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交响音乐欣赏论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交响音乐作品表现力丰富、内容深奥,常被人们称之为“阳春白雪”。欣赏交响音乐作品,需要有意识地倾听。表层化的欣赏,更多侧重于感悟乐曲。其中“情”的捕捉,为不具备任何音乐知识的人提供了接近交响音乐作品的最佳路径。
  关 键 词:交响音乐 交响乐 交响曲 表层化欣赏
  
  交响音乐是音乐国度中最为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较为高深复杂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常被人们称之为“阳春白雪”。不少人在崇尚它的同时,不免心生困惑,并有些畏惧。如何欣赏交响音乐作品?一直以来就是众说纷纭的话题,也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这里,笔者试图就交响音乐作品的欣赏,略述拙见。希望能对交响音乐欣赏者,在欣赏思路和欣赏方法上有所启示与帮助。
  
  一、关于交响曲、交响音乐与交响乐的概念
  
  不少人对交响曲、交响音乐与交响乐这三个词的概念含混不清。在此,笔者先将这三个词加以释解。
  1.交响曲
  交响曲(Symphony)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是多声部乐曲的泛称。18世纪30年代以前,交响曲一词没有明确的含义,某些带有乐器伴奏的多声部声乐曲、声乐与器乐一起演奏的乐曲,一些前奏曲、序曲、协奏曲、组曲、间奏曲,或由器乐演奏的其他乐曲等,都被称为交响曲。18世纪30年代起,一些作曲家将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序曲中的三个段落,扩展成三个乐章,渐渐地,这种形式的器乐曲被视为交响曲。18世纪40年代,四个乐章的交响曲结构在许多作曲家的作品中出现。以后,四乐章的交响曲就成为了古典交响曲的典型结构形式。
  交响曲以结构庞大、内容深刻并充满戏剧性、哲理性、抒情性,作曲技法艰深,管弦乐色彩绚丽为主要特色。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常表现紧张的生活或斗争,速度很快;第二乐章,多是人们内心情感的抒发,速度较慢;第三乐章,优雅或富有活力,大多具有娱乐性;第四乐章,常描写欢庆和风俗生活等场面,快速或急速。
  一般来讲,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主要乐章,整部交响曲以第一乐章为中心,组成了多乐章的乐曲结构。当然,也有以其他乐章为中心而形成的交响曲结构。如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所作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等。
  2.交响音乐
  交响音乐(Symphonic music)一词从19世纪起才被使用。交响音乐,最初是指由具有一定规模的管弦乐队演奏的、较为大型的音乐体裁,如序曲、交响诗、协奏曲、组曲、交响曲。以后,这个词的概念逐渐扩大,由管弦乐队演奏的舞剧音乐、狂想曲、随想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变奏曲、舞曲及进行曲等也涵括在其中。
  交响音乐由于其表现内容的广泛性、深刻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写作技法也相当高超。18世纪末和19世纪,交响音乐的创作水平达到了顶峰。在乐坛上,常常将交响音乐写作的优劣,作为衡量一位作曲家艺术水平最重要的标志。
  3.交响乐
  交响乐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交响音乐,是交响音乐的简称;狭义上是指交响曲。
  
  二、关于表层化的欣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愈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悠扬跌宕的乐声中散步、聊天、吃饭、整理内务或思考问题等,已成为一种习尚。这时,人们对音乐的聆听,大都漫不经心,无过多的思考,音乐刺激听觉器官后,直接反映出来的是好听与不好听。人们大多是为了解除疲劳、调剂情绪和气氛而进行的聆听。这种“听”被不少人视为欣赏。实际上,欣赏音乐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听”是用听觉去享受美好的声音,“欣赏”应该是在听的基础上,添加了领略其中的趣味之意。而领略一词的本意则是了解和认识事物。
  交响音乐作品属于管弦乐合奏曲,是所有器乐合奏曲中音响色彩最为绚丽、表现力最为丰富的一个种类。交响音乐作品由于所表现的内容复杂,其声部层次繁复,织体多变,结构庞大。在交响音乐欣赏问题上,由于每个人的阅历、知识结构、对事物的认知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对音乐的需求与接受程度也会迥然不同。就一般性而言,表层化的欣赏被更多人所青睐和接受。
  在表层化的欣赏中有两个不同的层面:其一,了解与乐曲相关联的情况;其二,捕捉音乐中的“情”。
  1.了解与乐曲相关联的情况
  了解与乐曲相关联的情况,是指了解作曲家创作乐曲时的心境和意图,作曲家所生活的时代状况、个人创作特点、乐曲力图表现的内容,以及管弦乐队中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各乐器最擅长表达的情绪和内容,等等。这种欣赏,是试图利用诸种与乐曲相关的信息,去接近作曲家的所思所想及作品所表达的内容,然后凭借感觉去领悟乐曲中的奥妙。
  不少交响音乐作品的倾慕者,进入这个层面就以为已经能够欣赏“阳春白雪”式的音乐了。其实不然。器乐曲,尤其是交响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反映的事物微妙、广泛、复杂。管弦乐色彩丰富,作品内容深刻,仅凭了解与乐曲相关的事宜,然后靠悟性去感受。如果是短小通俗的乐曲,或许能够支撑一阵子,但稍微复杂一些,恐怕就会力不从心、茫然,并且听不进去,越听越烦。这样,不仅得不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反而会被“一片混浊嘈杂”的音响所“围剿”。
  如何在交响音乐作品那交迭多变、绚丽洪大的音响洪流中,有较为清晰、具体的欣赏思路,以解除迷惘与困惑呢?表层化欣赏的第二个层面,将会使欣赏者初解疑云。
  2.捕捉音乐中的“情”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恩格斯也对音乐进行过评述:“把人类感情中最崇高、最神圣的东西,即最隐深的秘密揭露出来,并且表现在音响中。”的确,音乐以抒情为主,以抒情见长,即使是在描写性与叙事性的乐曲中,也往往是借景抒情,或者是以情示景、以情叙事。“情”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因此,欣赏交响音乐作品需要捕捉音乐中的“情”。
  如何捕捉音乐中的“情”?首先,要对“情”这个字和人类表达“情”的特征加以认识;其次,要了解音乐与人类表达“情”的共同点;最后,再到音乐中去捕捉、去感受。
  (1)人类表达“情”的特征
  “情”是指情感或情绪。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人类对外界刺激能做出较为多样、细腻的心理反应,如快乐、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兴奋、忧愁……这就是情感或情绪。对于情感和情绪人类有着共同的感知,这种感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所发出的声音、语言、身体形态和动作。比如,人在高兴时,声调会向上扬起,语言和语调的速度较快并且较紧凑,语气轻松、笑容满面,或许会手舞足蹈。人在悲伤的时候,声调会低沉,语言和语调的速度较为缓慢,语气沉重、压抑,极其悲痛时还伴有哭腔和抽泣声,也会号啕哭喊。这时语言和语调的速度时缓时疾、起伏跌宕,面部表情抽搐扭曲,或许会捶胸顿足。人在愤怒的时候,声调会骤然升高,语言和语调的速度很快,语气强硬,横眉怒目、咬牙切齿,或许还会拍桌子跺脚、口出粗言。人在温柔的时候,语言声调平稳、语气和缓,表情或亲切或柔媚。人在忧郁的时候,语言声调低回而压抑,往往少言寡语,表情暗淡,时而凄然泪下,时而独自徘徊或缓行,痛苦、烦恼、怨恨、希冀、无奈相交织。
  (2)音乐与人类表达情感极为相近
  对于情感的表达,音乐与人类有着共同点,这就是声音。人类发出的声音主要由声调和语言组成,音乐发出的声音主要由音高、节拍、节奏和速度组成,这两种声音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音乐中的音高出自于人类语言声调的抑扬,节拍、节奏和速度与人类语言中的顿挫、韵律以及轻重缓疾的语气密不可分。在音乐中,当表现奋进与抗争的情绪时,常常用连续向上进行的音调和具有动力感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这与人类语言所发出的“向前进,向前进!”的呼唤声很相似;当表现沮丧、痛苦、失意等情绪时,常常用连续下行的音调,这与人类的哀叹、呻吟声极为相像;当表现激昂的情绪时,往往用较快的速度,有力与活跃的节奏,大跳与同音反复等相交替的音调,这与人在兴奋时所发出的欢呼声有直接的联系;当表现心旷神怡和感叹之情时,大多用舒展的节奏,音调以级进为主,偶尔作大幅度的跳跃,这与人类在愉快、平和心境中,语言的自然声调更为接近,等等。因此,从某种角度讲,音乐是用自己的声音表现着人类的声音,用艺术化的声音,激起人们对自身情感表达的声音,或情感表达的其他方式,如动作、表情等,以及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气氛等的联想。
  (3)在音乐中体味“情”
  音乐表达情感的声音与人类表达情感的声音虽然相近,但音乐不是人类声音的翻版,音乐是以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倾诉的。因此,了解和认识到人类自身情感表达的特征,以及音乐与人类在情感表达上的相近点之后,还需要在乐曲中去感受、去体味。只有这样,欣赏者才能够从乐曲跌宕起伏的低吟与喧嚣中,唤荡起自身情感的层层涟漪与巨涛。
  这个层面的欣赏,较为直接地触碰到了音乐作品本身,其方法简易,对于不具备任何音乐知识的人,或对乐曲不熟悉和不了解的人而言,无疑是一条快捷入境的最佳欣赏途径。
  以上所述,表层化欣赏的两个层面,虽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感悟音乐作品,但这种感悟是有意识地“倾听”。这种“倾听”与心不在焉、一无所知的“听”相比,音乐感受定会不同。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鞠向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165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