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及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传播人类文化、吸取思想精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精神境界的最佳方式。《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高中三年内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阅读材料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以及推荐的名著。为深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状况,我们向学生发放了七百多份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忧心忡忡。
  
  一 教育观念难以转变,阅读时间没有保证
  
  每周花4小时以上阅读的学生有36%,64%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是4小时以下,究其原因,许多老师教学思想陈旧,认为摘题海战术一样提高语文成绩。殊不知这样完全扼杀了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将充满人文精神、人情之美的语文变成了枯燥的技巧之学、知识之学,乃至成为纯技术的应试训练。结果学生的个性、意志、情感以及创造力都遭到压抑和摧残,以致对语文产生厌学情绪。难怪有学生在问卷上大声疾呼“需要老师的大力支持”。
  
  二 课外书籍选择盲目,阅读效果两极分化。
  
  学生感兴趣的课外书不是品位高、思想性强的文化“大餐”,而是趣味性浓、娱乐性强的文化“快餐”。男生多喜欢看玄幻小说、侦探小说、卡通漫画,女生多喜欢看网络言情小说、童话、时尚杂志。学生辨别是非、鉴赏美丑的能力低弱,也使得一批思想贫乏、艺术粗糙、格调低下的庸俗书籍得以污人耳目,乱人心性。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许多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缺乏科学的知识与坚定的信仰,不能不说这是错误阅读的悲哀。
  
  三 对名著认识不一,糊涂读现
  
  94%的学生都认为应读些名著,但54%的学生认为“没必要读这么多”,许多名著得不到学生的认同,除了时间原因外,学生或认为名著思想性强,说教味浓,难以读懂;或认为情节复杂,篇幅冗长,难以卒读;或勉为其难,硬读一遍,却一无所获。显然,中学生对中外名著认识的深度不够,大多数只停留在故事情节上,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对作品的思想、语言、形象、技巧或置之一边,或无法欣赏。他们不能在作品中找到精神的寄托,得到心灵的共鸣,获得审美的愉悦。
  笔者认为,要扭转上述种种怪现状,以下几点必须着重考虑。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保证阅读时间。语文是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要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阅读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因为它既是一个人认识万物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借助作品内容内省反思的过程。它对学生的生命成长影响极大,因此绝不能本末倒置地去搞题海战术。许多有识之“校”专开阅读课,不失为良策。特级教师徐振维就曾推行过“课时分段,扩大阅读”的教改试验,获得了很大成功。当然利用图书馆、阅览室,把学生放到大语文学习环境中更佳。
  其次,提高教师素养,推荐优秀书目。教师如果不研究《红楼梦》,就很难引导学生去正确看待贾宝玉、林黛玉;教师如果不了解信息技术,就很难帮助学生理解网络文化;教师如果不关心社会现状。也很难向学生解释“韩寒现象”、“新生代作家”……因此,教师只有广收博览,不断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才可能推荐好书,正确指导学生阅读。
  再者,激发学生兴趣,正确引导读法。有了读物但如果不解决怎么读的问题,学生得到的只能是片言只语,一鳞半爪。朱熹在《学规类编・诸儒读书法》中说:
  “未见道理,恰如数重物色,包裹在里许,无缘可以见得。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这种穷根究底的阅读方法值得学生借鉴。但要能“见骨见髓”,还得让学生凭借个人经历体验,联系社会生活对作品的语言、形象、技巧进行揣摩、研究,来获得感悟体会。对于名著,教师要能结合写作背景、作家的风格特色、艺术成就来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思考。7L子日:“思而不学则惘,学而不思则殆。”在学生辨清精华与糟粕,正确鉴赏评价作品后,要让学生做好摘录,写好读书笔记,通过“阅读一思考一写作一阅读”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
  提高语文素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加强课外阅读则是根本途径。解除思想包袱,掌握阅读技巧,坚持不懈地阅读好书籍。那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该不会只是古人的体会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95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