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与德育课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只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和《法律常识》课程一定程度地体现了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特点,《经济政治社会》和《哲学与人生》依然沿用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体系,德育课教学依然停留在知识的灌输与考核上。这样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状况针对性和实效性都不强,急需改革。
  中职教育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立足在“从业”德育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教育。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内容必须纳入行业职业道德和行业职业规范。因此,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必须打破现有模式,重新构建与行业企业结合并适应行业企业要求的德育课程体系。
  建议:
  第一学期开设《心理健康》,周2课时,计36学时;
  第二学期开设《法律常识》,周2课时,计36学时;
  第三学期开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周2课时,计36学时;
  第四学期开设《求职与创业》,周2课时,计36学时。
  以上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建筑在职业教育特色基础之上的,也比较符合中职生的实际需要。
  
   一、对中职生的自信心
  
  中职校的生源来源几乎都是初中时学业较差的学生,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评估下,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几乎丧失殆尽。面对这样一群学生,中职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首先面临的是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和自尊,找回自我。完成这种重新树人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课必不可少。
  家庭教育不当使许多独生子女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及自我矫宠的品质,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心理教育课题日益沉重,如:把教师的教育当成与自己过不去,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失败和他人的成功,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和客观地面对,而是把矛盾发生的一切责任推给对方等等。这些表现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代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职校德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有利于帮助职校生调整不健康心态,而且有利于职校培养出对社会负责任的健康公民。
  中职生学业差的主要原因不是学生的智商低下,而是由于他们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所致。因此在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训练。
  
  二、对中职生进行法制教育,让中职生知法、懂法、守法,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事是非常重要的
  
  中职校开设《法律常识》课,一是要解决中职生法律意识淡薄及对法律知识无知的问题,二是要训练中职生养成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事的行为习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职校德育课程要通过《法律常识》课的开设、讲解与训练,让中职生懂得在法律制度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在学校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中职生,在社会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走上工作岗位后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三、中职校的培养目标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有一技之长的初中级劳动者
  
  所谓“合格”,不仅仅包含着职校生文化与专业特长的合格,而且也包含着职校生综合素质的合格。
  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金钱作用的神奇化催生着人们对金钱和权力的向往。当代中职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面对这样一个中职生团体,道德教育必须要尽快从天上落在地上,即尽快摆脱空洞的说教,让中学生从认知到情感都心甘情愿地接受。这样的道德教育才可能见到实效。
  中职校的道德教育课也只有和中职生的现实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才可能获得效果。中职校德育教育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主要表现为中职生一入学就基本趋向于职业定位,这样的特点提醒我们对中职生的道德教育要和他们将来从事的职业特点密切结合。因此,对中职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也是我们建议在中职校开展《职业道德》课的重要原因。当然鉴于中职校的特点,对中职生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只对道德的认知水平上,还要注意对中职生开展职业道德行为训练(这也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重头戏)。这样才可能使中职生真正养成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习惯,从而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四、培养中职生具有职业素质
  
   中职生在接受了职业道德教育和训练后,必须要明确自己对将来所从事职业应该持什么态度、遵守怎样的行为规范和职业法律规范、具备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心理及职业素质。因此,在中职校开展《职业指导》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中职生在完成两年学校教育后的第三年就要走出校门奔赴实习岗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也可能从此就走上了工作岗位。中职校的毕业生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实习或工作岗位的要求,不仅取决于中职生在校学习到的专业技术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力,更重要还取决于职校是否对职校生进行了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心理和职业素质及遵守职业规范的养成教育与训练。
  当然在对中职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与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重结合行业企业(比如:全国500强企业)文化对中职生进行教育,让他们在了解企业文化的同时,明白任何一个优秀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壮大都有自身企业文化的支持,从而理解企业文化在企业生存与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中懂得遵守企业文化要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对中职生必须进行《求职与创业》的教育
  
  中职校开展《求职与创业》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必须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教育。
  这里所讲的“实事求是”是指:中职校在对学生进行求职与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向学生说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诸多不合理现象,并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这些不合理现象的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并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不合理现象存在的历史性及其迟早要消亡的必然性。通过实事求是的教育,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面对现实的勇气,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确立改造不合理的信念,确定人生奋斗的目标。
  (二)必须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教育与训练。
  当代中职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弱。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对自身错误不能勇敢面对。面对这样一群中职生,我们很难想象他们将来会成就什么事业,也很难想象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怎么适应岗位要求。中职校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的教育与训练,使其明白一个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可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才可能真正树立起自信。职校对中职生进行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的教育与训练不仅仅有利于中职生求职与创业,而且更有利于中职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三)必须对学生进行求职方法与技巧的教育与训练。
  中职生即将离开校门时的第一件事就是求职。怎么书写求职书、参加面试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怎样应对面试时的提问、应试时的穿着与打扮、应试时的语言技巧、应试时如何向对方介绍自己等等常识,职校都有必要教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求职模拟训练。
  综上所述,中职校德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德育课教学都要把握这样的标准:一切以有利于培养中职生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一切以有利于培养中职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一切以有利于培养中职生就业创业精神为出发点。这样中职校的德育课教学才有实质性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88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