,因此实践性课程有极其主要的作用。从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出整个课程中实验课时较少,只在技能课中出现占到专业课程的9%左右,而实践环节也只有导游技能和饭店服务两个单项实训各2周和2周的毕业综合实训。相比之下。很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近年来借鉴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经验,如湖南女子大学,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例,在第一、二学年就开设了饭店见习、远程导游训练、社会实践等与课程相关的实践课程共5周。第三、四学年有开设了学年论文2周(类似于高职专科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训2周)、旅游实习8周。
  整个实践环节的学时比例不足20%(含公共课)这与高等院校实践环节学时的差距越来越小。原属于高等院校办学特色的一些办学经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在一些高职院校一度被淡化甚至忽视了。例如:湖南工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技能课中市场计划、酒品与饮料课程已全部课堂化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并没有实践机会,也不能真正得到技能的锻炼。
  主要原因是:在过去一段时期,一部分高等院校为了盲目追求学校的升级与升格(中技校升高技校,高职专科院校升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办本科专业等),专业的课程体系向系统化,课程学科向理论化方向靠近,使教学逐步脱离了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规定:“高职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学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受到市场挑战的另一个原因是:目前很多旅游企业普遍担心安排在校学生实习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秩序,降低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声誉,他们对学生的实习并不抱十分欢迎的态度,因此,校企合作比较松散,不稳定。缺乏可靠的实习基地。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实践性环节教学效果不佳,这也是高职专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原因之一。
  2、旅游专业课程设置趋同,缺乏自身特色
  一些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并不成熟,缺乏前瞻性。市场当时什么专业热门,就业形势好,就开办什么专业,没有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也缺乏对自身办学条件的冷静分析。盲目上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无自身特色,长株潭地区开办旅游教育的几所高校,其旅游专业都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注重技能培训,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工作适应性差
  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博古通今”的多面手。而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多数课程可归类于经济类、管理类与工具性、技术操作性的课程,人文类的课程偏少。从附录二中可以看出,三分之二以上的课程都是管理类和实用性课程,社科类课程占的学时数非常少,均不足20%(不包括两课等公共课)。以这样设置的课程培养出的学生,知识较单一。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缺乏“文化”上的厚重感,实际工作的潜力与后劲不足,工作适应性差,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路和对策建议
  
  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分析
  一般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差异而多元化,即以应用型、复合型为主体,以研究型为激励,以技能型为补充,按照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突出能力、注重创新、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模式实施人才培养。高职专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它决定了学校的专业培养的价值取向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社会职业服务型价值。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更适合于社会和经济变革对人才的需要。这一点与本科院校有极明显的区别。人本个性化、综合技能化则是专业培养的价值取向。   2、高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性原则
  根据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的价值取向,提出课程构建的指导性原则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课程目标由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职业生涯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就业人员的利益导向和价值走势,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人才流动己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社会人员的这种就业需求也必然对职教目标和内涵产生影响。职教目标的针对性过强,就不能满足“社会人”的流动需求。
  (2)职业能力由任务能力观转换为整合能力观
  当前,很多高等院校奉行的任务能力观或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是片面的。任务能力观将任务的叠加当作能力。按照这种能力观,能力标准就是任务技能清单能力本位的课程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一系列孤立的任务技能学习(或称教学模块);能力评价的依据就是直接观察个体对这一系列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这种能力看不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忽视整体内部的辩证的有机的联系,设有考虑十分重要的学习心理过程一一学习迁移。
  整合能力观认为应将一般素质与个体所处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景结合起来。它一方面承认能力不等同于任务,能力应是劳动者知识,技能和态度所形成的一种素质结构。另一方面,它也认为这种素质结构总是与一定的职业活动或工作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总是通过劳动者在完成特定的具体任务时体现出来的。对于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技术含量较高的既能在岗位上工作,又必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高职技术型人才来说,整合能力观是最为适用的。
  (3)课程模式应根据不同情况实现多样化
  当教育目标为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时的课程模式与着眼于职业生涯时的课程模式是不相同的;建立在任务能力观基础上的课程模式与以整合能力观为基础的课程模式肯定不会一样。
  3、完善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建议
  目前各高校在旅游教育核心课程的开设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困难颇多。正因如此,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并不具有竞争力,即便走上工作岗位,后劲上可能显得不足。要促进旅游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加速高水平旅游人才的培养,当务之急就是大幅度地提高旅游教育的教学质量。对此,笔者谈几点对策建议:
  (1)要认真修订专业任务课和基础课的教学大纲,使课程设置更趁合理化。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要加强课程体系设置的弹性,夯实管理学科的基础,打通基础课教学,建立宽泛的专业口径,形成以基础课程为基础,以专业课程为主体,以相关学科课程为延伸的课程体系结构。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专业课程培养学生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素养;相关学科课程即拓展课程,主要是建立更广泛的专业基础,增强人才培养的弹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课程开设一方面应发挥现有优势,一方面也要采取措施,切实改进。目前一时难以开设的课程,应尽快聘请或有计划的培养师资,加以解决。在课程设置上着眼于未来。满足学生将来多渠道择业的需求。力求旅游院校所设课程数目多、范围广、专业性强。例如在旅游人才的培养上,树立大旅游的观念。将与旅游全过程有关的知识都分门别类的设置课程,并且学生可以自由选修。我国现在的旅游高职教育中,对旅游的外延认识就比较狭窄,因此设置的课程相对较少和呆板。还要做到课程划分细、专业性强。同时,在教学中要扩展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宽度,强化中文、英文和计算机基础应用的“三课”基础学习。形成一个全面性的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扎实的专业基础教育和优良的个人素质培养。
  (2)在教学内容上,应体现知识性、实践性、系统性、科学性,同时应体现动态化、综合化和信息化。可以通过专业教材的建设。以及选用国外优秀的教材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化。教学中要及时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各个学校均应与社会上的科研机构、企业、团体建立密切的联系,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行业情况和研究成果,使毕业学生能够快速适应高科技带来的新变化,职业技能与社会发展同步。如在英美国家,环境保护、会展旅游、交通管理、旅游地管理、航空管理这些课程都是非常热门的成熟学科,而在中国由于人们对旅游科学的理解过于狭隘,有的课程根本没有开设,有的则是刚刚起步。
  (3)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给学生知识变为教会学生学习,从单纯的灌输式变为启发式,采用课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题式教学法、实战教学法等多种方法,逐步推行双语教学,与国际接轨。旅游饭店内就像一个小社会,在这里会碰到大大小小各种问题需要解决,甚至会接触到一些阴暗面,如果学生在校园内没机会接触也从来未考虑过这些问题,将来一碰到较复杂的矛盾需要解决时,就显得手足无措。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够启发、引导学生对饭店管理、操作中的疑点、难点进行思考,收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并由学生提出各种解决办法,则能达到启迪思维、锻炼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4)在教学手段上,积极推广当代科技新思想、新观念,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挥先进教学设备和电教媒体在旅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既能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又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目的。将投影、录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使教学信息量增大,且具有动态性、直观性。运用现代化声像手段进行教学是一种经济、简便同时又受学生欢迎的现代教学方式。声像教学缩短了时空上的距离,使学生置身校内就能感受不同的工作场景,观摩、体验各类旅游企业(饭店、旅行社、景区、航空公司)不同的工作风格、水平及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了课堂理论教学枯燥、乏味的弊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3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