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对实施学习方式的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清飒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随着新理念学习的不断更新,广大教师正在改变老一套“接受”式的教学模式。他们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越来越得心应手: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适时精彩的小组合作学习等。然而,许多课堂让我们看到的却是“学生的热热闹闹,教师的无可奈何;学生的随心所欲,教师的束手无策……这正是由于教师对新课改下学习方式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准陷入了种种误区所造成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主要表现在:
一、追求形式的多样化,但缺少目的、任务的明确化
奠宙教授在《当心“去数学化”》一文中,指出:“数学教育,自然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归。”联想当前数学课堂现状,形式热闹了,活动丰富了,手段多样了,但数学的味儿却清淡了。
某位教师充分应用现代网络的资源与优势,请学生收集网上信息,进行组内、组间交流,这是很有现代课堂气息的教学设计。但教师在组织学生把自己的创作互相交流时,由于任务、目标布置不明确,组内交流时,学生们说些什么,谁也听不清,组间交流时,学生们你来我往,碰碰撞撞,不知如何去跟别人交流。学生的个性化的设计最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大家的认可,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显然,这种课堂教学从整体上看似乎符合学习方式的要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趣高昂。但从实质上看却与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相距甚远,表面的热闹、形式的多样,掩盖了课堂学习真实的效应。一堂课下来,教师究竟给孩子留下了什么?这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或者是探究学习,成了装点门面的无效学习。
二、重视学习方式的先进性,但缺少实际应用的科学性指导
我们在许多公开课或赛课活动中常会看到以下几种现象:当教师安排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时,频繁使用音乐手段,不知音乐为谁响起;一味提倡算法多样化,忽视了算法优化的必要性;时不时小组合作,缺少教师的适时引导;不管教学内容深浅,都要拿来探究一番;没有多媒体的公开课好像大家都没有见过,是否应用多媒体也成为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等。很多老师的通病是,他们在重视学习方式的先进性时,缺少了实际应用的科学性指导。
一位教师在教两位数加法25+38时,为体现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大胆计算,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比赛看谁的算法多,一时间课堂热闹非凡,各种算法写满了黑板,教师很是高兴,但课后作业正确率很低,各种错误出现倒不少。还有位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体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理念,一揭示课题就问:“看了这课题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学生个个紧缩眉头,苦苦思考,挖空心思的想出一些问题来配合教师的教学。而这些问题并不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自己的问题,学生没有经历过程的体验,没有产生困惑和疑问,哪来值得探究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这表明着我们的教学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接受学习。由于教师理解上的偏差,造成了实践上的茫然。于是课堂上教师该讲的不敢讲,该提炼,该评价的不评价;不需要通过探究得的知识在滥用探究;学生完全能够独立思考得出的结论,却随意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更好的发挥传统的接受学习的优势,使之与现代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重视学习方式的主体性,但缺少教师角色把握的准确性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在新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已不再是权威,他们精心组织教学,真诚与学生合作,师生形成和谐、民主、互动的关系。但也有一些教师认识偏颇,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今天的“一切不管”,淡化了教师的自身作用,以至逐渐迷失自我。
我们在调研中经常看到这种情景:有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学习,教师布置了任务,学生在小组里开始讨论,自己往往在讲台上一站,左顾右盼,似乎自己在这过程中只需要布置任务,至于研究与讨论似乎于自己无关;有的教师能走下讲台但很少参与,缺少个别差异的指导;也有教师退避于课堂一角,或游荡于教室四周,不敢多讲解,不敢多评价,惟恐有传授、灌输之嫌。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地撤掉了讲台,合并了课桌,允许学生自由讨论,想说什么说什么,美其名曰:大胆放手、自由探究,试想这样的课堂还有何效益可言。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就要在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去点拨,在学生有需要的时候去指导,既不是简单地告诉,也不是含糊的回避。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也可以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给予帮助,使学生不断探索反思,而不是简单模仿。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对学习过程加以有针对性的指导。因面我们急需要反思自己的角色定位,并研究相应的对策。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作者单位:河南省淅川县南阳信息工程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