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哑儿童的品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改莉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给聋哑儿童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怎样才能使聋哑儿童从小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呢?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榜样的作用可以潜移默化聋儿的心灵
教师是聋哑儿童心目中最有威望的人,聋哑儿童对教师非常信任和依恋,把教师的话当作“圣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聋哑儿童。因此,要求聋哑儿童尊敬老师,教师就应该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为聋哑儿童做好表率,要求聋哑儿童做到教师首先做到,如要求聋哑儿童学雷锋做好事,教师首先学雷锋做好事。我校教师带头给聋哑儿童洗衣服、理发、洗尿被子等等,然后教师再引导聋哑儿童做好事,这样一来,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二、根据聋哑儿童自卑、孤僻的性格特点,开展“为残疾儿童献爱心”活动
1. 教师对聋哑儿童有信心。教师对聋哑儿童的爱包括了解、理解、尊重和关心几个方面。如通过开家长会、座谈使教师了解聋哑儿童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及家长的痛苦心情,在心底引起强烈的对聋哑儿童爱的感情。通过与“聋哑儿童交友,”“助残日”,同学习、同劳动、同生活等活动,与学生生活相处、活动相依、感情相通、呼来真情、唤来理解、呼唤出奉献:通过教师能谅解聋哑儿童的过失,尊重聋哑儿童的人格,对他们寄予关心和信任。
2. 让聋哑儿童参与社会实践。积极组织活动,让聋哑儿童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聋哑儿童的爱心。在每年的助残日活动中,组织全校师生上街宣传,表演文艺节目。组织学生上街参与“保护环境、热爱家乡”万人签字活动,在丽融小吃城组织学生搞了为残疾人募捐活动,大同学帮助小同学……使学生从中看到了自身价值的存在,学着关心的人,培养同情心、爱心。
3. 激发聋哑儿童的上进心。善于用爱心去激发聋哑儿童的不甘落后、让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心理。在校内我们每周的文明宿舍、每学期的“文明班级”、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体操比赛等等激发竞争意识,所有的聋哑儿童都高兴地参与。在陕西省第三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中,我们的“算一算”获一等奖,今年的“喜庆秧歌”获陕西省残疾人文艺汇演三等奖,在延安校园舞蹈比赛中,我校的“春天的故事”获特等奖。同时参加了陕西省绘画作品展。使这些聋哑儿童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也克服了自卑、孤僻感。在活动中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针对聋哑儿童接受能力差,理解能力弱的特点循循善诱,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形式,多角度开展活动,使教育主题在活动中逐步深化。
在开展“我爱革命圣地――延安”有教育活动中,我们首先在校内进行课堂教育。如把延安的地图挂在校园内,告诉聋哑儿童延安有多大面积,多少人口,有什么特产,新建了哪些建筑物,有多少个旅游景点等等,然后把聋哑儿童带出校外,组织学生秋游,观赏延安的自然风光;组织学生去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宝塔区、万花山、枣园等等。让学生感受到延安巨大变化,从而激发起热爱家乡、热爱校园的情感。这样的活动符合聋哑儿童特点,使他们从无知变为明理。
四、根据聋哑儿童自尊心强的特点,坚持正面教育,培养聋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1. 正面教育、积极引导。我校五年级聋哑儿童白红亮同学,性格内向,不善言语,再加之自己尿床的毛病,同学们起床他睡懒觉,同学们搞活动他躲起来不愿参加,批评他,他转身就走,怎么办呢?我们就采取以正面教育,表扬为主的办法达到转化的目的。我们发现他肯帮助小同学做事,把宿舍每天拖得非常干净等。老师在晨会上表扬他这种关心小同学和热爱劳动的好品德。当他受到表扬时,他特别的高兴、开心,还不停地打着哑语“我喜欢劳动”。抓住这个机会老师进一步引导他,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此后,白红亮同学在学习纪律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2. 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我们应让学生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思想品德。在每年的评“三好学生和积极分子活动”时,先摸底了解情况,采用民主的方法,评出表现最好的学生作三好学生和积极分子。通过这些活动,各班互相竞争,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形成了学先进生竞争上游的良好风气。同时使学生知道老师是信任与尊重他们的,
品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特殊教育学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品德教育,做到勤于研究,善于探索,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这样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品德教育,一定能跃上一个新台阶。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