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德育课教学是德育育人的主渠道,对中职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手段,对农村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进行了实地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指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职校德育课;教学现状;对策
  
  德育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对中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纪律法律、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为了提高中农村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效果,笔者曾在百色市田东、田阳、平果等三所职业学校240名学生和12名德育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召开二次学生座谈会,并随堂听了5名德育课教师的授课,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职校德育课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联系实际,重知识学习、轻情感体验,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重考试成绩、轻综合评价的倾向和问题,突出表现为课堂说教性强,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不感兴趣,达不到应有的德育教学效果。
  1.农村中职校德育课教学困惑原因
  1.1师生认识存在错位。从调查结果显示出,大多数中职生普遍认为,中职生报读职校,关键是要把专业课学好,掌握专业技能就可以了。还有的人认为“德育课都是一些空理论、大道理,今后没有多大用处”、 “课本上讲的和社会的事根本就不一样,学不学就那么一回事”。一些教师也认为职校就是学点技术,找个职业,开设德育课简直就是占用专业课的时间,对德育课没有什么期待。
  1.2学生的学习态度。由于中职生对德育课的认识存在错位,因此,德育课教学就成教师的“独角戏”,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心不在焉,出现德育课看小说、玩手机,更有甚者干脆把德育课看成休息课。
  1.3教学方法落后。据了解农村职校多数德育课教师上课时运用的教学手段较单一,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书为主,电脑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很少,更没有尝试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这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抑制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德育学科的育人教化的功能无法实现。
  1.4教学内容陈旧。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大多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仅仅局限于知识性、理论说教。此外,现有的德育课的主题和内容大多是20世纪末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反映,缺乏鲜明的时代气息,远离职业教育的校情和学情,职业教育所特有的职业素养教育、创新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不能很好的得到体现。
  1.5评价方法单一。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中职学校对学生德育课成绩评价方面仅局限于以考查知识为主的纸笔测试,采用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试、考查两种,最普遍的还是笔试,即一试定成绩。通常采用统一的、标准化的方式对学生一学期某门德育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终结性评价。
  2.农村中职校德育课教学的改革措施
  教育部最近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又明确提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这为中职学校开展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改革要以此为突破口, 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模式、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构建农村职校德育教学模式,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1创新德育教学模式。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根据中职德育课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1.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大胆采用实践性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带着问题进入社会、进入企业,在调研与体验之中,剖析问题并追求解决问题的体例,教会学生学会察看社会、体味社会、把握社会。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要求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前景调查,走访调查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条件分析自己的职业发展,撰写调查报告;又如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中讲到“价值规律”时,正值中秋节前后,笔者就让学生观察节前节后市场上月饼价格的差异,用此来说明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便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为今后如何走向社会、走向就业、走向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2.1.2结合专业,开展案例教学。根据学生所学的不同专业特点,适当结合专业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所学专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大有前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中讲到“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这一内容时,给“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学生侧重分析“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关键”,指出大家所学的专业是属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的;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则强调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重要性,并介绍本地有名的较高技术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需求状况等。
  2.1.3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情境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需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情景,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制作科学的精品课件,创设情境,引发思维,启迪思想,加深理解,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在课程上让学生交流看法,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并联系生活实际,活用理论、交流心得、活跃课堂气氛,与教师共同同探讨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中学到“劳动合同”这个内容时,设定一个签定合作的情景,将一份有问题的劳动合同直接发给学生,让学生将其当作自己毕业后找到工作的第一份劳动合同,审核合同中的条款是否有违法和影响自己的利益,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教师对劳动合同必备要素作简要概述,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优化德育教学内容
  2.2.1以就业为导向,增加实践活动内容。根据教学进程,教师应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格言、举办展览、观看录像等活动。此外,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多,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2.2.2增加时政新闻知识。教师及时把国内外以及身边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与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不仅能是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长知识、长见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2.2.3适时增加专题选修课。根据社会发展,教师要注意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当增加选修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近几年来,笔者利用专门时间开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等专题讲座,学生热情高,兴趣浓,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极大的增加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
  2.3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为了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德育课成绩,激发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根据学科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设定多元化的评价要素,合理制定学生学业成绩比例,建立科学的综合的评价方法,力求使评价合情合理。
  2.3.1将学生一个学期德育课的成绩分为课堂表现占20%、课后作业20%、实践活动占20%、期终考试占40%等四部分组成,应侧重于过程考核,即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一些内隐素质。课堂表现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在上课时的学习态度、纪律表现、回答提问等情况进行评价;课后作业成绩就是学生完成科任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实践活动成绩就是根据学生参加科任教师所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表现情况进行评价;期末考试成绩就是按教学内容进行笔试或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2.3.2把课程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中学生取得的成绩,由学生个人、小组、教师三结合,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德育课成绩进行评价,把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评价的天平倾向于平时,总评成绩不及格的,如平时成绩合格,其总评就可达到及格,结果大大降低期末总评不合格率。这样既符合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的特征要求,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普遍重视课堂学习、实践活动和日常表现,也挖掘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有利于学生自身学业的进步,促进了学生理解、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通过对中职德育课教学进行改革,师生对德育课教学有了新的理念,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职业素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在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很快就适应了企业的管理要求,实习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强,能吃苦耐劳,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战胜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得到企业的好评,并且有一部分同学被企业评为优秀员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大纲[S],2004.
  [2]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3]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S].教职成[2001]2号.
  [4]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思考《科学教育》2009年04期.
  [5]政治课教学方法探索《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年07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0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