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减少煤矿机械事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煤矿机械事故是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受到严重威胁。预防煤矿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对煤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煤矿机械;事故;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209-01
  
  引言:随着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设备种类、型号增多,规格加大,这就对日常维护和修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设备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设备运行正常,矿井的原煤产量和效益提高,对安全生产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煤矿生产中发生机械事故分析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在机械使用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差,即安全素质低下是认为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在日常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常常表现在不安全的工作习惯上。
  (二)配件规格和质量不过关。目前我国机械设备市场开放,大量劣质机械设备涌入市场,一些企业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购进无生产许可证的产品,设备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不合格产品投入使用,这样就对煤矿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三)设备陈旧老化。在煤矿建设时,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械设备更新速度缓慢,设备相对老化,大量超过服务年限,且仍在继续使用,达不到煤矿安全规范标准。
  (四)设备配套不合理。机械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一些煤矿拼设备与条件不相适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磨合期内,往往事故发生率较高。
  (五)设备检修不到位。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设备陈旧,没有按规定时间进行检查、检修,日常维护保养,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更是很难进行下去。
  二、如何减少煤矿机械事故
  (一)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使从业人员自觉遵守煤矿安全规定,人人认清身边的危险源、伤害的预知预防措施,彻底避免现有的习惯性违章,教育职工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思想。
  (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教育职工,明确事故的危害性,消除安全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运用典型的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一是建立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展室,定期对职工进行开放,用生动的案例形象教育职工。二是用典型说教的方式,教育职工认清“三违”的危害,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三是定期请典型事故的家属做报告,以引起职工思想上的共鸣。另外,特别要注意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加以监护,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然事故发生。
  (三)加强矿用安全设备、器材、安全防护用品检测检验。对矿用安全设备、器材、安全防护用品开展检测检验,特别对机械设备及辅助产品要严把质量关,决不允许不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1)根据生产需要、技术要求,产品质量选购合格设备。(2)凡是新投入使用的设备不论是选购,还是自制的,都要按设计规定,对设备的技术性能、质量状态、安全功能进行全面、严格验收,并要经过试运行确认无误时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四)强化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对特种作业人员要先培训后上岗,以岗定人,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以业余培训为主,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五)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六)建全安全法制,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企业领导要重视机械管理工作,并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使机械管理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发展。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结束语:通过本文的论述,煤矿机械设备管理在煤矿事故的防治工作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设备管理的目的,就在于按照机械设备固有的规律,同时也按客观经济规律,通过保养维护等手段,经常使其保持高度完好,提高其生产率和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并谋求最经济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追求无事故、高收益,最终赢得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要切实加强管理,扎实工作,努力把设备强制保养落到实处,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刘庄煤矿
  参考文献:
  [1]郭国政,等.煤矿安全技术与管理[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8.
  [2]郭朝先.中国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0.
  [3]金龙哲.安全科学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0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