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开放式阅读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红卫
所谓开放式阅读,一是指阅读内容的开放,不局限于课本,凡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读物,都鼓励学生阅读;二是指时间的开放,不局限于课堂,只要有时间,都鼓励学生阅读;三是指阅读空间的开放,不局限于校内,读书活动可以延伸到家庭、社区。
新课标要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开放式的阅读在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与收集信息的能力,密切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等方面恰恰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学期,我在组织学生开展“开放式阅读”上下了较大的工夫,以努力实现叶澜教授提出的“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阅读教学,促进开放式阅读的有效开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内,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朗读、默读、背诵和复述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有一定的速度、技能和记忆能力;并结合具体课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提高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分析、欣赏和评价水平。
把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立足于课内,着眼于课外,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上网查询,找来许多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和智力背景。这不仅促进了课内阅读教学,还使学生在查找资料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开阔了视野。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到后来,不用我提示,许多学生都能主动通过阅读收集大量与课文有关的信息资料,补充我们的阅读教学,也满足了其在课堂上表现自我的内心需求,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课外阅读的能力。
二、循环日记,沟通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所谓循环日记,就是由四个学生为一组,共同使用一本日记本,一周内轮流每人写一篇日记。每个学生在写日记前可以阅读本组其他同学的日记,以学习别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活动。后阶段,我还要求学生在写日记前,对前一位同学的日记进行评价。
循环日记这一形式,学生十分喜欢。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表达、欣赏等能力,促进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还是读写结合、以写促读的一种好方式。为了写好日记,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写作水平,学生们便开始留心周围的事物,主动寻找书籍进行阅读,还走进自然与社会这两个大课堂,阅读起这两本无字的大书来。这使学生的“情”与大自然的“景”互相交融,使学生开始关注起人们议论的“热点”、大家关心的“焦点”来。这就给课外阅读的内容注入了新的内涵,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有了沟通,十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循环日记,还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一拿到本子,学生们就一起讨论,给小组起名,什么“聪明豆”“机灵小能手”“采蜜集”等诞生了。把组名制作成形状各异的漂亮标签贴在板报上,学生们非常自豪。他们动脑筋、想办法,还利用循环日记本,发布“天天信息”、学习“每周一诗”、开展“每日一评”等富有个性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
可以说,循环日记引领着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使课本与真实、课堂与社会有了直接紧密的联系。它促进了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创造条件,推动开放式阅读的广泛开展
建立班级小书库,利用午间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除了特殊情况,小书库天天开放,使“每天必读”落到实处。学生们在一起阅读,也促进了后进生阅读质量的提高。当看到身边的同学在聚精会神看一本书时,后进生会受其感染,也开始专心地阅读。大家在一起阅读,还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一位同学神情专注地阅读着某本书,这会在不知不觉中引发别的同学对该书的阅读欲望,这样就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允许学生把小书库中的书带回家阅读,并定期更换与补充小书库中的图书,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推动了开放式阅读的广泛开展。
四、组织交流,提高学生开放式阅读的质量
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有口头交流、书面交流。有时,我要求学生共同阅读一篇或几篇优秀的或值得讨论的文章,然后组织课堂讨论,对所读书文进行强化,让学生在思想撞击中产生智慧的火花。通过讨论,学生对阅读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并开阔了思路。可见,交流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阅读质量的提高。
总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创设开放的阅读方式,加强阅读讨论,能有效打破学生封闭的心态和狭窄的视野,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一句话,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还深深体会到,开展开放式阅读活动,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活力,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殷雪梅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