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班级的人际关系问题、公平问题、资信问题。作为教育者应具备较高素质,切实处理好这些问题。
关键词 班级 管理 人际关系 公平 资信
1 班级管理中的人际关系。班级中的学生可分为三类:人缘型,中间型,嫌弃型。
人缘型学生的特点:这些学生大多都有良好的家庭背景,生活目标明确,有主见,有坚强的意志,善于自我观察。自我解剖。
中间型学生的特点: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对他们疼爱有加,过分依赖父母,自立自强能力差,缺乏竞争意识,这类学生占绝大多数。帮助这类学生搞好人际关系,对管理好班级工作有决定性意义。
嫌弃型学生的特点:一般不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最主要原因是品行不良。他们经常被冷眼相待,自尊心、自信心不强,被人们忽略。这类学生虽不多,但教育不当,对管理班级来说是一大障碍。
所以,我们应该确立“以生为本”思想,充分调动每一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做法如下:
对待人缘型的学生:既要肯定长处和优点,让他们充满信心不断进取,还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他们的所作所为,让他们明白自己也有缺点和不足,让他们保持清醒头脑,克服不足、克服骄傲自满情绪,不断完善自己。
对待中间型的学生:合理安排他们工作,让他们自己发觉自身的价值,帮他们树立信心、志向,因而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性格。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鼓励他们参加,自觉自愿地接触周围的同学和老师,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从而协调他们的人际关系。
对待嫌弃型学生:大部分人们认为,他们与班集体距离较远,对待师生的关怀有拒绝和抵触情绪,处于破罐破摔的状态中,自尊心脆弱。帮助他们搞好人际关系,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讽刺挖苦他们。要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以自己一方面的特长,挽救他们各方面的发挥,从而鼓起勇气,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这样这类学生与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才能缩小。
怎样才能建构起班级人际关系,而且达到最优化呢?
①情境熏陶法。情境对班级人际关系改善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下边的问题:加强班级内的学风、班风建设,使班内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增强凝聚力,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对协调人际关系有不可替代作用。
②实践锻炼法。实践对学生来说,既包括课堂内也包括课堂外的。首先。在课堂学习中,建构集体性学习模式。其次,开展课外活动。分小组进行,增进了团结,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师生间、生生间感情,促进了人际关系形成。
③心理教育法。影响班级人际关系形成的因素很多,但来自学生本身心理方面是最关键因素,不少学生在交往上存在心理障碍,尤其是嫌弃型学生,要么自卑退缩,要么过火失态。要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实践中吸收教训,身体力行,切实体现良好人际关系,给自己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的便捷和快乐。使每位同学能以一利,良好心态处理一切,为班级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2 班级管理中的公平问题。班级管理能否从公平的角度进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现在中小学不公平的现象有以下几方面:
2.1 重视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忽视班级的个性化功能。班级对学生的社会化功能主要表现在按照社会要求对个体的社会同一性的教化、定向和控制,其功能的作用方式是对学生施以环境和教育的外部影响。班级对学生的个性功能表现为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水平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社会化影响为媒体,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2.2 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通常包括;班级学生集体、班共青冈集体和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活动的群体。此外还有些兴趣小组也属于正式群体,这个群体目的任务明确,成员稳定,有一定纪律和计划,经常开展活动。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地域等关系,以及其它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特点是自发性、相容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共存,对学生身心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班主任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的不平等现象,甚至对非正式群体产生歧视。
2.3 重视优秀学生,忽视差生。由于学生生活背景不一样,学习习惯不一样等差别导致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不一样。因而有的占据优势地位,部分学生处于不利地位,而班主任老师管理中存在着重视优势学生、忽视劣势学生的现象。这就出现教育不公平现象,最终导致班内出现两极分化。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坚持一致看待原则,不管何背景,都是我班级中的一员,都应平等对待。
3 班级管理中的资信制度。所谓资信制度。指在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的前提下给班上每个学生的信誉进行计分量化,以此来促进学生自觉、自主地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管理班级。有两层含义,一是受教育者向着有信誉的方向发展:二是教育者应培养受教育者自觉爱护自己信誉的良好习惯。
3.1 实行资信制度的需要。中学生正处于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候――塑型期,在此阶段,如果不能培养出守信的好品德,今后是很难发展并有所成就的。这就需要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爱护自己信誉的迫切性、重要性。如果从大的方面说,社会发展、进步也需要品德优良的人,守信的人,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作为教育者便有义务承担这个责任,培养而且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爱护自己信誉的良好习惯,为社会输送品德优秀的人。
3.2 实行资信制度的理论根据。班级管理中实行资信制度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从教育学角度出发,我们应当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被认可,当然也就希望自己成为被人称为守信的人。根据以上两点,我们要对学生的信誉评分,表扬高分者,提醒落后者,使其内化为进步的动力,达到自我提高的效果。
3.3 实行班级管理资信制度的具体设想。
目的:以培养学生守信等优良品德。
班级管理机构:实行以班长为领导核心的班委负责制,具体事物由资信评价委员负责。为保持公正、公开,资信评价委员可设两名,轮流记分、统分、报分,并及时向班主任和全体同学汇报。
具体操作:实行资信管理分,每位同学起始分可设100分,依据具体条款(具体条款可依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规定和班级实际规定)和实际得分扣分情况,由资信评价委员予以加减分。学期末公布个人资信分,在班级表扬先进,警醒落后,作为评优选先的依据。
总之,处理好以上几个问题,将有助于使班级管理达到优化,促进师生共同进步。达到班级共同奋斗目标。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2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