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的创新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自高校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文章对岗前培训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从转变认识、培训内容与方式、计划制定和考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 岗前培训 创新 必要性 问题 策略
  
  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我国高校教师的培训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教师法》及其配套法规――《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的实施为标志,高校教师的培训工作走向了法制化轨道。[1]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出现的新趋势,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也随之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新困难。本文结合笔者去年岗前培训工作的实际亲身体会,就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1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岗前培训是新教师成长为合格人民教师的前提和基础,对促进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了解高等教育原理, 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岗前培训是实现高校青年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保障
  从教师作为专门性的职业角度来讲,懂得并掌握“如何教”的知识和能力无疑是教师职业专业化不可替代的基点。一名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理所当然应具备基本的教育理论,并具有将之运用到实践的能力。
  1.2 有助于尽快进入教师角色
  高校的学科、专业特点决定了其需要的大部分教师不可能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来源于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或学有所长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专业的训练,虽已成为一名教师,但对教师角色认识还很模糊、粗浅、笼统,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也不完整,还没有真正了解高校教师的特点。高校教师职业不仅仅是授业传道,它是一个多元化的职业,融研究、授业传道、指导、合作于一体。因此对新教师而言,既要过教学关,又要过学术关,只有这样,高校新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其职责,才能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岗前培训,有助于新教师理性地认识高校教师职业的价值和专业要求,尽快进入教师角色。
  1.3 有助于新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
  专业发展意识是个体基于现实的需要,对照专业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对自己未来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理论化认识,是教师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通过岗前培训可以帮助新教师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有充分认识和心理准备,根据教师职业发展规律设计自身的成长计划,筹划未来的自我。并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目标,尽快由教学新手发展成为优秀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2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纵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成绩是明显的,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高校的重视。
  2.1 部分高校对岗前培训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强
  少数学校的师资培训部门仅将岗前培训视为常规工作,坐等师资培训部门下通知,没有对变化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没有根据变化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岗前培训工作方案,岗前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有的高校认为教师岗前培训只是人事师资部门的事,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缺少部门之间的配合,岗前培训工作不到位;有的新进教师认为岗前培训只是一种形式,岗前培训的目的就是要取得岗前培训合格证,为今后取得教师资格证、职称评定作准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认真思考问题,寄希望于考试前的突击复习.
  2.2 岗前培训工作缺乏实效性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岗前培训作为新教师加入教师行列的准入培训,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的时间比较短;二是培训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脱离高校现实发展状况;三是培训方式单一;四是培训没有充分考虑不同专业教师的特殊性;五是培训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新教师的实践技能;六是不关注新教师的实际需求。[2]
  2.3 培训缺乏严格、规范的考核制度,无法保证培训工作落实到位
  目前岗前培训缺乏一个既能反映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又能衡量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机制。多年来,岗前培训的考核内容就是四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几乎都采用闭卷考试,且考试内容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结合度不够,形式和题型没有大的改革,答题基本上凭机械记忆。一方面制约了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另一方面助长了学员内心轻视培训的心理,反正是“老师讲重点,学员划重点,课后背重点,考试考重点”,无须认真听讲,更无须深入思考,不利于学员对所学理论的融会贯通,背离了培训的初衷。这种以纯粹的理论考试成绩衡量新教师履行教师岗位职责能力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对岗前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很大的负效应。
  
  3 加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进行岗前培训,我们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3.1 思想重视, 充分认识岗前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要把书教好, 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还要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和技巧,善于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对新进教师实现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尽快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快高教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培训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一,岗前培训理论教学的重点是使新教师初步了解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掌握从事大学教学的一般规律,明确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和职业道德,知道怎样备课、上课、辅导和考核,了解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何结合教学去开展科学研究和评估教学的方法。在心理学知识方面应突出大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和学习心理、教学心理、教师职业心理等基础知识。第二,将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岗前培训的实际效果。岗前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新教师通过培训能适应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能力,亲身体会教学各个环节,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培养提高,从而顺利走上讲台。
  3.3 规范考核管理,提升培训质量
  规范管理是提高培训质量、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是顺利开展岗前培训工作、确保培训质量的有力保障。岗前培训的考核分为出勤率考核和结业理论考试两个部分。出勤率考核可以采用课前签到和课堂随机点名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代签、代答现象,切实提高出勤率。结业理论考试是考核的重点,试题的结构与内容应以主观分析和情景模拟试题为重心,突出基本教育理论在教学实务中的运用,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参加考试人员的考场和座位号确定应随机安排,监考人员采用流动组合的模式,坚持严格管理和回避制度。
  4结束语
  教师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是教师成长中的重要环节,应把教师作为培训的主体,充分考虑到教师个人的需要与发展,根据教师成长的规律开展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教师岗前培训的效果。[3]
  
  参考文献:
  [1] 张学广. 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材[M] .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社,2004 :1.
  [2] 盖晓红.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J].辽宁教育研究,2007 (8):118
  [3] 赵志鲲,陶勤.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 (10):114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38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