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镇墓兽的形制演变规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镇墓兽是古代中国墓葬中的一种典型而神秘的明器,古人确信镇墓兽是能够驱蛇辟邪的镇墓之神。文章根据目前可见的考古发掘资料,研究古代镇墓兽的形制变化规律,着重阐述了镇墓兽各个时期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镇墓兽 形制 规律
  
  镇墓兽是古代中国墓葬中的一种典型而神秘的明器,其发展历史相较于中国几千年辉煌的文明历程来说是短暂的,然而其本身所包含的背景、形制和意义等在史学与美学上的内容及重要性却和其历程的短暂成反比。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湖南长沙一带的楚墓中就出土有镇墓兽,而对镇墓兽的研究工作至今也已有几十年了。最初,日本学者永野清一考证了镇墓兽为“山神像”,或称镇墓兽,其作用为“镇妖辟邪”。①随着镇墓兽的大量出土,陆续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考证,亦有不同的观点。镇墓兽究竟是什么东西?它象征着什么?应该如何定义?与墓前的石刻辟邪又有何关系?这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笔者查阅考古资料显示,从镇墓兽起源、发展到繁盛时期,它的形制也随之产生着变化。具体而言,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镇墓兽均有自身的特色。概括来说,根据其材料、外形的不同,笔者将镇墓兽的形制归纳为六大类。
  一、战国的木雕漆绘镇墓兽。镇墓兽基本由鹿角、身和方座三部分组成,形制较为复杂。方座,为棱台形,雕刻并绘有纹样,一般为云纹。首一般为虎形,口伸长舌。头顶两侧插对称的真鹿角。依据头、身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两种。第一种,双头、双身镇墓兽。形制基本相同,双头、双身,头身背向,颈、下身相连,虎首,瞪目,口伸长舌,双头颈各插鹿角,屈颈,屈身,头部雕刻并用黄、红彩绘虎面各器官。第二种,单头、单身镇墓兽,形制较复杂,大体可分为六式:
  I式:头偏圆,面部无眼、鼻、嘴等器官,无舌,两侧插虎鹿角;直颈、直身,通体套黑漆。
  Ⅱ式:头面虎形,头顶两侧插虎鹿角,大眼,口伸长舌,屈颈、直身;通体髹黑漆,眼、鼻彩绘(未雕刻);嘴、舌雕刻并彩绘。
  Ⅲ式:头为虎形,面部各器官雕刻,眼大而凸,卷眉、龇牙、咧嘴、伸长舌,面目凶猛,屈颈、屈身。
  Ⅳ式:仅一件,出自湖南临澧县九里1号墓。龙首,口伸长舌,头上无鹿角,屈颈、直身,身绘鳞纹;通体髹黑漆,与前几式略不同。
  Ⅴ式:仅一件,出自信阳长台关1号墓。兽作跪状、虎首,头上无鹿角、竖耳,眼圆而凸,口宽大、龇牙、伸长舌,口中蚕食一条蛇,两前肢利爪抓住蛇两端;周身彩绘鳞纹,无梯形方座。
  Ⅵ式:头虎形,头顶两侧插鹿角,眼弯月形,鼻扁平,口微张、伸舌,面部较善,近人形;直颈,身细长。②
  战国时的镇墓兽显得抽象、迷离、诡秘,既是明器,又是楚文化中最具特色也最富有神秘色彩的雕刻品。这与楚文化的神秘以及当时的巫术盛行分不开。它通过兽头的灵动与方形基座沉实的体量感相互呼应,显示虚构神怪的强大动感和魔幻力量。
  二、汉时的陶制“操蛇神怪”俑。③一般为头上生双角,人面、大眼、兽耳,舌伸出且下垂,有的为右手执斧或执幡,左手握蛇。这些俑主要出土于四川、重庆等地的砖墓、崖墓中。考古学者并没有给它命名为镇墓兽,但它头生双角(似鹿角)、口伸长舌以及手握蛇的特征都与战国中期的镇墓兽(信阳出土)相吻合,而此类“操蛇神怪”也出现在一些砖墓的墓门上方的壁画上,与镇墓兽在墓门侧所起的镇墓辟邪作用也有雷同。而战国晚期的镇墓兽已出现人面的雏形,“操蛇神怪”为人面,可能是战国晚期人面镇墓兽与北朝人面镇墓兽的过渡。因此,笔者认为“操蛇神怪”是汉时代的镇墓兽,但这只是个人的一个小见解,缺乏权威的证据,仍有待研究。
  甘肃武威一座东汉墓中出土的一尊铜制的镇墓兽和勉县汉墓出土的绿釉镇墓兽,头上均生一长锐角,身躯前倾,低头作俯冲、抵角状,尾巴上翘,有如怒奔的斗牛,令人感到有锐利不可挡的风姿,有人称它们为“独角兽”,但它们应为镇墓兽,且与后来的晋陶制镇墓兽相类似,是晋时镇墓兽的前身。
  三、晋与南朝的陶制犀牛镇墓兽。这一时期的镇墓兽多作行走状,低头昂角,头大如牛,短颈。身躯肥硕而低矮,四腿粗壮有力,有易辨的牛蹄状足。粗尾向上卷,颈部有三束鬃毛前刺,脊背鬃毛卷曲。肩胛处刻画出飞翼,整体形状近似于犀牛,可称之为犀牛镇墓兽。
  四、北朝与隋的彩绘陶制镇墓兽,分人面、兽面两种,均作昂首蹲踞状,蹲坐于一方形底座上。人面镇墓兽,都面相丰圆,高鼻大耳,浓眉大眼,双目圆睁,炯炯有神。躯体肥硕,显得肉丰骨健,强壮有力。④头顶有一短柱,有的是头发竖起成短柱状,有的是光头,背部有2-4簇鬃毛,最上面一根呈戟形。眉贴背上卷。西魏的镇墓兽略有不同,汉中市崔家营出土的一个人面镇墓兽,面部表情丰富,仰头、翘鼻、咧嘴大笑,通体光滑。而咸阳市胡家沟西魏侯义墓出土的一对镇墓兽则明显带有晋时的遗风,均俯卧,背上有鬃,兽面长嘴前伸,长牙外露,前额上有一突起,仍为犀牛状;人面,双耳竖立,耳边有短角;面部表情与其他人面相似,身与兽面相同。兽面镇墓兽以狮面为主,面目狰狞,龇牙张口,舌外露,双目圆睁前视,两耳竖起,前额长出一对羊角,呈螺旋状后弯,颏下及两颊鬃毛卷曲,身与人面相同。此时镇墓兽大部分是陶制彩绘,隋时出现了白瓷彩绘,造型取狮身、狮面,可能是受佛教的影响。狮子是佛的保护神,用狮子来作镇墓兽,其镇墓兽辟邪之效就更大了,同时也反映了佛教影响之大。人面镇墓兽的脸不像中原人特征,应是西域边疆少数民族的造型,这可能与有些少数民族取敌人的头颅或一些猛兽的头来辟邪、镇鬼兽有关。
  五、初唐时的镇墓兽。初唐时的镇墓兽造型均为兽身、前足直立,后足弯曲作踞蹲状,尾贴身上翘。人面的头上有独角或梳成鬃状,足为牛蹄状;兽首面部似狮状,但有双角竖于头顶,身与人面相同。⑤早期的面目较善无狰狞之感。后期的人面镇墓兽双眉浓厚,两目圆狰,张开大嘴,牙齿外露,面目狰狞,有的满腮胡须,独角增长呈螺旋状,双耳增大,颈生鬃毛,肩生双翼,形象凶猛。兽面双角增长,有的角端分叉,身与人面相同;有的背上有戟状物,尾部呈尖齿状贴身上翘。此时镇墓兽肩生双翼,面部装饰加强,已出现三彩形式。
  六、初唐后的镇墓兽。此时的镇墓兽大部分为三彩器,在头顶的两旁附加了许多装饰,肩上双翅如孔雀开屏之状,尾部鬃毛似火焰状,脸型上大肆刻划,恣意夸张,装饰性加强。此时的镇墓兽主要有两大类型:第一类仍以踞蹲式为多,器座加高,无论是人面还是兽面,前足都竖直有力,已开始出现跃跃欲试、似要站立之感。均龇牙咧嘴,十分狰狞恐怖,以至人面和兽面已较难区分了。张牙舞爪,左手抓一蛇,右手或仍撑地,或高举;第二类,已呈站立之姿。右腿伸直,左腿弯曲,足下踩一小兽或野猪,均张口龇牙,小兽或野猪作挣扎状;左手抓一长蛇,右手高举,蛇缠绕于手臂上。此类镇墓兽与天王俑相似,但比天王俑更狰狞恐怖和抽象。
  古人坚信人死后灵魂可永存,因此为确保地下生活的安定,便需要镇墓辟邪的神物。而即使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也会有不同的诠释,这就是镇墓兽在不同时期、背景下会有不同体现的原因。
  据考古文献可知,镇墓兽最早出现于战国楚,是南方楚地特有的丧葬习俗,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具有浓厚的楚巫色彩。战国后,秦汉于政治思想方面强制性的一统逐渐蚕食了这种盛极一时的墓葬文化,使其于东汉时逐渐消失了。西晋时,随葬镇墓兽这一葬俗在中原出现。北朝是镇墓兽的发展阶段,镇墓兽注入了新元素――佛教文化,镇墓兽与镇墓武士俑构成镇墓俑类,成为随葬物的一种类型。隋唐是镇墓兽的成熟期,加入了西域文化特色,佛教的影响增大,此时的镇墓兽也是最为后人熟知的。然而,正如唐作为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一样,镇墓兽也从唐中期的鼎盛一下子滑落到低谷。到唐后期,镇墓兽在墓中的出现已逐渐减少,到了唐末,镇墓兽终于结束其几百年来的使命,退出了明器行列。唐以后的墓中均不见有镇墓兽出土,已被铁牛、铁猪、十二俑等明器替代。至此,镇墓兽消失于中原地区,也消失于古中国。然而,镇墓兽那层神秘之纱至今仍未揭开,仍有许多未能考证、解决的问题。笔者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镇墓兽的神秘面纱定会通过研究者的努力拨云见月。
  注释:
  ①陈跃均,院文清.“镇墓兽”略考[J].江当考古,1983(3).
  ②张正明,皮道坚.楚美术图集[M].湖北美术出版社,1996年.
  ③吴荣增.战国、汉代的“操蛇神怪”及有关神话迷信的变异[J].文物,1989(10).
  ④曹者祉,孙秉根.中国古代俑[M].上海文化史出版社,1996年.
  ⑤秦浩.隋唐考古[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艺术设计系
  (责任编辑:贺秀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13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