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孝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未成年人伤害家长、伤害他人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未成年人的孝道意识淡薄,家庭、学校、社会对孝道教育不够重视。本文从现状出发,指出了孝道教育的意义,提出了从学校的角度对未成年人实施孝道教育的一些策略,提供了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孝道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孝德 思想道德教育 策略
  
  《孝经》中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高度概括“孝”在中国传统道德伦理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至高地位。孝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伦理、公众道德准则和传统文化理念,理应纳入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孝”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社会教化得以产生的源头、起点和核心内容。在我国,长期以来,孝德作为一种中国人共有的社会伦理、公众道德准则和传统文化,孝道观念深入人心,妇孺皆知,讲究孝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而且成为植根于中国人心灵的国民特质。可是在今天社会转型期,中学生的“孝”观念变得十分淡薄。表现为:经常与父母顶撞、发脾气,不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不在少数,还有未成年人离家出走,自残、自杀,抢劫犯罪事件连年增多;更有甚者,各大媒体不时有令人寒心的报道:如徐力残杀母亲、孙儿勒索祖父、儿子为了1000元钱手刃双亲等。以上种种现象的出现,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从中不难看出,在此类事件中未成年人的行为都是不孝的表现。正因为心中无“孝”,或不知道什么是“孝”,什么言行是“不孝”,所以,这些未成年人做出了害己、害人、害家庭、害社会的事情。孝德教育薄弱这种情况不改变,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可能具有健全的人格,就会影响到我们民族的未来。那么强化孝德教育对于未成年成长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
  一、孝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1.有益于未成年人爱心的形成。有“孝”必定有爱,因为“孝”首先要求子女要体会家长的辛劳、养护、关心与培育等,从而怀着感恩的心理去爱惜家长的劳动成果,爱惜家长身体,爱惜家长心理,给家长以愉悦、安慰、支持与帮助等。那么,在行动上,这些未成年人就会学会自立,自己书包的整理、自己的值日等就不会让劳累的家长去代劳,也就不至于做出让家长伤心的事情。久而久之,此种感恩的心理就会让他们产生推己及彼的爱的观念、爱的思想、爱的行为,并会把爱层层外推,推广到社会每一个人的身上,化成为对社会、对天下的诚爱。
  2.有益于未成年人责任心的形成。“孝”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子女与父母一样都应是家庭的一分子,都是家庭的主人,他们在其中应各施其责,父母对子女有生养之责,子女对父母有行孝之责,不能把“孝”看成是对父母的施舍或恩德。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孝”不是赡养,而是做该做之事,说应说之话,如分担家务、慰藉父母、好学成才等。“三岁看到老”一句俗语指出了人在未成年期品德的养成对其后来品德形成的重要作用,若未成年人能从小就懂得尽家庭成员的一份责任,那么,其责任意识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随着社会角色的增加越来越宽泛,从尽子女之责推及到尽家庭之责、岗位之责、社会之责等。如此一来,家庭就会多一分稳定,单位就会多一分效益,社会就会多一分和谐。
  3.有益于未成年人恻隐之心的形成。孔子说孝不仅是孝顺,而且应孝敬。孝敬,作为子女不仅要从外表上和颜悦色,而且还要从内心自然地流露出对父母的尊敬。尊重父母的意见,不欺瞒父母,听从父母的建议等。当然,听从不等于盲从,但也不能因为父母有错就蔑视父母,甚至伤害父母,这就需要子女学会“恻隐”和“不忍”,学会理解与宽容。如此一来,让未成年人就不会不顾他人的感受,个人至上,泯灭良知。
  当然,未成年人能很好地认同并崇尚孝道,那么对他们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不仅仅只有以上几个方面。如,未成年人若崇尚孝道,就会由家集体的观念延伸出班集体、社会团体等集体主义观念;未成年人若崇尚孝道,就会由对家长敬重生发出对教师、对老人、对同事的敬重;未成年人若崇尚孝道,就能顺承家长的美德等。由此看来,孝道教育、感恩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孝道教育不仅仅是家庭的事情,学校作为未成年人的一个重要的教育部门,也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对未成年人实施孝道教育。
  二、学校孝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学校可以搭建孝德教育平台,策划孝德教育活动。如学校可在原有的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基础上,结合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契机,全方位营造浓厚的孝德教育氛围。学校孝德教育可从感知与实践两环节着手。
  在“学孝”过程中,以班为单位,以主题班会为载体,根据学生所在年级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自主选择故事会、讨论会、知识竞赛、表演欣赏等形式,学习名人“行孝”故事,讲述父母的爱心故事,吟唱歌颂父母的歌曲,朗读相关主题的名篇佳作,观看相关主题的电影,并为学生搭建交流心得的平台,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交流、体会、感悟。学校结合有关节日、纪念日,通过一周寄语、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向学生进行孝德认知教育,增强学生新时期孝德的感性认识。
  在“行孝”过程中,组织开展“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征文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生“一封家书表孝心”活动,还可以结合母亲节、父亲节开展“孝敬父母月”活动,教学生从生活的细微处着手,从身边的点滴做起,积累行孝经验:记住父母的生日,送父母一张生日贺卡,给父母写一封信,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为父母做一顿饭菜,与父母一次拥抱,给父母洗一次脚,与父母谈一次心,承包一项家务劳动,唱一首好歌送给父母,为父母制作一件礼物等等,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父母,让学生和家长都在行孝实践中体验感恩回报的温情。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该如何关心父母,向父母尽孝心。
  为了更好地促进家校牵手,学校可成立家长委员会或“家长学校”,吸收家长参加学校管理;召开以“要孩子孝敬父母,家长应该怎么做”为话题的家长研讨会,家长们现身说法,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指导家长孝德教育的正确方法和具体做法;开展学校“开放日”、亲子活动,使家长与孩子各自更好地发挥作用,形成他们之间优势互补的趋势。
  三、结束语
  学校是青少年聚集最集中的地方,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等途径和形式对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使他们自觉践行孝道,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0次印刷
  4.郑智辉.论传统孝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冲突和整合[J].宁夏社会科学,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78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