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师学前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儿童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儿童音乐教育是在幼儿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进行的活动,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基本知识技能和较好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这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保障。因此,培养学前专业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成为高师学前音乐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以往的音乐教学,虽然也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但由于多种不合理因素,学生的学习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如何进行高师学前专业声乐教学是我们一直思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大大增加,一些学生音乐素质较差,缺乏音乐学习的敏感度,学习音乐的能力、音乐感觉、音乐理解力等方面比较欠缺,这给声乐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学校教育音乐教学也相应地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由于扩大教育规模,导致专业课时授课人数增加,班级增多,学生单位课时减少,而且学生的声乐学习存在个体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差异,必须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但声乐课时少,单位授课人数较多,学生单独歌唱或得到教师个别辅导的机会相对较小;校内外声乐活动不多,大多学生很少有上台单独表演的机会,这些学生由于缺乏锻炼而比较紧张,以致不能很快进入幼儿教育教学活动。
  2.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音乐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设施与设备,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虽然一些院校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已有了极大的改善,但由于扩大招生,现有的教学设施和设备还满足不了教学的实际需要。
  3.声乐教材内容较陈旧,作品风格单一,一定程度上对本民族的音乐特色与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思想有所忽略。教材程度偏难,忽略了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学前教育的学科特点。
  4.学前专业声乐教学,未能全面思考幼儿音乐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并和幼儿园建立一种相互了解衔接的关系,导致毕业后的部分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幼儿教学工作。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笔者认为,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学前专业的声乐教学应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紧密衔接。在制订学前专业音乐授课计划时应与当前幼儿的音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幼儿教材等建立一种相互衔接的关系。在学前专业的声乐教学与幼儿园音乐教育这两者之间建立具有教育连贯性特点的音乐教育体系,使高师学前专业声乐教育既有科学性、规范性,又有实用性。学校授课教师还应随时下园,了解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的动态发展,与幼儿园教师及时沟通,了解幼儿园的音乐需求和孩子的音乐发展状况,随时调整学校的音乐教学。
  2.声乐教材的重组。声乐教材是学前专业声乐教学内容的基本体现,应根据学前的学科特点编制教材。教材编写应着重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按照学前专业声乐学习的基础教学为主线,教材中歌曲作品的难度应适宜学前专业学生的发展,内容突出综合化、多元化。歌曲选择范围广泛,选择类型为歌剧、艺术歌曲、创作歌曲、通俗歌曲、儿童歌曲、戏曲等。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编选,使学生在广泛接触不同风格作品的同时,学习学前专业所需的声乐基础知识理论与歌唱技巧,同时各类型的声乐作品应体现艺术性、思想性、时代性,多涉及新创作的优秀的声乐作品,不仅紧跟时代发展脉络,而且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歌唱教学中,不仅学习基础的声乐知识、歌唱方法,同时也应涉猎部分经典好学的戏曲唱段、地方小调等,增加学生传统民族音乐的教育教学内容。这将影响着学生在未来的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思想理念,让每个孩子了解自己家乡的音乐,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将我国民族的传统艺术继续传承。声乐教材不仅是文字资料,也应与视听资料相结合,内容上应纳入各类型的声乐作品、赏析名人名家的声乐演唱,这种立体的声乐教材为学生全方位的声乐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二个模块主要是幼儿歌唱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综合部分,这部分涉及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嗓音生理特点、如何进行幼儿唱歌教学、幼儿合唱教学指导、幼儿嗓音保健、幼儿唱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设计等系统知识。这样的教材内容充实、范围广,实用性强,突出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特点。
  3.声乐教学模式的改变。按照学院课时计划,幼师目前的声乐教学主要以大班课授课方式进行,每个学校每节声乐课20―50人不等。声乐大课在实施过程中是作为一种基础课的教学,在声乐课堂上接受声音的基础训练,但由于学生嗓音条件、声乐学习的基础、学习的心理状态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以致部分学生不能完整地唱好一首歌,这对于将来幼儿教师职业的要求,会有一些影响。笔者认为应进行分组教学,区别对待基础不同的学生,他们在歌唱的技巧、歌曲的难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应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学习群体,在练声曲和歌曲的选择上余地很大,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成提高组与基础组。在提高组的教学中,声乐作品选择的范围更宽泛,风格更多样化,不仅在技术上继续提高水平,在音乐文化上也应突出拓宽视野,发展他们声乐学习的优势。基础组教学中,在选曲上要短而小,音域多在中声区,主要加强中声区的基础训练。 按照每学期期末考评情况,基础组中好的学生可调至提高组,提高组中成绩落后的学生调到基础组中学习,这样的安排将调动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竞争意识。
  4.在声乐教学中还应该考虑到声乐教法与声乐技能技巧的结合问题。我们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的教师,既要会唱、弹,又应会教,所以他们在校的声乐学习不仅是对音声乐技术的掌握,同时需要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教学。但由于目前一些学校课程设置中教学法被作为单独的一门课,(转第49页)(接第50页)与声乐技术操作和大量教学实践不能紧密挂钩,故而造成一些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这也是目前学前专业声乐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笔者建议将音乐教学法中的相关内容合并于声乐技能课中,统一作为声乐教学课,在内容上进行统筹安排,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使声乐技能技巧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法相结合,明确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性,加强声乐的实用价值。
  5.教学设施的完善。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 它不是简单的歌唱技能训练,声乐教学中包括声乐理论、声乐审美、声乐鉴赏、声乐教学法、歌唱技能等多项综合知识,是听觉、视觉与歌唱技巧的综合掌握,所以声乐的学习必须辅助现代科学技术设备,大量视听优秀的声乐作品,让学生在脑海中树立美好歌唱的概念,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还可利用录音、录像等多媒体设备记录教学的过程,能及时反馈学生的不足与优点,使学生获得广泛的信息和意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解决歌唱中出现的问题。在声乐教学的赏析中拓宽视野,及时了解当前声乐发展的状况,增加音乐文化知识,并且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优秀的声乐作品和所需的歌曲伴奏,补充声乐教学资源的不足。课余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声乐学习的心得。总之,利用这些现代设施,将大大缩短声乐学习的进程,凸显现代教学理念。
  6.加强声乐演唱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歌唱不仅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听觉和视觉同时结合才能产生声乐教学效果。在声乐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歌唱时的心理素质、艺术修养、歌唱表演等的训练和培养。课堂教学时可采用个别演唱、观摩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胆量,消除歌唱的心理障碍。增加课外声乐活动,例如小型演唱会、声乐汇报等,多给学生提供登台演唱的机会。在学生教育实习中,对学生的声乐教育活动及时进行指导评价,并通过实习过程中的反复实践,使教育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与提高。不论采用任何手段,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让学生既能唱又能“演”,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
  7.完善评价机制。教学评价在教学工作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学目标的体现。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对歌唱的兴趣与情感反映、对艺术的体验与表现能力、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钻研的态度与操作能力、审美情趣的形成、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作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应用发展的眼光,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评价,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通过过程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对其教育实践的评价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在音乐教育实习中的态度、情感、音乐教育能力、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协调能力等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形式,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目前,学前专业声乐教学改革首先需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针对学前专业教学目标建立一套符合各校学前教育特点的新的声乐教学体系,这也是当前学前专业声乐教学研究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儿童艺术教育系
  (责任编辑:轩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17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