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维进

  学生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就容易多了。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创设趣味情境,提供思维空间
  精心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课题,可使学生有好奇心而产生求知欲望,就能很快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情调,让学生始终被愉悦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由此产生情趣,思维的闸门也就情不自禁地打开了。在教学“元、角、分”时,教师设置了一个矛盾情境,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100比10、1大,怎么能用等于符号连接起来呢,这是错误的,是不可思议的。学生不知道100分=10角=1元。这样的情境创设,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了学习的方向,也启迪了思维,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探究新知的学习活动中。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活思维方法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学生思维的“着眼点”应放在逐步过渡上。教学中,应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现实生活中的情境素材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素材作为课堂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际应用的机会,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一次次实际应用中,深切地感到课本里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有用的。如:在进行“认识角”的教学时,让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教室,要求他们说一说我们的教室里什么地方有角,并用手比划出来。学生通过观察寻找,说出了教室里的桌子上有角、椅子上有角、黑板上有角、书本上有角……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又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课堂中,对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新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新的知识,同时与旧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区别异同,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我们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这种思维脉络清晰化,而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就是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
  三、创设开放情境,拓展思维空间
  学习是从认识到有问题开始的。在遇到问题时,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能使他们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反过来大大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是()的()倍
  题目刚一出来,学生就大喊:“题目错啦!题目错啦!”“这题不好做!”“是呀,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助我呢?”教师故意引导学生弄清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学生一听说要帮老师,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想出了各种办法。
  方法1:再添上1个□,(□)是(○)的(2)倍。
  方法2:再添上2个○,(□)是(○)的(1)倍。
  方法3:去掉2个○,(□)是(○)的(5)倍。
  方法4:不增加也不减少图形的个数,
  (□)是(○)的(1)倍多2个或(□)是(○)的(2)倍少1个。
  多么富有创意的方法,学生不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且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师故意少画了一个□,却引起了如此精彩的讨论和如此丰富的答案。学生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彻底弄清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这都源于教师精心创设的错误的问题情景,从而引发了学生表现的欲望,激发了数学思维,使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更具有诱惑力。
  数学教学过程不是单纯地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固然重要,但我个人认为在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反过来,这些思维活动又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而数学教学就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数学结论,套用数学公式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会导致学生对知识不理解,掌握不牢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8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