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校体育开设“体适能”课程重要性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但与此相反的却是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呈现日渐下降趋势,目前一些地区把体育也纳入了中考范围,但往往是考试一过就又恢复了原样。这充分说明目前我们学校体育教育状况与我们的培养目标差距很大。如何才能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意识呢?这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他们更多采取的是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通过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自我负责的意识和提高健康管理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养成终身体育的目的。因此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应尝试开设体适能教育,使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教育得到发展。
  【关键词】 体适能 体育教育
  
  1 体适能的含义
  
  1.1 “体适能”概念。体适能Fitness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提出的,广义上讲它是指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是一种人体健康的概念。在八十年代初,台湾、香港地区的运动生理学界开始把这一名词翻译为“体适能”。在过去健康仅仅被认为是身体没有疾病的状态。而随着社会竞争性的日益加剧,人们把心理及承受压力的情况也纳入健康范畴。健康概念开设包含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健康三方面的含义。而“体适能”是特指身体健康方面的。就体育运动的目的而言,提高体适能是其根本目标。
  1.2 “体适能”课程的核心内容。“体适能”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随着体适能理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作为与体育、健康、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性课程,它同时包括健康体适能、运动技能体适能以及代谢体适能的测评理论与实践。宗旨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并根据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健身计划。
  1.3 “体适能”课程的理念。该课程的原理主要通过身体机能素质的测定和评价推动学习者健康体适能的提高。它的主要教育过程:测定→自我评价→设定自己锻炼目标→实施身体活动锻炼计划,然后再测试和重新设定身体锻炼目标,从而展开一个新的教育过程。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往复的活动计划的实施,以提高学习者对身体活动价值的认识,掌握身体锻炼的方式和提高身体活动实践能力。体适能课程大致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它是一个较综合性的健身教育课程。课程的实施不仅关注学生适应与健康生活的知识、技术的培养,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自信感和积极运动的价值观等。②在整个课程的内容结构中包含个人健身目标设定和运动目标达成后的荣誉认定制度的内容,即学生达到一定健康水准后就给予特定的奖励,重视学生积极的身体活动动机的培养。③它设计了适合不同年龄和不同能力的学习内容,而且这些教材和活动事例均由一些有代表性的指导者所开发,有利于学生易于理解健康体适能发展的具体构成要素。④对体育教学以外的身体活动的促进也给予重视,以帮助学生在余暇时间内获得正确的身体锻炼方法等。
  
  2 国外体适能课程的开设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开发了专门的学生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如FITNESSGRAM Cooper Institute计划,总体适用人群为5~25岁,计划制定适合不同年龄层的含有必测和选侧项目的体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健身测试进行体适能教育。另外还有针对各年龄层次的专门的计划。如针对小学生的计划,主要有Know Your Body;SPARK Sports,Play,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计划,主要开展学校内外的身体活动促进的结合;重视学生自我管理技巧的培养,教室内的保健知识教育;开展营养指导、禁烟、身体活动管理等范围较广的生活方式教育;有氧运动和营养指导为中心等。对于中学生则制定了Fitnessfor Life计划,主要教授教室内健身概念学习和健身实习结合;讲授身体对活动营养指导及运动中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巧。对大学生则实行Concepts of Physical Fitness with Laboratories,主要以讲座和实习为主,内容包括身体活动、营养指导及运动中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巧。在美国,把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增进作为学校体育课程教育目的之一,但真正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认识学校体育的作用和价值,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教育的重心从“提高体力”转向“增加身体活动”,重视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习惯的培养和生涯体育运动技能学习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
  无论是日本、美国的体育教学,还是英国的全国性体育教学,都明确了体育教育必须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日本是最早提出终身体育国家之一,其在20世纪70年代,就确立了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目标。日本体育教育主导方向是快乐体育,更是强调满足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为此80年代后日本相继出台了《为了增进健康所需要的运动量标准》、《为了增进健康的运动指南2006》。其核心内容与先进性表现在,将运动、身体活动、生活活动、体适能、健身活动量等概念定义并用数字作相应的度量化,设定每周健身活动量的基准值为“23代谢当量・时/周”,据此还将运动与人的所有身体活动都纳入健身活动中,使人们的身体活动更有目标性,同时可以根据体适能测评得知的体适能状况,做安全有效的提高自己想达到的目标的运动。
  
  3 我国公共体育教育开设“体适能”课程的必要性
  
  3.1完善学生体育知识结构的需要。传统体育理论教学的内容主要侧重于运动原理、保健、营养、裁判方法、体育欣赏等知识。但缺乏健康评估、测量评价、能量消耗及其营养、身体成分与体重控制、运动处方等方面的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独立制定适用于自身需要的运动处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关的知识,就不能主动参与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符合自身需要的运动方案。因此体适能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学生自主锻炼和终身体育的需要。传统体育教育对学生是否愿意学习、学得如何没有检查和反馈,更没有进行实践。而体适能课程则增加了实习的内容,要求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把培养学生对健身知识的理解、自我评价以及制定计划的能力都作为教育的一部分,通过理论教育使学生养成对身体活动的积极态度,同时把培养和提高学生健身活动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如运动量的评价等)作为计划的达成目标。因此从体育教育的目标来说,体适能所倡导的培养目标更完善,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并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和手段。而一旦学生离开学校,他也能根据体适能理论科学制定体育锻炼方案。
  3.3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应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传统体育教学一直偏重于传授各种成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试图达到增强体质之目的,也一直注重模仿各种动作技能,这导致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缺乏。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是我们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最大不足。而体适能概念则要求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提出适宜的锻炼方案进行实践和提高,经过一段时间后则进行再评价、实践和提高。学生整个学习和锻炼过程始终处于主动设计和探索中。创新教育的核心是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包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设计新的游戏方法,主动探索更快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
  3.4 发展“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体适能”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们在追求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效果的过程中能够站在更加科学、客观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够以人为本,顺应自然,因此,“体适能”概念虽然只是在体能两个字中间加了一个“适”字,但它的意义和它对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领域的影响是绝对不可低估的。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千篇一律不看对象安排内容,学生只有被动参与,有时尽管力不从心但也不得不做,最后导致伤害事故频有发生。而有了体适能的概念,是否适合学生将成为学生评价教师的重要手段,因此学生享有评价教师的权利将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
  3.5 学生获得客观、公正评价的需要。体适能概念是建立在适量运动基础上的,因此原有基础的记录就变得不可缺少。如一个人本来就拥有良好的体能,那么他在运动时大负荷也能应付自如,相反如果一个本来体质很差的人即使经过双倍的努力也不可能达到相同的成绩,如果这时还按照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无疑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打击,对他今后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体育行为、习惯的形成常常与人对体育活动的理解、认识、兴趣和自信心紧密相关,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唤起他们保持自身和社会健康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就必须通过教师采取科学、客观的评价。而体适能教育则记录了学生每一阶段的身体技能、运动水平状况,能够为教师的评价提供依据。
  总之,当前“体适能”课程的研究正是全球健康潮流中的一股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其理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公共体育教育作为面向最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如果不能有效地担负起传播终身体育锻炼知识的责任,不但会影响学生个人的体质和健康,也会影响我国国民整体健康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罗平等.美国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开发概况[J].上海体育
   学院学报,2009.1:86~89
  2 王一民.中国成人健身困惑者应借鉴日本运动指南方法[J].武汉
   体育学院学报,2009.4:96~99
  3 张春华等.“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课程建设实践与思考[J].上
   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88~90
  4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Z].2005:
   27~54
  5 李水碧.体适能与全人健康的理论与实务[M].台北:艺轩图书出版
   社,2004:225~2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6506.htm