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把语文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突破,是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文学成果统统纳入阅读视野,是将课本上获得的阅读经验直接应用于阅读实践,又在阅读实践中积累更加丰富的阅读经验和人文素养的活动。
  从大语文观来看,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大语文系统中,阅读是一个子系统,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对课内外阅读篇目、阅读数量,都作了规定或提出了建议。这是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背景的见解,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学校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语文课外阅读的。
  统一认识。语文老师先从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从肢解课文和展示个人才情的讲析中解放出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真正体会到阅读的益处。只有老师的理念变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而不是相反。只有老师的理念变了,才能赢得领导的支持和同情,获得一个班级,一个年级,一个学校,乃至学生家长的支持,形成开放性阅读的大气候。
  追求质和量的统一,让学生在阅读中受益,努力使阅读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手段。
  首先,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开始的时候,我们从制度入手,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引导、督促、激励同学们,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沉入到阅读中去。
  我们每个班级,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班内图书角等形式,广泛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介绍读书方法,开展天天读、天天写活动等。
  其次,制定详尽的读书计划。课外阅读,不是随意阅读,不是不加选择地阅读,课外阅读,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要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薰陶。课外阅读,还要让读书活动收到实效。因此,班级读书活动的开展质量至关重要,为此,语文老师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制订班级读书方案。指导每一个学生,制订符合自己实际的读书计划。尝试结合课内选文,配备一定的课外读物,以课内学习带动、引导课外阅读等方法。
  要求每个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计划分短期的和中长期的。短期的就是每天都必须阅读,内容时间不限,长期的计划一是每学期要阅读一部名著,二是专题阅读,规定主题阅读,如亲情、友情、师生情,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等。十一月份,我们学校邀请著名儿童文学家黄蓓佳到校讲学,我们在之前的两周让全校学生阅读黄蓓佳的作品,查找有关黄蓓佳的资料介绍。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举办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读书活动,有效促进班级读书活动。初一是阅读活动开展的黄金时段,我们举行诗文朗诵会、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等各种有益的活动。
  为了保证阅读扎实推进和有效实施,我们尽量做到“三个落实”。
  时间上落实,例如阅读的时间:每天的边角时间、每周一课、双休日、节日。
  活动内容、形式的落实。
  老师指导。专题阅读:一个周或者一个月专门阅读学生所喜欢的一个文人的作品,进行资料的收集、阅读、整理,然后根据手边的资料,写一篇文章《我眼中的你》。
  确定主题的阅读:例如友情、亲情、师生情,花一段时间专门阅读、摘录,然后利用课堂上的时间交流分享。
  每天语文课前班级交流:每节课前十分钟,按照学号或者座位号的顺序,交流当天阅读的内容,作者介绍、内容简介、艺术手法评析、好句好段赏析等等。
  检查落实即对学生的阅读经常性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如通过个别交流、检查读书笔记等形式进行检查反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及时树立典型,扩大影响。笔头检查:默写成语、写读书笔记、征文比赛。口头检查:古诗词背诵、名著推荐课、新闻发布会。
  通过课外阅读,我们有了如下的收益。
  拓展学生视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对学生有了良好的引导和影响,学生的视野得到极大开阔,在广阔的阅读田地里汲取丰富的养料,并且由学生的自觉阅读,热衷于阅读,最终化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
  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之间的联系,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校内外的联系,拓展学习的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强化语文课外阅读,切合素质教育的需要,极大促进了学生素养的提高。
  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学生广泛的阅读,从直接意义上说,是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而学生高尚情操的养成,美好情感的培养,乃至技巧的借鉴,都给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促进了教学相长。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展,无疑将促使教师更加努力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真正实现和学生一起成长。课外阅读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效地促成语文成绩大幅度、大面积提高。
  
  黄丽芳,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98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