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志斌

  关键词:信息资源建设;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3―0057―02
  收稿日期:2006―11―03
  作者简介:蒋志斌(1967―),男,齐齐哈尔人,图书馆馆员,从事图书情报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的发展,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网络环境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开发和利用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对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
  
  1.树立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原则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科研信息服务中心,在馆藏信息资源建设中,遵循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校图书馆的全新理念,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馆藏信息资源建设应围绕着怎样为读者提供最广泛地选择和利用文献资源为目标而展开,怎样能方便读者的使用,怎样能够促进读者易于阅读,便于查找,怎样能够减少馆藏的闲置,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是馆藏信息资源建设中首先应考虑的问题。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原则,千方百计满足读者的实际需要。只有创建能满足多元化信息需求的信息资源建设体系,不断满足读者在教学、科研和学习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取得读者最大的认同和支持,才能真正体现以读者为本的人文理念。
  
  2.依托重点学科,突出特色馆藏信息资源,建立特色数据库
  高校对学科建设的方针是:全力保证领先学科,重点建设一流学科,积极扶持特色学科,注意发展潜在学科,鼓励学科交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带动和促进其他学科的快速发展。因此,文献资源采集应向重点学科倾斜,高校图书馆应对这些重点学科的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全面的收藏。只有立足于高校重点学科和专业的文献资源的需求,侧重于专业设置需求上的特色,把握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建立具有特色的高质量馆藏,同时建立特色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以满足专业特色、地方特色等方面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正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加工和整理,使之有序化,建立馆藏信息的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的特色数据库,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馆藏资源的作用。
  
  3.馆藏信息资源建设中的资源共享
  图书资源共享是图书馆人追求的理想。多少年来,资源共享受到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制约,一直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从总体上来讲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图书馆的构建,图书馆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联合编目、联合采访,参与合作的图书馆之间真正实现了各图书馆的馆藏查询及文献传递。图书数字化及信息网络终于实现了馆际之间的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也使我国信息资源短缺的问题得到弥补,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ese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结合起来,建立的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实现了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服务。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信息资源是由传统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两部分组成的。因此,传统馆藏文献资源的建设、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就构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
  
  1.加强传统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传统馆藏文献资源是指以印刷型纸质文献为核心的藏书体系,也包括微缩文献与音像资料等。虽然现代高校图书馆藏书中的电子文献正在不断增加,但从发展趋势看,以纸质文献为主的传统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仍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首先,传统馆藏文献有了一定的标准,有着巨大的发行量。同时,在印刷、发行过程中受到严格的政治、道德、学术方面的审查,进而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而其可视性、舒适性和阅览环境的人文化及其保存的永久性是其他许多文献所无法比拟的。高校图书馆在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上应有自己的特点,应该以自己学校的学科设置与办学方向为依据,根据师生需求与图书馆的任务来确立自己的馆藏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本校师生服务,为本校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服务。集中优势,重点建设特色馆藏,实现馆际资源互补,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其次,传统馆藏文献是电子文献的源泉,是高校馆提供上网资源的有力保障。再次,并非所有的资源都可以电子化,电子文献的数量远远不及纸质文献的数量。因此,我们应加强传统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2.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
  高校图书馆用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极为迫切,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的信息中心,对满足用户的需求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一方面要不断转化传统的馆藏文献资源,使其数字化、规范化,为资源共享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要不断开发网上信息资源,发挥其信息存储量大、体积小、检索速度快、便于保存和共享等优势。
  
  (1)高校图书馆馆藏印刷型文献资源的电子化
  高校图书馆馆藏印刷型文献资源数字化是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馆藏目录。将图书馆收藏的传统印刷型文献信息组织成联机目录数据库,投入网络,在本馆网页上提供给网络用户访问。用户对检索到的记录加以修改、编辑或套录在自己的数据库中,而后按照自己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对套录的数据进行修改、编辑,以符合本馆的使用需要。这是实现馆际互借、资源共享的基础,也是图书馆实现网络化的基础。二是各类型数据库。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的馆藏特色及技术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数据库建设,建立具有各自特色的数据库,提供社会化的电子信息服务。如清华大学的建筑数字图书馆。
  
  (2)网络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利用
  开发与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是充实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仅仅是本馆拥有的藏书,更大的部分是馆外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要注意把网上信息作为重要资源。Internet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内容。它包括联机目录库、联机数据库以及2000多种网上杂志,1000多种新闻媒体网络版,及各种专利信息、各类书籍、软件及娱乐版等,总计100多万个信息源。其中,联机目录库有美国的“图书书目网络组研究图书馆信息网络”(RLIN)和“联机计算机图书中心”(OCLC),它涵盖了6000多个电子图书馆,有包含美国国会图书馆在内的全球600多所著名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及400多个学术机构,他们均将其联机馆藏目录通过Internet对外开放。联机数据库系统是已连接到Internet中的各数据库的集合,其数量相当庞大,是世界上资料最多、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资料库,仅DIALOG系统就有700多个。正是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分布广泛、变化频繁、价值不一等特点,加上语言障碍,使用户的使用受到限制。因此,图书馆应对其进行选择、整合,组织成方便读者利用的、符合教学和师生需求的本馆网络资源。如可根据大学自身的特点,建设重点学科、重大科研课题导航索引和数据库等。
  21世纪是人类知识大传播与共享的时代,是信息资源全球化的时代。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吾辈脚踏实地地去做。
  
  参考文献:
  [1]沈凌燕.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1.
  [2]裴雪芬.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状况分析与对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2):53―54.
  [3]沈艳.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5):74―76.
  [4]殷黎.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理念[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3):32―33.
  [5]汪琳.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4):73―74.
  [责任编辑:徐光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7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