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级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管理类、财经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的基础课程。要搞好本课程讲授,除了应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外,还应努力完善和认真实施有关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其涉及完善课程体系设置;规范使用图表、模型;内容安排上的取舍;学科和知识的研究性和前瞻性;案例教学;学科间的联系;教学形式的新颖性和灵活性;配套的中级微观经济学实验教学等八个方面。
  【关键词】中级微观经济学 教学 思考 探索
  
  Think about and explore secondary microeconomics teaching
  Fu Yong
  【Abstract】Secondary microeconomics is the basic course of the master graduate students who are majoring in the management specialty and finance and economics specialty of higher academy and of the doctor graduate students. If professors want to teach this course well, except guiding students to set up scientific attitude, they should try to perfect and actualize the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and practice about microeconomics, which is involved with eight aspects such as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urse system, canonical use of the diagram and model, acceptance or rejection of the content arrangement, research quality and forward-looking quality of the subject and knowledge, case teaching, relation among subjects, novel quality and flexibl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form and the matchable microeconomics experiment.
  【Keywords】Secondary microeconomics Teaching Thinking Exploring
  
  改革开放以来,中级微观经济学在教学中得到普及,管理类、财经类等专业已将其列为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其基础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好以后的专业课打好坚实的基础,本人就《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讲授,谈谈自己的思考和教学探索。
  
  1.引导学生树立对中级微观经济学的科学态度。对于中级微观经济学在学生的思想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完全否定,认为中级微观经济学理论是以私有制为基础,是西方学者研究西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而得出的结论,不适合中国的现实;另一种倾向是盲目推崇,全盘接受,认为西方经济学能够对经济事件进行量化分析,而不是同以往政治经济学把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更具有适用性。针对这种状况,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经济学作为研究一个社会问题的一门社会科学,本身具有规律性。中级微观经济学以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为研究对象,揭示了需求、供给规律,探讨了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分析了各种不同市场状态下的价格和产量问题。这些问题无论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都会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不同国家和社会有相同之处,从经济运行层次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很多共同性。
  从1776年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诞生,到1948年萨缪尔森《经济学》的出版,到1993年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的出版,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在总结西方经济运行经验时,得出了许多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管理方法。因此,中级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很多可以为我们所用。但同时也应看到中级微观经济学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技术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等内容在内的新经济为基本分析背景,而我国则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且生产力较为落后,所以在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时,应考虑到环境的不同,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特殊的文化传统等实际问题。
  
  2.努力完善有关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2.1 完善课程体系,使其结构脉络分明,增强层次感。范里安的教材在写作结构上,比较注重细节,但忽略了教材各章的关系(或者没有明确指出来),这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注重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如概念、经济学模型、公式等),而忽略了整体把握。很多学生学完本门教材,却不知道到底在讲述什么问题。因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将其教材内容分为三篇,第一篇为经济学的思考基础,包括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经济学,经济学的基本信念,理性与效用函数三章,强化其在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地位,是后面讨论的基础和出发点;第二篇为纯市场运行的基本逻辑,包括家庭行为,厂商行为,竞争性市场均衡,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均衡,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一般均衡共七章全面介绍了从完全竞争均衡到不完全竞争均衡,再到一般均衡的逻辑分析过程;第三篇为走向更现实的市场,突出中间转折的基础,强调对市场特征的刻画,包括公平与社会选择,市场、政府与资源配置两章。这样做,很好地彰显了各章节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内容及章节联系,避免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
  2.2 规范使用图表、模型,强调专业性。部分教材使用经济学模型不规范,包括部分学校的视频讲座(教育部公布的精品课)。在国内西方经济学教材的使用上和编写上,可分为两派。一派受人大高鸿业教授影响,在教材的模型使用上,基本延其风格;另一派受北大梁小民教授影响,在教材的模型使用上,基本延其风格。在查阅高鸿业教授和梁小民教授及国外诺贝尔奖得主的经济学著作时,可发现经济学模型的坐标特点(如坐标轴无箭头)。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ppt的制作过程中十分注重体现规范性和专业性的要求。
  2.3 内容安排上做到有所取舍,强调适用性。本课程在讲授内容上尽量体现适用性的特点。理论的讲述尽可能清晰,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为此尽量精炼和简化繁琐的经济学模型及其推导,比如在讲解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时,把希克斯方法和斯勒茨基方法对比进行,并充分利用图形,一目了然。对语言的组织上尽量避免冗长的句子,尽量采用简单的短句子,方便学生理解掌握。
  2.4 注重学科和知识的研究性和前瞻性。作为中级微观经济学,不是已学初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一味加深,而是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为此不仅对已学知识有加深和巩固,而且介绍了很多反面的观点,并进行评析,同时指出了相关的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和观点,并列出了许多相关的专著和文献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探讨,这也是本人刻意突出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2.5 努力做到案例教学贯穿始终,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案例化教学是世界高等教育教育的发展趋势。传统讲授具有知识紧凑、结构性强、理论性强、讲述精练等优点,但是也不可避免出现为理论而理论的误区,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学习了理论而不知如何分析实际问题的误区。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大量增加案例教学的比例,增加师生间的互动、讨论及相互启发,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尽量减少空洞的理论讲述,把理论讲述与案例分析更好地结合起来,使课程讲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明白易懂。
  2.6 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思考。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必修课。但由于其本身的抽象性,使得众多的读者不得其解。其实它和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如微积分,很多经济学模型的讲述都可以在微积分上找到解释说明的方法。它和管理学、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学等都有联系。此外,它还是学习国际金融、货币银行、财政学、发展经济学等的基础。
  如通过一个例子,可以使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讲授对需求概念的理解时,通过提出“爱斯基摩人对电冰箱是否有需求”这样一个思考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思考,融会贯通,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为需求包括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欲望,二是能力。仅仅从欲望的角度来看,因爱斯基摩人生活在极地,温度极低,常年结冰,他们不会对冰箱有购买欲望。但是经过分析推敲,因为爱斯基摩人生活的地方太冷,他们不需要冷冻的功能,但是,却需要对蔬菜等的冷藏。所以如果要想将冰箱销售给爱斯基摩人必须强调冰箱的冷藏功能。这样就将经济学和市场营销联系起来了。市场营销的定义就是如何将潜在的需求变为现实的需求。
  2.7 突出教学形式的新颖性和灵活性。在教学形式的组织上,除课堂讲授、提问和讨论外,有意识地安排几次小论文的写作。既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又通过练笔,讲解分析,提高同学写作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有一石二鸟、一箭多雕和事半功倍的多重效应。如在第一、二篇结束时,让同学们以“大学生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企业存在的经济学意义”、“主流经济学的思考基础”为题任选一题写一篇小论文,然后进行范文讲评,同学们反映十分良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8 加强配套的中级微观经济学实验教学。中级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管理类专业硕士和博士的必修课,还可为其它专业学生学习市场经济基本理论和运行规律所用。这门课程如同政治经济学,具有理论完整、逻辑严密、高度抽象的特点,同时它对现实市场经济规律的高度抽象使其具有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所以这门课程增加的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灵活掌握基本经济规律,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专门配套编写了《中级微观经济学实验指导书》一本,精心设计了十四个中级微观经济学实验。
  
  参考文献
  1 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小品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 胡乐明.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01(1):45~46
  4 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11):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2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