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明红

  [摘要]早期阅读材料分为成人引导性阅读材料与儿童生成性阅读材料两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兴趣,教育者应为儿童提供支持性阅读材料,同时积极引导儿童阅读创意阅读材料,如大图书、样板书、图夹文书籍等,让儿童在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需要的阅读材料中学习阅读,以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精加工策略;早期阅读材料类型;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9-0017-03
  
  精加工策略(Elaboration Strategies)是指个体在学习时把所有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即利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在早期阅读中利用精加工策略为学前儿童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
  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版的儿童图书有上万种。早期阅读材料的数量如此巨大,其中难免鱼龙混杂,难以保证质量。如何为学前儿童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这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法国文学史家保罗・亚哲尔认为为儿童选择的图书应该是:忠实于艺术的书;可以解放儿童的心,使他们喜悦的书;能把人类高贵的感情吹进儿童心灵的书;承认游戏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活动的书;启发儿童天性的书;帮助儿童认识人性――人类心情的书;含有高尚道德的书。除此之外,教师和家长还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需要,为儿童选择和及时补充多元化的阅读材料。本文基于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中有关精加工策略的理论,分析当前教育实践中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早期阅读材料类型,并就如何为儿童选择合适的早期阅读材料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早期阅读材料类型
  
  依据精加工策略以及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形式,我们将幼儿园早期阅读材料分为成人引导性阅读材料和儿童生成性阅读材料两种。
  成人引导性阅读材料包括教师帮助儿童选择并投放在教育活动中的集体阅读材料、区角活动中的个别阅读材料、家庭中的亲子阅读材料等,比如古今中外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启蒙性、知识性较强的益智类图书,来源于周围生活的社会性阅读材料,易于操作的活动性资料以及参考书和工具书等。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幼儿园教师对早期阅读材料的看法已经突破了喜好传统的寓言式教训型故事的局限,开始追求“有趣的情节加上正确的榜样”这种模式的故事,将儿童的自信心、责任感、自主性、坚持性等社会性的培养与早期阅读材料有机融合。正如王泉根所说:“儿童文学创作要从成人教育目的论和以成人意志为中心转移到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文学回归儿童,让文学真正走向儿童并参与儿童精神生命世界的建设,使亿万小读者真正享受到阅读的自由与快乐。”这一要求虽然主要是针对儿童文学创作者提出的,但是也值得幼儿园教师在操作层面上进行反思。
  儿童生成性阅读材料包括自发生成的阅读材料、偶发生成的阅读材料和自制的阅读材料等。儿童自制的图书资料包括各类自制图书、自制的新闻集和影集、自编自录的录音故事、自做的标志书以及自己设计的广告书等。在幼儿园中,教师常常会指导儿童设计和制作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象形图书,如体现长颈鹿身体特征的“长形书”、描写煎鸡蛋情形的“蛋形书”、描绘蚕宝宝生长过程的“桑叶形书”等。
  
  二、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策略
  
  1、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兴趣提供支持性阅读材料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的思维主要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但思维的突出特点依然是自我中心思维。在这一阶段,儿童的审美感觉也从对客观现象片面的、零碎的反应逐步发展到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对认知对象进行整体感知,即产生了审美知觉。最初出现的审美知觉是审美联想。学前儿童审美联想的类型主要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两类。接近联想是指由于事物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相邻所引起的联想:相似联想是指由于事物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相似所引起的联想。调查显示,小班儿童比较喜欢生活类阅读材料,如有关食品、玩具、衣服的阅读材料,对新颖的、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直观材料较感兴趣,而且有较强的从众心理;中班儿童比较偏好认知类、社会类阅读材料,如有关动植物、季节变化、自然现象的阅读材料,对动画类、卡通类、易于操作的以及易于理解的材料特别喜爱;大班儿童比较喜爱社会类、生成性阅读材料,如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广告、重大新闻等,喜爱有文字的阅读材料,如广告、图书、图片等(贺红,蒋蕙,2004)。
  随着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他们对阅读材料的选择逐渐趋于个性化。教师可以投放大量新奇、多变的阅读材料,以便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比如,有的中大班儿童喜欢阅读报纸和书刊。教师可以为儿童提供各种各样的儿童书报;有的儿童会结合日常生活的变化,产生探索兴趣和阅读愿望,并会尝试自制图书、图片等阅读材料。与儿童的社会现实生活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能够真实反映儿童的认知、个性发展特点的图书,往往能引起儿童强烈的共鸣,继而激发儿童的丰富联想,有利于扩展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2、积极引导儿童阅读创意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尝试为儿童提供大图书、样板书、图夹文书籍等创意图书,用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逐步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技能和自主阅读能力。
  大图书是指将小图书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制作成大尺寸的图书,以便全班或小组儿童有机会一起阅读书上的图画和文字,可以弥补标准尺寸的图书只能供几个儿童一起阅读的不足。许多出版社在出版儿童图书时都会提供比例超大的大图书,为幼儿园集体阅读活动提供便利。大图书教学活动的常见形式是“手指点读”,即教师引导儿童从封面向封底、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阅读图书内容,同时教师还会用手指点读画面和文字。手指点读的方法可以帮助儿童集中注意力阅读图书中画面和文字的主要内容,培养儿童有意注意的能力。这种方法在儿童进行早期阅读的初期阶段非常适用。儿童还可以模仿教师的翻书动作,熟悉阅读图书的程序。同时,儿童在与教师和同伴共同阅读大图书时分享了集体阅读的快乐,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教师借助大图书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引导儿童掌握书面语言,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促进儿童形成关于文字的基本概念,提高文字识别能力。
  样板书(或称可预测的书)是指由至少一半重复性的或可预测的文本组成的图书。样板书的经典之作是比尔・马丁(Bill Martin)所作的《棕熊,棕熊,你看见了什么?》(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故事的第一页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红色小鸟,旁边印着棕熊的回答:“我看见一只红色的小鸟正在看着我。”第二页上再次提出这个问题:“红色小鸟,红色小鸟,你看见了什么?”第三页上出现第三只动物,旁边印着红色小鸟的回答:“我看见……”接下来的每一页中都只是画面中的动物和相应的动物名字有所不同。儿童只要观察画面就可以判断下面要问的问题和要回答的答案。通过阅读这种可预测的书,儿童可以在培养基本阅读习惯的同时,学会如何通过预测来提问和回答,加深对文本内容的了解。
  对于超越儿童阅读能力的文字或词语,可以通过小图画或者画谜的形式在文本中表示出来,我们将这类书称为“图夹文”书籍。美国的入门级图夹文书籍通常是对the、of、is、are等一些简短而常见的功能词进行基本的视觉描述。我国的图夹文书籍则一般是对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进行视觉描述。研究显示,入门级的图夹文书籍可以逐渐引导儿童进入真正的阅读和书写活动。这类书籍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有意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而且可以间接提高儿童的文字识别能力。
  教师运用精加工策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发展特点,为儿童提供合适的早期阅读材料,可以有效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7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