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代入法巧解文言虚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经典回放】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2007年高考广东卷)
  A. 心恚愤而无如何/何前是而今非也
  B.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以是益疑狐妄
  C. 郭具言所苦/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D. 不自选择,但决于狐/如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试题解析】
  此题适宜用代入法进行解题。A项首句出于对“恚”和“如何”理解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了“而”的理解,次句“前是”“今非”两词至今汉语中仍然使用,“而”表示转折对比的意义还是相对明朗,由此可以把次句意义代进首句中,意义相通即可判断意义一样。以此类推,考生可以在各个选项中抽取自己有把握的句子的虚词意义代进另外一句中检验意义通顺与否即可判断正误。B项中的两个“以”都是介词,译为“因”“由于”,第一句意思是“恰巧有个姓王的,因事到东山来”;第二句翻译为“因此越发怀疑狐狸的行为荒诞”。C项中的两个“所”都是作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所”字结构)。第一句意思是“郭生详细说出他感到苦恼的情况”,第二句意思是“(发现被)狐猜涂抹残留的字句,颇似春秋笔法”。D项中的两个“于”字,都是介词用法,但意义不同。第一个“于”译为“由”。原文“但决于狐”中动作“决”是狐狸发出的,故这个句子中的“于”字的意义就是“由”。(其实在字典中,“于”没有“由”的义项,这里解作“依据”更为准确,即“只根据狐狸的意思作定夺”)第二个“于”可译为“在”。原文“其兆已寓意于画”的意思是“这个征兆已经寓意在狐狸画的笔画中了”,故这个句子中的“于”译为“在”。
  【考题寻源】
  最近几年广东文言虚词的考查题型,往往是以每个选项两个句子考查一个虚词的形式出现,或比较其相同,或比较其不同。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捷径:选取自己有把握的句子,辨析此虚词意义,再把此义代入另外一个句子,根据通顺与否来判断相同或相异。
  高考的虚词考查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课内知识点,特别是掌握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子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甚至有时候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答题时,可以先从课内的那一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顺那么用法就相同,不通则不相同。当不能准确理解一个虚词的含义的时候,可以猜测或揣度(有的题目的选项提供了虚词的答案),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测或原文提供的答案是否正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把这个含义放到原文当中去检验。
  【误区剖析】
   正确使用代入法解答文言文虚词是有前提,一是形式上,每个选项须有两个句子选择;二是主观上,虚词意义把握基本准确;三是检验时务必以“文从字顺理通”作为标准。如: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2006年高考广东卷)
  A. 竟给以他事辞去/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B. 因访一元家所在/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 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 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秦王为赵王击缶
  本题中用来作比较的8个例句中,除原文外,其余4个全部选自中学课本。这样做便于考查考生对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答案是B。选择A项的学生在拿简单的词句“用”代入首句时,估计不通顺,因为他忽略了“以他事”这个状语应该放在“给”前面,给代入检验正误带来困惑;B项没选上的考生错误地直接把两个“因”字等同起来,直接解作“于是”;C项义项比较明显,可以直接排除;D项首句在“为”后省略了宾语,两句子的“为”都是介词,解作“替、为”的意思。
  以上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在文言文复习过程中要时刻以课本为纲,切勿片面追求真题而忽略课本基础;第二,复习文言虚词和实词时必须有的放矢,有侧重有计划地积累重点词语,比如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第三,复习文言虚词时注意多翻书,多对照,多积累,多思考。
  责任编校 彭 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37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