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发表体育科研论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所谓科研,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撰写科研论文,而撰写科研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同行交流、分享成果、促进本学科发展而决非象大众媒体上的文章那样影响读者。如果我们的体育教师写出了大量的科研文章后束之高阁或者孤芳自赏,或只在小范围流通,那么上述目的就难以达到。所以,科研能力的提高的直接途径就是多写文章并力争发表。
  
  一、多发表文章是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也许很多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少发文章、多出精品,才是科研工作者的风范。象《美丽人生》影片中主人公的原型――美国著名学者纳什一生只凭一两篇论文就能够获得诺贝尔奖金。但这毕竟是统计学中所说的“小概率事件”,在现实中是可以忽略不记的。对于我们基层体育教师们来说,多写文章并力争发表是提高科研水平的主要渠道,而且,体育科研工作者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正常情况下是成正比的。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首先,科研论文的写作需要技巧,而这种技巧是一种“只可意会“,甚至是“心照不宣”,是需要从“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听起来好象是在教中学生写作文,但从我近年来做《体育教学》编辑的经验来看,我发现一半甚至更多的作者似乎没有受到过他们中学语文老师的青睐。诸如如何选题、如何扣题、如何布局,如何分清主次结构、逻辑层次,甚至如何划分自然段、使用标点符号――不动笔永远也不会了解写论文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更何况,科研论文的写作还有着自己的特殊要求,比如行文的规范性、选题和资料的前沿性等等,只有写得多,发表得多,才能够摸索出各种经验。
  还有,动眼或动嘴和动手写作是风格迥异的两种科研方法,但是仅仅靠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做不好科研的。正如《论语》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动眼即阅读文献或动嘴进行学术讨论能够产生科研创作的灵感并不断刺激研究者的观点,但这些灵感和观点都是稍纵即逝的,是发散性的。只有马上动手进行写作,才能使题目明确,思维集中,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就是常说的自我训练写下自己的思想。另外,经常性不间断地发表高质量的作品既是区分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还意味着旺盛的精力和创造力。这些对于科研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基层体育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经之路。
  
  二、如何提高论文的发表成功率
  
  明白了上述道理,下面我就从一个做编辑的角度,给作者提一些关于提高论文命中率技巧性的建议。也许会显得有些琐碎甚至低级,但是,非常有用。
  
  1.投给谁
  投稿之前一定要了解,起码要读过所要投稿的杂志。这话听起来奇怪,但事实上,确实存在很多向我们投稿的作者根本就没有看过我们的杂志,只是想当然地把他一厢情愿但完全不适合我们杂志的作品投来,以至于我们委婉答复的精力和想法都没有。也许他认为这篇文章倾注了他大量心血,但就是因为他没有花最多一两个小时的时间通读一下我们的杂志,判断这本杂志的主要内容、风格、体例和要求,而导致其“作品”在半分钟的时间内就被丢进了“垃圾箱”。
  
  2.30秒法则
  公共关系学理论有一个“30秒法则”:如果你在找工作时,或者投寄简历,或者进行面试,这些如果不能在30秒之内引起招聘方的注意,那么你注定将失去这个工作。投稿也同样存在这个法则,如果你的论文,或者从题名上,或者从摘要上,或者是前言部分,还有就是结论部分等,不能够让编辑再看第二眼的话,同样这篇文章的命运可想而知。试想一下,我们的编辑每天都将收到数十篇来稿,一期将收到数百篇,而能够刊登的毕竟是少数。虽然我们尽最大的可能避免任何一篇优秀的论文漏网,但考虑到时间和人力等因素,发生这种情况还是可能存在的,世界最优秀的学术期刊都存在这个问题。从作者的角度,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论文题目、摘要前言、内容结构、结论部分这些最能够吸引编辑眼球的地方,能否用最简练的语言,尽可能新颖的风格,让人舒服的规范等来说服编辑和读者阅读你的作品,进而深入发现你的价值。
  
  3.不要“守株待兔”
  由于各个杂志的编辑部都在尽可能实现规范化管理,诸如“三审”制、还有匿名审稿、一稿多审等制度,一篇论文的发表周期将会被拉长,特别是学术期刊更是如此。一篇论文的发表周期在半年左右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所以投出一篇作品后,就“守株待兔”般地等待其结果是不明智的。聪明的作者往往是在投出一篇后,马上再准备下一篇。只有这样,你才会永远不至于落后。
  至于错别字类的基本错误问题,一稿多投、抄袭等类的道德问题,再说下去就真的有点罗嗦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45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